掌上金普

收藏|农村厕所革命典型范例

2019-10-30 08:32

为进一步发挥典型引路作用,农业农村部、国家卫生健康委面向全国征集了农村厕所革命典型范例,在各省(区、市)推荐的基础上,经专家组集中评议、实地核查、公示,从管护运行、群众发动、工作组织等方面遴选出第一批9个典型范例。

其中,山东省泰安市新泰市、浙江省衢州市常山县、河南省安阳市汤阴县等范例坚持建管并重,合理确定运行管护方式,推进投融资体制机制和建设管护机制创新,确保农村厕所建成并长期使用。四川省成都市彭州市、湖北省黄冈市黄州区、江苏省扬州市高邮市等范例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发挥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等组织作用,注重宣传动员。河北省石家庄市井陉矿区、广东省珠海市斗门区、江西省九江市彭泽县等范例按照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的要求,强化党委和政府责任,把农村厕所革命等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因地制宜、分类指导,与各项重点任务统筹推进。这些范例各具特色、各有侧重,是农村厕所革命不同方面的典型,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全国农村人居环境公号现刊发全部范例详情,供各地学习借鉴

农村厕所革命典型范例名单  

山东省泰安市新泰市:管收用并重 责权利一致 

浙江省衢州市常山县:一厕一所长 一厕一风景 

河南省安阳市汤阴县:专业公司特许经营 建管运维一体推进 

四川省成都市彭州市:广泛宣传发动 群众全程参与 

河北省石家庄市井陉矿区:三级书记抓改厕 党员干部带头干 

湖北省黄冈市黄州区:党员领头干 群众齐参与 

广东省珠海市斗门区:农村改厕一张图 人居环境一盘棋 

江西省九江市彭泽县:“五个结合”让“方便”更方便 

江苏省扬州市高邮市:与爱卫工作统筹推进 共促卫生健康

山东新泰市:管收用并重 责权利一致

新泰市位于山东省中部,北依五岳之首泰山,南临孔子故里曲阜,下辖21个乡镇街道、916个行政村,总面积1946平方公里。新泰既是工业强市,在全国县域经济百强中居第34位,也是一个传统农业大县,全市145.2万人中农业人口占65%。

新泰市羊流镇的联户生活污水净化槽

厕所革命事关千家万户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既要管当前,更要管长远,建立农村改厕长效管护工作机制是确保厕所革命成功的关键一环。“一个土坑两块砖,蚊蝇成群臭熏天”曾经是新泰市农村旱厕的真实写照,自2016年启动农村改厕以来,新泰市通过不断“回头看”和问题排查整改,推动改厕工作重心逐渐由推进建设进度向建立长效管护工作机制转变,逐步建立起“管收用并重、责权利一致”的长效管护机制,确保“厕具坏了有人修、粪液满了有人抽、抽走之后有效用”,实现了农村厕所建好一个、管好一个、用好一个。截至目前,全市共完成农村厕所无害化改造12.11万户,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92.73%。  

市场化服务,引入社会主体解决维修清运难题

“每家都有号码,化粪池一满,打个电话镇里就有人开车来抽粪,一年抽两回,人家还不要俺钱,俺都过意不去,国家政策真是好。”走进新泰市羊流镇东张庄村村民何玉英家的厕所,墙面四白落地,地上铺着简洁的瓷砖,小小的空间干净明亮。

何玉英老人今年76岁,孩子们都出去打工,家里只有她和老伴俩人住,改厕后粪液清运不便的问题曾一度让她颇为担忧,“以前的旱厕,都是用铁锹人工出粪,现在改成水冲的三格式化粪池,没有吸粪车就抽不了。”

羊流镇自古以来就是交通要冲,素有“南京到北京、羊流在当中”的俗语,而今全镇下辖90个行政村,人口近10万,共有1.8万户进行了厕所改造。为解决改厕后厕具维修难和粪液清运难问题,该镇以政府购买社会服务的形式,购置小型抽粪车10辆、厕具配件200套,委托专业公司为农民群众清运粪液及维修厕具。

“以前,粪液清运费用较高,一般一户一年抽取2次,每次收费60元,全镇1.8万户就是216万元。有的农户认为负担大,对改造后的厕所弃之不用,给改厕工作造成了很大的阻力。2017年,镇里和新泰市丰成经贸公司签订了《卫生厕所储粪池粪液清理合同》,以每台抽粪车每天320元的成本(包含人工费、燃油费、修理费、保险费等),将全镇卫生厕所的粪便清运任务承包给他们,每年清运和维修费用总计120万元左右,为农民群众减轻负担的同时,还节省了96万元。”羊流镇副镇长李华说。

“我们公司目前有服务人员36人,10辆抽粪车每车配备3人,还有6名厕具维护人员。农户打电话,我们随叫随到,如果没能做到及时清理,镇里发现一次就扣我们100元钱。”丰成经贸公司负责人徐传皆说。

由专业公司负责清运粪液和维修厕具,打消了农民群众对改厕工作的顾虑。如今,何玉英老人对自家厕所是既满意又爱护,为防止三格式化粪池清渣口和出粪口上的塑料盖被晒老化,她特意用3个不锈钢盆将塑料盖都盖住。“现在你看连个苍蝇蚊子也找不着了,也没有臭味了,城里工作的孩子回家再也不腻歪这个厕所了,政府真是办了一件大好事!”

羊流镇是新泰市全面提升农村厕所建管维护工作水平的一个缩影。新泰市专门出台了《关于建立农村改厕长效管护工作机制的实施意见》,以镇或村为单位建立农村卫生厕所服务站或专业公司,购置吸粪车,定期进村入户收集,按照每1500户配备一辆容量3-5立方米抽粪车的标准,市财政一次性列支320万元用于购车补贴。目前,全市17个乡镇采取乡镇或社会资本投资的方式,已购置抽粪车65辆,补齐了农村厕所管护基础设施设备欠缺的短板,保障粪液随满随抽。

小型抽粪车上门为农户清运粪液

资源化利用,粪液变废为宝杜绝偷排乱倒

从农户家抽走的粪液最终去了哪里?在羊流镇徐家庄村,一个容积400立方米的粪液处理池刚刚建成,该池长26米、宽15米,可解决周边25个村、5150户的粪液收集处理需求。

新泰市住建局副局长梁化印介绍,粪便经无害化卫生厕所发酵处理后所形成的粪液为优质肥料,可以稀释还田利用。目前,大部分乡镇抽取的粪液,应农户要求浇灌到了自家树林或者农田。但农户还田利用有季节性需求,特别是夏天,几乎不需要粪液还田,这期间的粪液处理较为困难。如果运到污水处理厂处理,每吨粪液处理费用大约需要2元,处理成本较高。个别地方因此偷排乱排粪液,造成二次污染。为加强粪液粪渣资源化利用,新泰市大力推广先进实用的综合利用模式和技术,在镇村选取合适地点,规划建设适度规模的粪液收集中转站或粪便处理点,进行无害化处理后统一还田利用。

羊流镇建设了8处粪液中转站,年转储粪液3.6万立方米,粪液储存二次发酵2-3个月后按每立方米5-10元卖给当地发展高效农业的承包大户,每年可产生直接经济效益18-36万元。考虑到绿色有机产品的价格因素,有机肥替代化肥的环保效益,每年间接经济效益可达60万元。楼德镇东岭村立足蔬菜产业发达、有机肥需求量大的实际,建设粪液处理站1处,粪液经处理后直接还田利用。泉沟镇徐家塘村实行改厕与沼气利用相结合的模式,也得到了群众的普遍认可。

此外,新泰市还与部分农业企业探索建立有机肥堆肥厂,接纳粪液粪渣。据了解,新泰市全年蔬菜播种面积达30万亩,按亩施有机肥0.5吨计算,共需15万吨;全市茶叶种植面积达2.5万亩,按亩施有机肥1吨计算,共需2.5万吨;全市经济林总面积达37.8万亩,按亩施有机肥0.8吨计算,共需30余万吨,有机肥市场前景广阔。

在羊流镇惠美农牧有限公司,一处总投资1500万元、日处理粪便能力100立方米的有机肥厂正在试运行,新鲜粪便经过处理后,形成达到绿色无污染标准的液体、固体有机肥。现在,周边村所抽取的粪液暂时无偿提供给有机肥厂使用,颗粒有机肥市场价格为1600元/吨,液体有机肥价格为760元/吨。固态有机肥按日生产能力10吨计算,年产值584万元;液体有机肥按日产14吨计算,年产值约388万元。羊流镇可收集的粪液产出量约为3.6万立方米/年,若全部加工成有机肥后年产值可达1300余万元。

在主推三格式、双瓮式改厕模式的同时,新泰市还把改厕与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相结合,引导有条件的村庄建设一体化处理设施,目前共建设镇区污水处理厂12座,社区污水处理站51座。在羊流镇官桥社区,一座日处理能力达200吨的污水处理站正在运行,排出的水无异味、清澈见底。

“粪污经过处理后,周边的村民反映特别好,都说一点也不臭啦。”泰安市生态环境局新泰分局副局长高颖说,“官桥社区是集中上楼安置的新型农民社区,有居民900余户、约2000人,污水处理站处理后排出的水能达到一级A标准。下一步计划在下游建设小的人工湿地,让居民休闲散步有个好的去处。”

规范化管理,督促问题整改巩固改厕成果

农村厕所革命任重而道远,在推进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哪项处理不好,都会让花了大力气改造的新厕所不能正常使用。

“化粪池回填不规范雨后出现下沉、硬化部位断裂、未做防渗处理、排气管过细过短气味仍散发、储水桶冬季结冰、农户弃而不用作杂物间、农户不愿意使用自行将设备挖出闲置……我们对改厕存在的问题和改厕后农户的使用情况非常重视,通过加强跟踪管理,多次开展‘回头看’和问题排查整改,切实做到整改不到位不放过、责任不落实不放过、群众不满意不放过,确保改厕成果长期发挥效用。”新泰市市长赵书刚说。

改厕后,传统旱厕改为水冲式,带来了冬季低温结冰问题。结合当地农户厕所大都在堂屋外的实际情况,新泰市有针对性地采取防冻措施。一是选用抗冻产品。建设使用的化粪池、便器、储水桶、连接管件等产品,均为具有抗冻性能的达标产品,可以大大降低冻结概率。二是规范化施工。将厕具、储水桶、过粪管等埋置于冻土层之下。新泰地区冻土层厚度为15-20厘米,储水桶高度60-80厘米,桶顶基本与地面平齐,不会出现结冰影响使用的情形。三是分类实施保温措施。对于部分山区村庄,土石开挖有难度,加上部分老年人脚踩阀不方便,储水桶半入地或裸露地面放置,均由乡镇出资购买保温材料,组成工作队统一施工,采用橡塑、棉絮、保温膜等材料逐户缠绕防冻;对部分改厕户安装立式水箱的,冬季将太阳能与水箱连为一体,用温热水冲厕,解决冬季水箱上冻问题;对部分条件好的农户采取安装碳晶板或接上暖气进行保温,防止冬季上冻,确保正常使用。

为构建顺畅高效的改厕推进机制,新泰市成立了由市长任组长,市委副书记、宣传部长和分管市长任副组长,相关部门、乡镇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农村改厕领导小组,抽调有关职能部门人员组成工作小组,各乡镇成立工作专班,做到既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又协作配合、合力推进。坚持调研先行,先后抽调20名专业技术人员,组成5个调研组,深入镇村对改厕情况进行调研,摸清底数,建立台账,科学制定计划。在此基础上,研究出台《新泰市农村改厕工作实施方案》,多次组织乡镇党委书记召开全市农村改厕现场会、调度推进会,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建立全市农村改厕微信群,实行每日一报改厕进度、一晒改厕现场,每周一汇总改厕情况,每半月一次通报排名。实行领导包乡镇责任制,不定期进村入户督导改厕工作。

为保障改厕经费落实到位,新泰市对山东省和泰安市下达的农村改厕专项资金,全部实行专户管理、封闭运行、专款专用,及时足额配套本级奖补资金,使每户补助达到900元的标准。在乡村文明行动奖补资金中列支专项经费,用于日常督导和验收考核,有力保障了全市农村改厕工作顺利开展。

为确保改厕工程质量过硬,新泰市坚持技术指导、考察学习与现场观摩三管齐下,邀请多位专家对相关工作人员、镇村干部及施工人员进行培训;多批次组织镇村干部到改厕先行地区参观考察,学习先进经验;组织召开全市农村改厕工作现场推进会议,现场观摩先进单位改厕做法,促进全市农村改厕工作提质提速。同时,重点把好“三个关口”:一是严把招标关,将乡镇作为招标主体,统一采购设备,从源头上把好产品质量关;在前期启动资金未到位的情况下,动员乡镇积极与厂家对接,采取先行垫资的方式,加快改厕进度。二是严把施工关,以村为单位选取具备专业水平的施工队伍统一施工,从环卫处、质监站等单位抽调一批懂技术、敢负责的工作人员,组成技术指导工作组分片巡回、实地检查督导,保障施工质量。三是严把竣工关,研究出台《新泰市农村改厕考核验收办法》,明确考核验收的内容、标准、程序和步骤;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在乡镇逐户验收的基础上,聘请有资质的第三方项目管理公司进行逐户验收,验收结果作为当年度改厕资金奖补和下年度改厕项目安排的重要依据。

浙江常山县:一厕一所长 一厕一风景

常山县位于浙江省西部,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为17.7℃,年平均降水量为1760.4毫米。常山是农业大县,2018年全县人口34.4万人,其中农村人口29万余人,占全县人口总量近85%。在户厕改造上,常山实现了困难群众厕改率100%、农村旱厕拆除率100%两大目标,显著提高了农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常山县白石镇白石村公厕改造后成了本村一景

2017年以来,常山县围绕建设“何处心安、慢城常山”大花园的目标,针对公厕“脏、乱、差、偏”等痛点难点,提出“小康路上,一厕也不能少”,借鉴“河长制”,在全省首创并推行公厕“所长制”,持续三年深入推进农村公厕建设与管护工作。具体做法可概括为“五度五心”:认识有高度,所长皆用心;覆盖有广度,设施能称心;规划有亮度,建设具匠心;保障有力度,管护必精心;服务有温度,文明更入心。截至目前,常山县已经完成130余座农村独立公厕的改造提升计划,有公厕的村庄占村庄总数的70%以上。一座座干净方便的公厕“登上了大雅之堂”,成为常山美丽乡村建设的突出亮点。

认识有高度,所长皆用心

曾经,乡村公厕也是常山美丽乡村建设中的“老大难”问题。受传统观念影响,公厕一般建在较为偏僻的地方,并且还存在一定数量的旱厕,蚊蝇滋生、异味四溢,有群众反映“连脚都踩不进去”,不仅没起到服务群众的功能,反而还带来了困扰。

为改变农村公厕“脏乱差”现状,常山站在“关键小事、民生大事”的高度,把农村厕所革命工作列为全县党政领导“一把手”工程。从浙江全省推行的“河长制”获得启发,建立公厕“所长制”体系。“所长制”明确县委书记任全县公厕总所长,县委副书记任乡村公厕总所长;乡村公厕中,乡镇党委书记担任集镇公厕所长和辖区公厕总所长,村支书担任所在村公厕所长;一村有多座公厕的,由村两委干部分别担任,形成了“县乡村三级联动、乡镇部门紧密配合”的工作机制,做到“一厕一所长、责任全覆盖。”

当被问到“县委书记担任公厕总所长是否有些小题大做”时,常山县委书记叶美峰回答道:“管厕所不是光鲜亮丽的事情,很多人存在畏难情绪,管不好也不想管。但厕所这件‘关键小事’,理应成为党委政府着力抓好的‘民生大事’。县委书记担任总所长,各级单位的重视程度都会大大提高,部门之间的协调速度也将加快,工作推进会更加顺畅。所以我得当好这个公厕管理的第一责任人,把厕所这件事好好抓一抓。”自从“所长制”确立以来,农村公厕就成了“总所长”叶美峰下乡必看的地方之一。

常山县同弓乡党委书记王建坤向记者介绍了他作为全乡公厕“所长”的职责:“一是要牵头确定全乡公厕的布局规划。组织住建部门、国土部门、规划部门、设计团队和村代表进行会谈,征求他们关于厕所建设的意见。这个厕所在哪里建、建成什么样、预算多少,尽量让老百姓满意。二是管理监督。召开全乡‘所长会’,制定相关监督制度。今年5月,我对全乡的公厕都暗访了一遍,根据管理秩序、整洁程度给每个公厕排名,召开会议评议,督促做得差的村立即整改。”

这样一来,每一座农村公厕都有了“管家”。为使“所长制”高效运转,常山还专门制定“一牌一本、一日一巡、一考一评”工作规范,倒逼所长主动作为,真正扛起责任。常山每个农村公厕的醒目位置都张贴着“所长公示牌”,每名所长人手配备一册工作日志,每日巡察不少于1次,随时记录公厕问题,保证厕所设施运行良好、服务完善。同时,建立公厕所长考核和星级评定机制,定期开展“最美公厕” “优秀所长”评选活动,把等级公厕作为文明村镇、美丽乡村评比中的“一票否决事项”,列入对乡镇的考核内容。

常山公厕从建到管,全都挂了“所长号”。在“所长制”的强力推进下,常山县预计到2019年底就可完成全域所有乡村“至少有一座公厕”的建设目标。公厕“所长制”的工作机制实现了上下联动、上传下达和有效反馈,高效地协调了各部门工作,有效防止了扯皮推诿等问题。

“2017年初,常山开始推行‘所长制’。市里的同事们见到我都说‘总所长你好’,但口气怪怪的。直到厕所革命在全国打响,同事们的目光由不屑一顾变成不可思议,都提出想来常山看看我们的美丽公厕。”叶美峰十分高兴。“所长制”以创造性思维打造公厕建管新样板,为全面发挥党政主导作用,凝聚各方力量推进厕所革命,全力突破难题提供了制度保障和组织保障。

常山县农村公厕设有第三卫生间,各种设施齐备

覆盖有广度,设施能称心

农村公厕建设最终目的是充分保障群众如厕方便,公厕的覆盖面、便利性尤为重要。据了解,常山农村公厕大小多在40-80平方米之间,“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这些公厕有的建在卫生所、活动广场附近,有的建在主干道两旁,还有的建在乡村旅游景点周边。公厕内除了男女卫生间,还有专门的工具间、管理间和第三卫生间,无障碍设施齐备,并注重运用环保新技术和智能设备。同时,公厕尽可能延伸服务,厕纸、洗手液、搁物板、衣帽钩一应俱全,为如厕群众提供了舒适舒心的如厕环境。

新昌乡郭塘村新建的公厕就坐落在村主道旁。走进公厕,轻柔舒缓的提琴曲随之响起。锃光瓦亮的洗手台,生机旺盛的白鹤芋,被精心切割成波浪边的圆形镜子和精心雕琢的镂空窗,一景一物让人身心舒畅。正如村民周发根所言:“原来这个厕所又小又脏,大家都捂着鼻子绕道走。现在我们村的厕所,一点都不比城里差。”如今的郭塘村公厕,成了村民们津津乐道并不时光顾的地方。

郭塘村新建的公厕

在农村公厕建设过程中,常山坚持实事求是,既不搞“贪大求洋”,也没有“哗众取宠”,量力而行,尽力而为,合理布点,理性投入。对农村公厕建设要求做到“六不”:污染控制、无异味,不臭;环境卫生、无杂物,不脏;简约美观、环境协调,不难看;路口指引、临近引导,不难找;数量满足、布局合理,不排队;优质服务、免费开放,不收费。

“刚开始还以为是别人家的别墅,走近一看原来是厕所。进去看了一下,里面连卫生纸、洗手液都有,比自家的厕所还好呢。”同弓乡同心村村民樊火青站在本村AAA级厕所门口说。

规划有亮度,建设具匠心

因为有材质造型各异的奇石怪石,常山县青石镇砚瓦山村成了当地小有名气的赏石佳地。许多游客慕名而来,砚瓦山村的乡村旅游也因此日益红火起来。然而,村里发现了新的问题:因为没有一个像样的公厕,许多游客万般无奈只得到村民家“行个方便”。徐德胜家的厕所就常常被游客借用,“有些时候10来个人排着队来,说心里话,麻烦是有点麻烦的。”平常无人关心的公共厕所,成了乡村旅游发展的障碍。

全县开展的农村厕所革命为砚瓦山村解决这个难题提供了契机。村支书徐卫国高兴地说:“今年村里新建三座旅游公厕的申请已经批准了,很快就能建成投入使用,游客如厕难的问题将会大大缓解。”

如今,乡村旅游正在常山如火如荼地开展,农村公厕是重要基础设施,也是展示农村形象的大好窗口。为此常山规定,新建、改建公厕全部按照国家《旅游厕所等级标准》《旅游厕所质量等级评分细则》的要求进行景观化建设,也就是按照旅游厕所A、AA、AAA等级标准布局、设计。常山不仅让公厕“从无到有”,还让公厕“从有到优”,达到“一厕一风情、厕厕成风景”的效果。

左图为同心村公厕保洁员信息牌,右图为常山县农村公厕内景

首先,在格局上有“型”,让厕成景。常山根据每个镇村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采用浙派、徽派、现代等建筑设计,形成了别墅式、田园风、水岸船型等多元风格,凸显地域特色。比如江源村公厕就是在村民家老房子的基础上重新翻建的,保留了老建筑的骨架和韵味,还与紧挨着的古老江氏家庙相映成趣。

其次,在格调上融“境”,成为景中厕。常山根据公厕周边环境、景色特点,配合设计与之相生相融的造型和色彩,做到相得益彰,别有一番风味。比如长风村在全村建筑外立面改造时,将公厕一并设计到位,以黑白灰为主色调,仿照浙派建筑风格,让小小厕所和特色民居巧妙地融为一体。

最后,在细节上有“味”,打造厕中景。常山农村公厕内外多采用当地竹木、老物件、常山石、胡柚、山茶等当地特色主题元素进行装饰。常桥村花石纲公厕因为附近有著名的花石纲基地,因此厕所内也摆放着数块奇石做点缀,让来往的人们了解常山出产的“亿年奇石”。常山盛产胡柚,常山的公厕标志也以“胡柚娃”卡通形象为本底制作,使市民倍感亲切的同时,又让游客了解了常山的“万亩金柚”特产。

在塔山脚下的翠柏修竹间,有一座古色古香的徽派公厕。据隔壁银行的工作人员王小青说,来塔山玩儿的游客都以为这是一个景点,走近一看却是厕所。如今,常山一座座美丽的公厕成了当地乡村旅游发展的亮丽名片。

保障有力度,管护必精心

自2017年起,常山分期分批启动农村210座独立公厕的新建和改造提升工程,确保“每村都有一座公厕”。在公厕建设与运维过程中,常山克服经济基础薄弱的劣势,切实保障资金来源。县财政从美丽乡村建设资金中连续三年、每年拨付1500万元专项用于厕所革命,让农村公厕的运行维护有了持续的资金保障。

据了解,根据建造等级的不同,常山农村公厕建设造价15-50万元不等,由村镇自主筹资建设。在公厕的管护方面,除了三格式化粪池定期清掏等工作,常山县还为每一座农村公厕配备了一名保洁员。保洁费每座公厕每年5000元,由县财政统一拨付。另外,对于新建公厕和改造公厕也出台了详细的奖补措施:A级公厕每座最高奖10万元;AA级最高15万元;AAA级最高可达20万元,被评为“最美乡村公厕”“优秀所长”的获奖单位和个人还有奖励,这大大激发了公厕建设和维护的积极性。

在县财政资金支持保障下,常山公厕外观、设施有了质的飞跃,后期运维管护秩序井然。良好的建设加上后期精心的维护,有效避免了大家都需要厕所、但谁也不愿意公厕建在自家门口的“邻避效应”。  

服务有温度,文明更入心

一座公厕要成为一道风景,不仅要建得漂亮,还要管得到位。在厕所后期运维上,常山主要是通过制定保洁标准和管理制度,利用县财政专项资金聘请村民担任专(兼)职保洁员,实现对公厕的常态化维护。

走进金川街道常桥村的花石纲公厕,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所长公示牌和公厕保洁人员信息牌,上面记载着厕所所长和保洁员的姓名、职务、职责和电话。常桥村支部书记徐小忠是花石纲公厕的“所长”,他说:“我每天都要来这至少巡查一次。看看设备运行情况、厕所使用与维护情况,比如地面有没有积水、厕纸够不够、下水道是否畅通等等。如果发现问题,就及时通知保洁员处理,不能处理的,就上报街道,争取早日解决。”

在同弓乡同心村“轻松阁”公厕,村党支部书记、“所长”邹清华向我们展示了一本厚厚的《巡查日志》。他就是通过这本日志,和保洁员陈春娥保持着频繁的联系。“2019年6月10日,洗手台洗手液没有,请摆放洗手液,邹清华——2019年6月10日,已摆上,陈春娥”“2019年4月15日,灯泡坏了,请更换,邹清华——2019年4月17日,灯泡换好,陈春娥”……热心的保洁员陈春娥除了每天打扫三次厕所外,还主动负责在公厕旁的污水处理湿地上种植和管理特定植物,让湿地能高效率运转。

“我把家里小孩送到幼儿园去后,就到这边来。”穿着靴子和保洁服的保洁员,也是常桥村村民的徐莲花说。“这个厕所用的人多,还有人过来洗菜、洗石头,泥巴弄得到处都是。我每次都劝他们不要这么干。”徐莲花不仅是保洁员,还成了保护公厕环境的宣传者和监督者。

如今,“村里的公厕比自家还漂亮”的现象比比皆是,郭塘村村民江雨花下田回来上厕所,甚至都会脱鞋进入,原因就是不想弄脏干净的地面。公厕既是“面子”,也是“里子”,体现着一个地区的文明程度。常山的美丽公厕,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民众对厕所的偏见,帮助村民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提升了对村庄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河南汤阴县:专业公司特许经营 建管运维一体推进

汤阴县位于河南省安阳市,地处中原腹地、汤水之南,南水北调、西气东输、西煤东运等重大工程均从汤阴过境,自古就是南北交通要冲。全县总面积646平方公里,下辖9镇1乡、298个行政村,总人口51万,其中农业人口10.37万户、41万人,素有“豫北粮仓”之称。

“小康不小康,不看厨房看茅房。”建设和管护是关乎农村改厕成功与否的两大关键。自2018年启动农村改厕以来,汤阴县积极探索市场化运营模式,将涉及改厕的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特许经营权授予县城乡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简称汤投集团),与国家政策性银行对接,破解农村改厕资金紧张难题。采用EPCO(Engineering Procurement Construction Operation)总承包模式,将改厕工程的设计、采购、施工、运营交由市场化专业公司来实施,实现了农村厕所建设、管理、运营、维护一体化。截至目前,全县共完成农村厕所无害化改造5.3万户,新建镇村公厕46座,以三格式化粪池和“水冲式厕所+污水管网+市政管网或模块化污水处理系统”为主。  

探索市场化运营:采取特许经营模式

汤阴县古贤镇南士昌村耕地面积1451亩,下辖7个村民小组,常住户375户。“以前是旱厕,又难看又难闻。现在好了,改成了水冲的,夏天没有蚊蝇,冬天也暖和,真是比以前好太多了。”村民靳新友说。

在村边一个不大的院子里,一座外观像集装箱的乳白色设备就是南士昌村改厕后的污水处理中心,排放出来的水清澈透明,直接流入附近农田的灌溉渠。

“算上电费和药剂费,每吨污水处理成本仅0.5元。我们还给污水处理站装上了4G模块,一旦运行出了问题,系统会自动报警。”河南盛泓环保工程公司市场部经理储金冕说,这座模块化智能污水处理站设计处理能力为每天50吨,能覆盖300多户,处理后排出的水质能达到一级A标准,可用于中水回用或农田灌溉。还可以在线远程监控运营,解决了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分散、管理人员维护难的问题,除了定期巡检外,技术人员不必在现场值守。

这样的处理设备需要依靠专业化公司来运营,那么他们是如何参与进来的呢?

“农村厕所革命涉及千家万户,为提高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效率,我们大力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到涉及改厕的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建设运营中来。”汤阴县委书记宋庆林说。

汤阴县依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特许经营管理办法》和河南省《关于切实做好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特许经营管理办法贯彻实施工作的通知》的有关规定,通过公开招标,将涉及改厕的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特许经营权授予汤投集团,由其具体负责项目的融资、建设及后期运营管护,并作为业主通过公开招标确定项目施工企业、监理单位和后期运营企业。

对接政策银行——破解资金难题

农村改厕投入不小,以南士昌村为例,全村铺设污水管网9651米,加上建设模块化污水处理站,改厕总投资达510万元。

为破解改厕资金难题,汤阴县政府组织有关单位编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由县发改委立项,县财政局整合涉农资金、申请厕所革命专项债券等作为资本金注入特许经营权企业——汤投集团,再由汤投集团作为融资平台向国家开发银行申请专项贷款。

由于汤阴县农村厕所革命融资贷款在省国开行是第一家,没有现成的模式方案可以借鉴。省国开行专门成立了汤阴县农村厕所革命重点项目攻坚工作协调小组,计划分期向汤阴县发放10亿元农村厕所革命项目贷款,其中2018年项目贷款3.56亿元已发放到位。

在此基础上,汤阴县通过财政系统申请农村厕所革命专项债券1.2亿元,统筹使用各类涉农资金,发挥最大效益。制定分类奖补政策加大对改厕工作的扶持力度,对集中铺设污水管网、建污水处理站的村,费用按县、乡、村5:3:2比例负担;对三格式化粪池改厕模式,县财政每户奖补1200元;集镇和村公厕建设按每平方2000元进行奖补。同时,鼓励和引导群众以投资投劳、自改自建等形式积极参与,为建设美丽家园献计出力。  

坚持因地制宜——确立改厕模式

机器轰鸣、车辆穿梭,走进汤阴县古贤镇大朱庄村改厕施工现场,工人师傅正忙着用挖掘机开挖排污主管道沟槽,壕沟两边堆满了不同口径的黑色排水管。

施工单位河南五建建设集团工作人员介绍说,完成水冲式厕所改造后,每户的粪污将通过直径110毫米的PVC管排入各家门口的沉淀井,然后进入直径200毫米的村级支管网,再排入直径400毫米的村级主管网,最终接入镇上的市政污水管网。全村改厕工程将铺设污水主管道494米、支管道998米、入户管道1100米,并设有60座沉淀井、22座检查井。

投入使用后的污水处理站

“大朱庄村共有居民78户、294人,采取的模式是家家户户改厕所,村庄铺设污水管网,然后接入市政管网集中处理。”汤阴县政府党组成员闫景军说。

为解决农村改厕工作中“建管分离、重建轻管”的问题,汤阴县积极探索引入市场机制,采用国内通行的EPCO总承包模式,通过公开招标,将建设项目总承包给河南五建建设集团和北京中持水务两家公司,并招标了豫通监理和河南宏业两家监理单位。

在广泛调查摸底的基础上,汤阴县根据《农村户厕卫生规范》和有关污水排放技术标准,结合城乡总体建设规划,确立了三种改厕模式。一是对城市污水管网可覆盖到的县城周边农村,采取户建水冲厕所、村铺设污水管网连接市政管网模式,如古贤镇大朱庄村;二是对集镇所在地和经济基础较好的村,采取户建水冲厕所、村建污水管网和污水处理站模式,如古贤镇南士昌村;三是对经济状况及基础设施条件较差、人口少、不具备污水集中处理条件的村,推广使用三格式化粪池厕所等。

在公厕建设上,汤阴县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学习借鉴先行地区的改厕经验,组织县国土局、环保局、住建局、规划中心等单位,逐村调查、合理规划,按照《城市公厕设计标准》建设,统一设计图纸,男女厕位比例2:3,建设无障碍通道和残疾人厕位及配套设施,能接入污水管网的直接连接至污水管网,不能连接污水管网的建设集中式化粪池。  

强化质量监管——保证改厕效果

汤阴县成立专门的改厕工作领导小组, 1名副县级领导任办公室主任、7局委整合专班人员,具体负责全县农村厕所革命工作。县改厕办、汤投集团、施工企业、监理单位、乡镇政府等部门建立集中办公机制和周例会制度,审规划、盯项目、催进度、把质量,对组织管理、工程质量、安全责任等不间断巡查监督、考核评估,发现问题,就地解决。实行“五统一”:统一改厕模式、统一采购厕具、统一施工标准、统一奖补政策、统一组织验收。邀请专家对镇、村参与改厕工作人员开展技术培训,2018年以来累计培训改厕技术人员650余人次。为保证改厕效果,汤阴县在各乡镇自验、县改厕办抽验的基础上,委托第三方——河南省景行市场调查有限公司对2018年户厕改造进行逐户评估验收,同时完善厕所改造、验收、整改档案,上报市、省进行抽验、复验,坚决杜绝改厕质量不合格、上报数据不准确等现象,确保厕所改造数据准确、质量合格、群众满意。  

建立使用者付费制度——偿还改厕贷款

在充分尊重农民群众意愿的前提下,汤阴县探索通过市场化的方式,对改厕后续的污水处理项目,按照使用者付费原则收取处置费用,推动建立长效管护工作机制。

首先,在每个乡镇建立2至3个农厕管护服务站,全方位开展农村厕所革命后期维护、管理、运营,对模块化污水处理系统、管网、户厕及公厕开展抽厕、维修、粪渣资源综合利用等有偿服务。

其次,探索建立使用者付费制度。以乡镇为单位建立运营补贴专户,各乡镇再以村为单位建立分户,细化到每村每户,根据每户污水排放量建立运营补贴明细账,然后由主管部门测算,财政部门定期将财政补贴资金拨付至乡镇运营补贴专户,乡镇再拨付至各村各户账户上。同时,按照定价程序,实行价格听证制度,采取阶梯式的收费方式,由县、乡、农户按比例分担粪污处理费用,第一个5年按照6︰3︰1分担,第二个5年按5︰3︰2分担,第三个5年按4︰3︰3分担,以后按3︰3︰4分担;三格式化粪池抽厕费用以农户付费为主,乡镇财政补贴为辅,抽厕一次乡镇补贴10元,每年最多补贴2次,其余由农户自行承担。上述费用汇集到乡镇运营补贴专户中,乡镇按期支付到县主管部门,再由主管部门按照特许经营权协议向汤投集团支付特许经营服务费,汤投集团每年偿还省国开行贷款。

第三,实施粪污治理、综合利用。农村厕所粪污既是污染源,同时又是很好的有机肥料。汤阴县通过出台政策、宣传引导等措施,鼓励乡镇、农民专业合作社或农业企业、有机肥公司与运营公司、农户签订粪肥合作协议,实现资源化利用,打造企农共赢生态链。

四川彭州市:广泛宣传发动 群众全程参与

彭州市位于成都平原西北边缘,距离成都市区25公里,“六山一水三分坝”的自然地理格局,造就了丰富独特的生态景观,森林覆盖率达49.5%,年平均气温15.7℃,是全国县域经济竞争力百强县。

自2018年3月开展农村厕所革命以来,彭州市针对农民群众对改厕认识不深、积极性不高等问题,广泛发动群众,通过宣传培训、典型示范、镇村带动等措施,全方位引导农民群众积极参与施工、监督、验收、管护等全过程,推动户厕改造工作取得明显成效。目前,全市应改户厕5.8万户,已完成改造近5万户。

三格化粪池施工现场

广泛宣传培训  说给群众听

“在2017年全市改厕摸底调查时,我们发现少数农户不愿改,他们觉得现在的厕所用得挺好,再改造还得花钱,还不知道改得好不好。有的农户与邻居墙挨着墙,没有地方改,干脆就不愿再费功夫了。”彭州市军乐镇迎春村党支部书记付波说。

改厕是一项民生工程,如果农民不愿意改,还强行推进,最终会令效果大打折扣,导致群众不满意。针对这种情况,彭州市本着为农民群众服务、提升幸福感获得感的原则,采取多种形式加大宣传培训力度,提高基层干部和农民群众对改厕的接受度和认可度。

首先是培训各级领导干部。2018年3月,彭州市印发了《农村旱厕改造工作实施方案》,之后又召开了全市城乡厕所革命现场会。在4月份全国爱国卫生月期间,邀请成都市疾控中心专家对市农业农村局、各镇(街道)、各镇卫生院(社区服务中心)业务负责人、部分村社负责人等200多人进行了培训。

“这样做的目的是深化他们对改厕工作的认识,只有领导干部熟悉了解户厕改造的重要意义和技术要求,他们才能更好地发动和引导群众。”彭州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解释道。

为激发农民群众改厕的积极性主动性,彭州市卫健局一方面在人流集中的市集散发农村改厕宣传手册、“卫生改厕好处多、利国利家利你我”宣传折页、挂历等资料,广泛宣传厕所粪便管理不当带来的危害、卫生改厕的好处、粪便无害化处理原理等知识。另一方面在村庄张贴户厕改造宣传画,还组织村干部通过召开村民会议、院坝会、入户走访等方式当面向农民讲解改厕的好处。

改厕前,农民群众十分关心资金投入问题。彭州市采取以奖代补的形式拨付补助资金。“我们在宣传时就对农民说清楚,改厕验收合格后每户可以领取1200元的补助资金,这样农户自筹资金压力就没有那么大了;低保户的改厕资金可以由政府兜底,从而在资金投入上打消了农户的顾虑。”彭州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说。

据统计,彭州市共发放各类宣传资料36万余份,动员群众21.9万余户,农民群众对改厕的接受度普遍提高。  

局部先行示范  做给群众看

俗话说得好,光说不干假把式。“让农民群众真正从内心接受改厕,需要让他们看到实实在在的效果。”彭州市卫健局机关党委书记王庆红说。彭州市采取了先小范围示范、再大范围整村推进的工作手段,在20个镇(街道)设置了7个市级示范点,每个镇(街道)设置1-2个镇级示范点,率先高质量推进户厕改造。

军乐镇朝阳村就是示范点之一。村党支部书记蒋显勇说,他们村结合美丽乡村建设,通过在村内广泛宣传改厕小常识,挨家挨户做工作,农民改厕的积极性都比较高。走进村里,看到最多的就是有关厕所革命的宣传内容:“改厕带来的四大效益”“三格式化粪池厕所的使用”等内容或出现在宣传栏上,或被制作成菱形心形的展板挂在墙上,既宣传了知识,又美化了乡村。

村民张宝家中的厕所堪称“豪华版”。一共2个厕屋,墙壁和地板上都贴有不同风格的瓷砖,显然是经过精心设计的。“之前我们家就是两格式的化粪池,后来听说能改造成三格式的,政府还给补贴,我觉得这是好事,就把厕屋一起改了,虽然花了7000多元,但家里人都觉得很值。”村口的馨兴日间照料中心内,几位老婆婆也高兴地说,没想到这个岁数了还能用上这么干净的厕所。因为该村户厕改造做得好,成都市的农村户厕改造提升工作推进现场会也在这里召开。

九尺镇鹿鹤村也是示范点之一。彭州市充分发挥示范点的作用,今年3月份在该村召开了全市城乡厕所革命现场会,组织20个镇72名村(社区)负责人实地参观学习该村三格式化粪池改厕模式。很多村党支部书记感慨,“看人家改得那么好,自己村也不能落后。”

“通过让村党支部书记参观示范点,村民自己体验和对外宣传,这样一传十、十传百的口口相传,营造了良好的改厕气氛。”彭州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总结道。

在党员户中开展试点也是彭州市推进改厕工作的一大法宝。天彭街道三星村党总支书记张洪全介绍:“引导党员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对于推进全村的户厕改造很有帮助。”该村村民胡静以前不愿改厕,觉得花钱多,但是看到村里党员先改的厕所不错,就动心了。现在新厕所使用方便卫生,整个院子也没有了异味。

通过两级示范和党员先行,全市很多像胡静这样的村民,思想观念上从“要我改”逐步转变为了“我要改”。

从“捂着鼻子”到“干净舒适”,改厕让农户的幸福感实实在在得到提升。右图为改造前的厕所

镇村统筹指导  带着群众干

在改厕过程中,农民可以选择自己施工,可以选择投工投劳,也可以选择委托给施工队统一修建。“三者各有好处,前者群众的参与度更高,后两者能够确保改厕进度。采取哪种方式由农民自己说了算,更能激发他们参与的积极性。”王庆红认为,“就目前改厕情况来看,主要以农户自主参与为主。”

胡静说,她们家就采取了三格式化粪池交由施工队修建、厕屋由自己改造的方式。“自己混水泥,自己贴瓷砖、地砖,能省不少钱呢。”

不管采用哪种方式,镇村两级政府都会通过技术指导、统一团购等措施带动农民改厕。在选择施工队上,先由村级推荐合适的,然后组织不同的施工队做出示范工程,由镇村两级进行评判,最终选择确实适合的施工队。如果有的农户想用三格式化粪池成品,村里也会到具有资质的企业统一进行团购,以防质量参差不齐。甚至连蹲便器、冲水箱、瓷砖等,村里都可以负责采购,以降低改厕成本。

据天彭街道干部温礼旭说,他们还邀请了专家统一对镇级技术人员、镇督查员、村党支部书记、农户、施工队等进行技术培训,要求他们重点关注化粪池底部和侧面是否渗水、水泥和砂石的比例、底板是否断裂等技术要点。“这样就保障了各方都知晓技术要点,施工队能按照技术标准施工,村民、村民代表、村小组长、村干部也有能力进行监督”。

改厕后验收时,新厕所是否合格也由农民群众说了算,只有验收合格后,奖补资金才能发放。据了解,彭州市采取四级验收机制进行考核。“一级验收”即户厕改造完成后由农户签字确认质量;“二级验收”即整村完工后由村(社区)验收确认质量;“三级验收”即各镇(街道)聘请第三方监理机构对辖区进行全覆盖验收,确保质量;“四级验收”即市卫健局委托第三方监理机构按照不低于改厕数量5%的比例进行抽查复核。各级验收中发现有质量问题的将责令限期整改后复查。

通过镇村统筹带动农民一起改厕和验收,2018年彭州全市累计完成42743座旱厕改造任务,超额完成成都市制定的目标任务。  

长效管护机制  赢得群众称赞

“好,真不错”“厕所改得这么干净,我都不想拆迁上楼了”……这是彭州市农民群众真实的心声。从他们的话中不难看出,深入推进农村厕所革命让农民群众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

如何保证改厕效果持续令农民群众满意?王庆红说,已改户厕维修、管护,粪液、粪渣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情况,直接关系改厕工作群众是否满意、环境保护是否到位,在后续管护上要注重发动群众,通过召开座谈会、走村入户、发放宣传资料、政务微信微博公众号等方式,宣传后续管护的支持政策、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等,打消群众的使用顾虑,让大家用得放心、省心、安心。

三星村村民肖长菊家的厕所是2018年改造完成的。对于如何使用,肖长菊讲起来头头是道,“我们家的厕所和浴室是分开的,这样可以减少化粪池里面的水量;我也告诉家里人卫生纸、食物残渣等不能扔进便器,否则容易堵塞,影响化粪效果……”张洪全介绍说,这些知识都是由村干部按照市里制作的新厕所使用说明书传授给村民的。说明书包括无害化卫生厕所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由市农业农村局牵头、市卫健局指导各镇(街道)统一制作,确保新厕所建好一个、管好一个、用好一个。

户厕粪污如何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彭州市确定了三种方式。彭州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目前,除了第三方维护、接入地下污水管网外,重点仍然是鼓励农户自行抽取还田。肖长菊说,前一段时间她就刚抽过一回,给自家农田补充了有机肥,还减少了化肥用量。张洪全说,由于刚改建不到一年时间,粪渣量还不多,后续会组建农村户厕管护工作队伍。据了解,彭州市已建立了“六有一公开”已改户厕后续长效管护机制,即有制度、有标准、有队伍、有经费、有激励、有督查、一公开,后续将采用切实可行的激励措施,鼓励更多农户积极参与到厕所管护工作中。

河北井陉矿区:三级书记抓改厕 党员干部带头干

井陉矿区地处河北省石家庄市西部山区井陉盆地,四面环山,中部为地势较缓的丘陵和盆地,总面积69.98平方公里。下辖2镇1乡2个办事处,共30个农村社区、1.5万农户、5.4万农村社区居民。

“以前儿媳妇回来都不愿意在家住一宿,原因就是上厕所不方便。现在可好了,厕所不仅进了屋,还没味。孩子们回来能在家多住几天了!”井陉矿区白彪村村民程墨荣谈到改厕的好处乐得合不拢嘴。

厕所革命实施以来,像程墨荣家这样由“土茅房”改造成卫生厕所的农村家庭,矿区已经完成了3612户。通过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三级书记抓改厕,党员带头干、群众跟着干,群众从“站着看”到“有感触”再到“要变化”。2018年底,井陉矿区顺利通过市级验收,成为石家庄市率先完成改厕任务的县区。  

书记总指挥 明确时间表、路线图

在横西村村民张建永家中,推开卫生间的门,屋内没有一点异味。“我们家过去是老式的旱厕,建在街上,占地大还有味。改造后的厕所,和城里人用的卫生间一样干净,打心眼里感到舒服!”张建永说。

“厕所进院进屋,改的是传统生活习惯,对农民来说无疑是一次革命。”石家庄市井陉矿区委书记来广普说,自从2018年方案下发以来,他们就严格按照要求,积极推动改厕工作。

来书记口中所说的方案是结合矿区实际制定的农村厕所革命工作方案。对这个事井陉矿区高度重视,成立了农村厕所革命工作领导小组和改厕专班,通过召开党政联席会、专题调度会、下乡入户督导和点对点批办等不同形式,推动工作落实。

井陉矿区充分发挥改厕专班作用,每人分包一个乡镇,从宣传发动、招标采购、施工改造、质量监督、完工验收、档案完善、信息录入等一包到底、全程负责,确保了进度与质量“两不误”。建立周调度、月通报制度,实行台账式管理,明确时间表、路线图,对发现的突出问题和工作推动不力的乡镇、部门予以问责。农村厕所革命工作开展以来,区委书记先后9次作出专门批示,“改厕工作不能讲条件、打折扣,对不能落实工作的社区要予以追责问责”“要抓好改厕后续工作,确保改厕后群众用得好”。分管区领导每周至少2次现场督导,解决改厕难题。

由于矿区地域较小,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当地结合矿区资源枯竭城市高质量跨越转型发展和全域旅游的定位,作出了全域推进农村厕所革命的决定,确定了“高标准、严要求、一步到位”的工作基调。通过组织乡村逐户摸底排查,在充分尊重群众意愿的基础上,明确了全区改厕总任务量为3612座。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基础以及农村街巷、房屋构造实际情况,确定了“完整上下水道水冲式厕所、三格式化粪池厕所、单坑+户外集中化粪池厕所”三种改厕模式,统一将侵街占道的户外旱厕改入院内屋内。同时,借力“三清一拆”实施双气入户、上下水管网改造的有利契机,把工程量大且占总任务量43%的完整上下水道水冲式厕所改造作为第一批,先行启动,率先完工。把另外两种模式作为第二批同步推进,先抓试点,总结经验,面上推开。一场合力攻坚的厕所革命势如破竹,在矿区迅速开展。

“农村人口较多、居住分散,改厕涉及多个部门,需要强有力的行政手段推动。通过实施乡镇党委书记、社区支部书记具体抓的责任制,签订目标责任书、压实乡村责任,把改厕工作作为‘书记工程’,上下形成一股劲,汇聚起强大合力。”井陉矿区委副书记李玉涛说。

作战图已定,还要解决钱从哪里来的问题。矿区通过试点测算,确定了每座厕所在市级补1200元基础上,区级财政按1︰1配套再补1200元,不足部分由乡村自筹解决。“为加快实施改厕工作,矿区在预拨每个乡镇10万元启动资金的基础上,又落实了704万财政资金,完成了统一采购三格一体式化粪池和3个乡镇施工队伍招标工作,给村里吃了定心丸。”李玉涛说。  

党员带头干 保证改厕进得了场、干得快

张家井村是井陉矿区农村厕所改造的试点村。走进张家井村,家家户户门前用篱笆围起的小庭院,绿意盎然、别致有趣。难以想象,就在一年多前,这里还是臭气熏天。“起初决定改厕时,村里很多人持怀疑态度,乡亲们不光嫌花钱,还担心不好用,思想疙瘩解不开,谁也不想改,现在改了大家伙儿都竖着大拇指说好。”村支部书记张雪文说。

村干部带头干、带头试,闯出了一条依靠村委组织、发动农民群众的改厕路。

“通过大喇叭广播、电视台播放、明白纸发放、入户走访、召开动员大会、分村建设示范户等形式,广泛传播农村改厕的重要意义、经验做法和正确使用方法,让老百姓逐渐了解改厕的好处。”张雪文说,“老百姓不愿意改,我们村干部、党员就先改,给农民群众打样,老百姓实地看到改厕后带来的好处,态度逐渐从抵触慢慢变为接受。”

去年,白彪村大部分人家的水冲厕所已经完工,但一些老年人却不想改。“平时家里就老两口,外面也有公厕,没必要啊。”面对上门劝说的村干部,村民老赵仍然坚持自己的想法。村干部没说什么,只是时不时请他们体验一下改厕后的卫生间。“真干净,忒方便!”一段时间过后,老赵夫妇想通了,主动买来了坐便器。

矿区农村改厕技术现场培训会

村书记的能力再大,也顾及不到村内每家每户的改厕工作。矿区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将责任细化,将问题分解,以党支部—党小组—党员—村民代表为主线,在党员和村民代表家中先行先试,发挥典型示范作用,邀请群众去家中体验,感受改厕带来的变化。

同时,充分发挥退休干部的带头示范作用。张家井社区共有居民800余户,社区“两委”6名,村干部和村民户数相差太大,给改厕做群众思想工作带来一定的困难。他们充分发挥“两委”退休干部余热,动员抽调老干部14个,共分7个组入户做群众工作,提高了工作效率,保证了改厕进度。

依靠村委组织,坚持村民的事情村民议,把改厕决策权在符合规定的前提下交给村集体班子。村级成立村改厕工作领导小组,村支部书记任组长,明确一名班子成员具体负责督导进度、验收并做好改厕协调。每名村干部、党员、村民代表分包5-15户,负责做好改厕的宣传发动、指导督促工作,保证改厕进得了场、干得快。在改厕模式和改厕材料选择上,充分尊重群众意愿,带领村民代表和“两委”干部实地考察厕具生产厂家,联系批发商在村内展示各式各样的厕具,供群众选择,有效提高了群众参与度与改厕积极性;征求村民意见,乡村集体研究,不搞一刀切,避免了集中使用一种模式带来施工过于集中的问题。

此外,借助党支部“三会一课”等形式,增强“两委”班子凝聚力和战斗力,搞好团结;利用党日活动,号召党员到群众家中讲政策、做宣传,拉近党员与群众之间的距离,更好地推动改厕工作。

思想的疙瘩解开了,一场提升农民生活品质和提高乡村文明的改厕行动如火如荼展开。

左图为三格式化粪池,右图为管理员到农户家中进行厕所维护

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 确保改得好、改到位

改厕是件久久为功的费力活儿。如何确保改得好、改到位?矿区通过实行网格化管理和精细化服务,高质量高效率地推进改厕工作。

矿区全域30个村,全部实行厕所网格化管理制度,确保责任落实到人。根据村内街道划分片区,“两委”干部任片长,再对每条街道委派一名党员干部任街巷长,负责区域内的群众动员,改厕监督、验收及后续运营维护等工作,哪家哪户在施工过程中或厕所后续使用出现问题,就上报给街巷长,街巷长处理不了再上报给片长,解决了村“两委”干部精力有限难以面面俱到的问题。

厕所改造工程质量,一直是群众关注的焦点。矿区通过提供质量监管、后期管护等精细化服务,让老百姓吃了定心丸。

信息化助力改厕,实现了全程监控,坐在办公室就可了解改厕进展。在中凤山村村民贾天锁的家里,石家庄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陈彦良拿起手中的掌中宝向我们展示,只要输入改厕户的姓名,系统便会显示该户厕所的设备施工过程、改厕验收质量、村户改厕前后照片等改厕信息,实现了改厕质量可追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都可以在掌中宝进行查找。

厕所不仅要“建得好”,还要“管得好”。矿区将农村改厕后续维护管理工作列入乡镇、村“两委”班子考核内容。建立“四级领导分包责任制”,责任到人、联合发力,在矿区全域完成厕所改造的基础上,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开展,对改厕完成后期工作加强管理,切实保障措施落实到位。

为加强后期管理,让群众满意,区乡两级实行100%验收,组织党员、村民代表等积极参与,注重用户体验和满意度。定期回访改厕户,对其厕具损坏程度、使用舒适度和便捷度进行调查,免费更换非人为原因损坏的厕具。在厕所墙面上张贴举报和维修电话,方便居民举报施工和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通过“无害化卫生厕所使用须知”,告知农户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组建村级专业维护服务队伍,安排一名管理员,负责全村的厕所维护。配备抽粪车,购置易损配件,保证厕所随坏随修、随满随清,让群众用得满意、用得放心。

小厕所,大民生。矿区农村厕所革命工作的全域完成,让农业发展、农村环境、农民生活“大变样”。一是村域环境得到有效提升,改厕后的空地通过建小菜园、小花坛等,使村庄环境进一步美化。同时,通过铺地砖、更换厕具,群众的如厕环境有了很大改善。二是厕所粪污得到了有效的资源化利用,为农作物提供优质高效的有机肥,提高农作物收益,减少肥料费用支出,环境污染状况也得到治理改善。三是村民文明素养得到有效提升,养成了良好的卫生习惯。四是经济发展得到有效促进,消灭了农村简陋旱厕这一环境污染源,农村空气更加清新,卫生环境更加干净,为矿区旅游环境与投资环境的改善提供了良好条件。

村庄美了,生态好了,人气旺了,村民的文明素养得到了提升……振兴路上的老矿区正焕发出澎湃活力。

湖北黄冈黄州区:党员领头干 群众齐参与

黄州区位于湖北省东部,大别山南麓,长江中游北岸,是黄冈市委、市政府所在地。全区辖8个乡镇街道和1个经济开发区、1个省管工业园区,总人口40万人,区域面积353平方公里。

2018年,黄州区被湖北省确定为厕所革命试点县市区。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将其融入长江大保护战略,作为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与美丽乡村建设、农村污水处理等统筹推进,计划三年时间投入资金3.6亿元进行厕所革命。目前,全区已投资1.5亿元,建成乡镇公厕12座、村组公厕388座,完成农户厕所改造27710座,拆除旱厕14362座。  

党组织领头:提升厕所革命组织力

如何把中央的好政策在基层落实到位?如何让群众在厕所革命中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如何让工作经得起组织、群众和历史的检验?黄州区始终注重加强党的领导,坚持抓书记、书记抓,积极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广大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

2017年,黄州区提出开展以农村户厕改造为主的厕所革命。2018年,成立了以区委书记为政委、区长为指挥长的厕所革命建设工程指挥部,抽调了4名县级领导、12名工作人员集中办公,把最精干的力量用在重要工作上。

黄州区认真贯彻落实《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要求,进一步完善“区级领导包乡镇、区直部门包村、党员干部群众齐心干”的工作机制,区委书记以身示范,带头进村入户做群众工作、听群众心声,遍访工作推进迟缓的后进村,调研剖析问题,现场研究解决,区四套班子成员深入各自联系的乡镇街道和村庄蹲点解决难题。通过“抓两头、带中间”,打消基层干部和群众的思想顾虑,确保改厕工作有力有序推进。

“党员干部是厕所革命的指挥者。厕所革命工作启动初期,有些农民群众对改厕意义、作用、政策不甚了解,对拆除旱厕、新建水冲式化粪池心存抵触,不配合、不支持。村支部书记和乡镇干部不分白天黑夜深入村组,召开户主会、板凳会、培训交流会,做思想工作,教育引导群众自觉改厕。”黄州区委书记骆志勇说。

陈策楼镇盂钵桥村,13个村民小组1500多人,为引导群众改厕,村支部书记两个多月来白天抓改厕建设,晚上到小组开村民座谈会,一个一个小组讨论,一户一户上门做工作,最终把群众激情全部调动起来,在全区率先完成了农户改厕工作任务。

堵城镇江咀村,60多岁的老党员吴元舟在2019年初村级换届时,经村民推荐选举为村主任。上任伊始,面对本村改厕工作被动的局面,不顾自己年龄大、体力差的情况,一门心思扑到工作上。他率先拆除自家及亲友的旱厕,带领施工队一户一户规划建设方案。由此打开局面,群众由不理解到逐渐支持,陆续拆除旱厕600多户。

2019年6月,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黄州区部署开展了精准扶贫、厕所革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农村产权制度改革、能人回乡、扫黑除恶专项斗争6项重点工作百日集中攻坚行动,作为“为民服务解难题”的具体实践,组织全区3000余名干部自备午餐进村入户,配合村“两委”班子合力攻坚抓落实,受到了群众欢迎。

同时,对农村厕所革命工作实行一周一检查、一月一通报、一季一拉练,明目标、找差距、抓落实,始终保持奔跑态势。区委宣传部、农业农村局、卫健局、发改局、财政局、住建局、交通运输局、文化旅游局、水利局等部门各负其责、分工协作,共同做好厕所革命宣传教育、工程建设、技术指导、争资立项、文明创建等工作。将厕所革命成效作为乡镇街道和区直有关部门党政领导班子考核的重要内容,对连续通报工作滞后的单位主要负责人进行工作约谈,快马再加鞭,响鼓再重锤,形成了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  

群众齐参与:发挥厕所革命真实效

近日,陶店乡的朱丹接到远在广东小孙子的电话后喜笑颜开。“过几天孙子放暑假就要回来了,今年放心了,孙子肯定能在家里过完暑假。”

朱丹说,因为之前家里的厕所太简陋,在大城市住习惯了的孙子每次回到老家,如厕成了难事。今年就不同了,厕所改造后,现在家里的厕所干净整洁没有任何异味,孙子回来肯定不会吵着要走了。

类似的例子很多,从解决老百姓关心的实际问题入手,广泛深入地发动群众、组织群众、引导群众,成了黄州区改善农村几千年以来如厕习惯的法宝。

黄州区某村组公厕

黄州区陈策楼镇杜家林村户厕改造完成得早,漂亮的村级公厕也建好了,然而拆除村民旱厕时,却遇到不小阻力。问原因,村民自己都有些不好意思说。原来,虽然家家都有干净的水冲式厕所,但一些年纪大的村民还是不习惯在“家里蹲”,喜欢在“外面蹲”。可现在一个村只有一座公厕,一旦拆掉旱厕,“外面蹲”就不方便了。

怎么办?既要逐步改变农民习惯,也要尽量尊重习俗。按上级要求,黄州区只需建设116个村级公厕,但区里研究决定,增建388个组级公厕,满足群众的多样化需求,也为拆除旱厕打消了群众顾虑。

在一些城郊社区,居民住房间距小,没有一家一户建化粪池的空间,只能建设村级大三格式化粪池。建在哪里?如何建?指挥部没有搞简单指定,而是充分征求村民意见。

“针对地形条件不一的情况,让农民自己商量、自己决策,村委会讨论,大三格式化粪池到底建在哪里合适。”黄州区副区长王立三说。

据了解,目前黄州区已建成大三格式化粪池100多个,解决了5936户无地建化粪池的问题。此外,为解决土质疏松地段无法建设砖砌化粪池的问题,安装一体化成品池2200个;根据地形条件,在保证容积率的前提下分别建造了不规则化粪池1020个。

提高群众意识是关键。黄州区在推进农村厕所革命的过程中始终把宣传教育放在首位,组织群众自觉主动参与到厕所革命中。区乡两级召开工作动员会、培训会、推进会60多场,各村召开群众代表座谈会260多场,厕所革命宣传栏到村到组,印发宣传册6万余份,使开展厕所革命的重要意义、政策、方案及建厕、改厕、管厕、护厕知识等家喻户晓。

为指导村民改厕,指挥部还编印了《砖砌水泥三格式化粪池建设技术要领》《一体化三格式化粪池建设技术要领》《无厕户改建水冲式厕所技术要领》《农户户厕粪污分离改造技术要领》等,使基层干部和群众对建设标准一清二楚,让大家愿用、会用、管用。

黄州区还把“文明如厕”作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和“十星级文明户”评比的重要内容,做到厕所改到户、管到户、评到户。制定《黄州区农村户厕村民自治管理办法》,坚持小组半月一户评、村级一月一通报、乡级一季一评比、区级半年一总结的工作机制。对厕所卫生环境好、如厕习惯好的先进农户奖励洁厕净、肥皂、毛巾等生活用品,以身边人教育人。

黄州区路口镇某生活污水处理站  

健全机制:统筹调动各方资源要素

作为湖北省厕所革命20个试点县市区之一,黄州区委、区政府把厕所革命作为一项政治工程、民生工程、发展工程、生态工程,摆在重要位置,通过完善投入机制、坚持规划先行,建立管护机制,集中资源力量,全域开展厕所革命。

黄州区坚持高起点规划,绘好厕所革命工笔画,努力做到一次投资、一步到位、一劳永逸。把厕所革命与长江大保护、城市大发展、环境大整治结合起来,实行市区一体、城乡一体、中长规划与当前开发一体,剔除农村区域内产业园区、生态产业园区已拆或即将拆除的村组,调整增加城区3个街道的居民户厕,做到应改尽改、宜改则改,防止先建后拆、浪费资源。在全面摸底调查基础上,精准确定全区7个乡镇街道、79个村、514个小组、28123户列入改厕范围。全区实行统一规划设计、统一建设标准、统一厕所标识、统一定标补助、统一管理运营。

按照规划,全区厕所革命概算投资需要3.6亿元,投入压力较大。为此,黄州区充分运用市场机制,以政府的基础性投入撬动社会资本投入,破解工程筹资难题。

在财政投入方面,挤出1.5亿元资金,通过“以奖代补”支撑公厕建设、户厕改造和管网终端运营维护。按照乡镇公厕每座17.8万元、村级公厕每座8.7万元、组级公厕每座6.43万元的标准,对规划内的12座乡镇公厕、388座村组公厕实行兜底建设。在湖北省级每户补助400元(精准扶贫户500元)的基础上,区级财政每户再补600元,助力农民户厕改造。对已建成的乡、村公厕,由区级财政按每座每年3000元的标准统筹安排管护费,由所在乡、村负责水电费、清运费。

在农民自筹方面,通过广泛宣传发动,极大地调动农民群众投工投劳积极性,一些农民自主新建、改建户厕,并按照标准建设化粪池,维护好厕改区域卫生。据不完全统计,全区农民累计投工7万余个、个人投入近1000万元。

在公共厕所管理方面,实行“区级主导、乡镇主体、村级协助”综合管理机制,由区、乡、村三级共建共管,实现“有制度、有标准、有队伍、有经费、有督查”的“五有”目标,防止农村公厕成为新的“脏乱差”,确保管护有序,长久发挥效益。

“我们以乡镇为单位,由乡镇政府选聘服务能力强的保洁公司统一集中管理农村公共厕所,实行定人(每人管护不超过8座公厕)、定责、定酬、定考核的‘四定’责任制度。区爱卫办负责全区乡镇农村公厕管理,实行季度考核与厕所管理奖补资金相挂钩。乡镇卫生院负责农村公厕日常的监管工作。”黄州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孙道军说。

针对农村污水管理,引入了浙江双良商达公司到黄州进行农村公厕、污水管网和污水处理终端项目建设。按合同要求,该公司将在黄州组建“农村污水治理运维中心”,负责农村户厕及污水管网收集、智能化处理,做好厕所改造、粪污无害化和污水处理的“后半篇文章”。

广东珠海斗门区:农村改厕一张图 人居环境一盘棋

斗门区位于广东省珠海市西部,地处北回归线以南,热量丰富,降水丰沛。作为农业大区,下辖101个行政村,农村总人口5.19万户、21.7万人,占全市农村人口的近9成,是珠海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全域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主战场。

随着农民生活品质的提高,农村简易厕所带来的环境污染、传染病多发、村庄容貌差等问题日益凸显。2013年,斗门开展了农村厕所升级改造工程,2018年全域启动厕所革命,通过全面统筹规划、统筹组织、统筹实施的“三统筹”工作机制,有力有序推进农村厕所革命,下好人居环境整治这“一盘棋”。截至2019年6月,全区露天旱厕消除,完成无害化卫生厕所改造47013户,完成率达93%,剩余农户将在2019年底前改造完成。  

统筹规划 一张蓝图干到底

推进厕所革命环环相扣,既需要和国土规划相结合,又需要和污水治理有效衔接。仅就厕所革命论厕所革命,好比空中楼阁,难以真正造福百姓。有的地方在推进厕所革命过程中不注重与其他规划相衔接,厕所建了,但自来水管没接通,导致新建厕所成为了摆设。这样不仅浪费资金,还会导致“拆了建,建了拆”,重复建设。

斗门注意到了这一点,从2013年开始新农村建设中,农村厕所改造就被纳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重要内容。2018年,《全域推进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建设生态美丽宜居乡村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出台,明确了大方向和详细规划,主要内容是“八个全面”:全面开展村庄整治规划编制,全面推进“三清理、三拆除、三整治”,全面实施乡村庭院绿化美化,全面开展厕所革命,全面提升村容村貌,全面推进村道和村内道路硬化,全面推进农业生产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全面补齐农村基础服务短板。农村厕所革命作为重要的一项任务,与开展绿化美化、污水整治等工程结合起来一并研究,整体“打包”组织实施。

莲洲镇石龙村主干道旁的空地上,一座新公厕正在紧张施工中。谈及村里厕所革命推进情况,区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为我们展示了《石龙村公厕“一村一策”实施方案》。这是珠海市农业农村局和规划设计研究院针对石龙村村情民情研究制定的一份综合建设方案,内含村情现状、问题分析和建设实施步骤等。值得注意的是,方案用三分之一篇幅重点分析了与其他规划衔接的情况,明确要和珠海市公厕规划、石龙村村庄整体规划、污水处理规划和全村环境提升工程相结合,在旧村整治、景观美化、治污排污的基础上开展。

在“一村一策”指引下,棘手的粪污处理、生活污水净化和雨污分流三个问题就合成了一个问题。在莲洲镇莲江村,一座小型污水处理站正在建设。据了解,这个污水处理站建成后可以处理全村生活污水和粪污,农户家中产生的粪污和生活污水通过管道接入污水处理站。处理达到地表一级A标准,直接排放入附近的河湖。

村中每个农户院墙外都有一圈植物带,里面种着五颜六色的花卉、郁郁葱葱的小树,还有的种着蔬菜。这样的植物带在农村或许并不稀奇,但向下看,就发现了隐藏在地里的奥秘:所有的植物都种在网格上,土层只有约20厘米厚,网格之下就是收集雨水的明渠。下雨时,雨水流入明渠,排入附近的河道或湖泊。那一排排的植物不仅避免了明渠的直接裸露,还美化绿化了环境。污水走管、雨水走渠,这种“雨污分离”方式可以有效防止雨水污水“同流合污”,提高污水处理效率和雨水利用率。

据了解,斗门每个村都有一本《“一村一策”实施方案》,为每个村厕所改造建设提供了重要依据,避免重复建设,最大程度提高人居环境整治效率。

广东珠海斗门区南门村公厕  

统筹组织 人员资金全集结

在推进厕所革命过程中,斗门集中人力物力,整合各部门资源要素,在责任分工落实、资金整合使用上趟出了一条统筹之路。

具体职责怎么分?专门成立了农村厕所改造工作领导小组,由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担任组长,区委常委担任副组长,区政府直属各单位、各镇政府为成员,统筹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工作。在领导小组的统一安排下,农办和农业农村局负责协调推进农村公厕、户厕无害化卫生改造工作;住建局负责建设技术指导;环保局负责推进改厕农户接入污水集中处理站点;爱卫办负责抽查验收和定期督导;市政园林管理处负责指导各镇开展标准化卫生公厕建设、养护和管理……还有财政局、国土分局、规划分局多部门相互配合,各负其责,形成工作合力。

此外,领导小组建立了工作例会、信息报送和督导检查机制,开展“厕所革命大巡查”,对农村厕所进行全面“体检”,以问题为导向,建立问题台账。成立5个督导组,定期实地督导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对督查结果进行全区通报并纳入年度考核,有效激发了全区推进厕所革命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资金整合怎么办?区农业农村局作为农村厕所革命的第一牵头单位和统筹单位,负责协调厕所革命所需资金。针对户厕改造,设立年度乡村振兴户厕改造专项资金,纳入区财政预算管理。据区委常委黄进介绍,2013-2018年,全区投入到农村厕所革命的资金约9000万元,其中农村户厕改造投入资金约5000万元,农村公厕改造投入资金约4000万元。为了避免改厕资金“撒胡椒面”现象,建立了《全域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建设生态美丽宜居乡村三年行动计划工作台账(2018-2020年)》,农村厕所革命所需资金的整合、拨款、使用等情况全部记录在册,大大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率,加快了项目推进速度。

新建厕所“不暗、不湿、不臭”,给农户提供了舒适的如厕环境

统筹实施 因地制宜效果好

由于水资源较为丰富,斗门多数农民使用水冲式厕所,但大部分条件较为简陋,不能达到无害化要求。有些村庄属于水上村,房屋、厕所沿河而建,粪污直排,影响了村庄的生活环境和水生态。

根据不同地区的实际需求和自然条件,斗门因地制宜,将户厕改造模式分为两类:一是农户住房可以提供建设三格式化粪池用地的,加建三格式化粪池;二是部分农户因受地势低洼、无多余土地等条件限制无法建造三格式化粪池的,则就近接入到村内污水管网处理排放,或者由村集体提供土地建设大型三格式化粪池,附近村民集中接管进行处理排放。

今年81岁的罗卓仍正在改造家里的厕所,吊顶、贴砖、安坐便器、通管道,这一系列工序由他和施工队一起完成。“家里原来是蹲坑,现在年龄大了,蹲的时间长了就有点晕。如今正好有这个厕所改造的政策,还有补助金,所以我就把院子里的杂物房改造成了厕所,装上了坐便器,以后上厕所更安全了。”罗卓仍说。除了奖补资金,其余部分由农户自筹,农户可根据自身经济条件选择厕所改造的样式。

为了激发农民自建改造厕所的积极性,斗门区出台《农村卫生户厕升级改造奖补暂行办法》,规定改厕的农户可获得最高4000元的奖补资金。坚持“先建后奖,验收达标”原则,村民自建厕所完工后,属地镇在5个工作日内到家进行实地验收。除了满足如厕“不暗、不湿、不臭”的要求之外,粪便处理无害化也是决定奖补能否到账的重要因素。正是因为有了这些标准,在户厕改造的过程中,罗卓仍不敢马虎,他监督施工队,按照政府要求完成厕所的建造。

虽然农民拥有自建厕所的权利,但仍需政府提供技术指导把关。对此,斗门卫生运动委员会专门制定了《农村改厕技术指导手册》并逐户发放,指导村民科学进行改厕。《农村改厕技术指导手册》对地上厕室、坐便器和地下化粪池的设计施工、建造,流出口粪液标准都作出了具体规定,对三格式化粪池的储粪池形状、容积计算、设计深度、进粪管过粪管等的位置、尺寸和形状也都做了详细说明,确保农户自建厕所能达到无害化处理的要求。

农村公共厕所是一个村庄整体面貌的展示窗口,“因地制宜”同样是公厕建设的重要原则。针对不同的情况,斗门公厕升级改造主要分为三种方式:对建筑物残旧的、加固成本高的公厕进行拆除重建;对建筑保持良好的公厕,结合风貌改造提升设施水平;结合村内公共休闲公园的建设或由村集体提供用地,新建公厕。另外,对于旅游地区的公厕,按照国家相关文件要求建设高标准旅游公厕,提升乡村旅游的服务能力。

经过实地摸排和第三方测算,每座公共厕所的升级改造费用约35万元,所需资金由区农业农村局在市、区两级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资金中统筹安排。农业农村局对公厕进行统一规划设计,采取EPC(设计、施工、采购一体化)模式,以委托代建模式委托斗门区生源公司代为推进农村公共厕所升级改造工程。工程建设完成后由各属地镇、村组成验收小组验收合格,移交属地镇人民政府进行后期管护。

在公厕粪污处理方面,也采取了不同的处理措施。以斗门镇为例,55座公厕中直接排入市政污水处理管道的有15座,排入村分散式污水处理设施的有8座,采用贮粪池、三格式化粪池、沼气池等初步处理后抽吸的有32座。

“村里厕所改建了,环境也美了,好多外地打工的村民都回家办起了农家乐。”莲洲镇委副书记、镇长苏跃朋说。

江西彭泽县:“五个结合”让“方便”更方便

彭泽县位于江西省最北端,是长江溯流入赣第一县。全县面积1544平方公里,人口38万,辖17个乡镇。近年来,彭泽县委、县政府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坚持项目带动,工业、农业和第三产业齐头并进,经济实力和城乡面貌正在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与此同时,一些传统陋习依然存在,特别是农村传统旱厕大量存在,脏乱差问题时有发生,与老百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符,也与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要求严重不符。

针对以上问题,从2018年1月开始,彭泽县正式启动农村“厕所革命——旱厕两年清零行动”,即用两年时间,到2019年底全面完成旱厕改造,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彭泽县不断创新工作推进模式,将厕所革命与城乡环境整治、卫生城市创建、精准扶贫工作、土地增减挂项目、农村交通便民工程相结合,统一规划、统筹推进、统一奖补,取得了明显成效。截至目前,全县已累计拆除旱厕35086座,改造农村户厕14549座,新建和改造城乡标准化公厕129座,陆续建成并投入使用。

彭泽县农村改厕成效显著  

与城乡环境整治相结合

一提到农村户厕,许多人的脑海中就会浮现出粪缸露天摆放、雨天污水横流的画面。随着彭泽县城乡环境综合整治行动的开展,农村户厕逐渐改变了脏乱差的状况。

对此,芙蓉墩五联村党支部书记伍宏霞体会很深。

“以前,家家户户都是旱厕,多与猪栏混建在户外,每年新媳妇来村里过年,看到厕所就忍不住恶心,但又不敢说,怕公公婆婆觉得是嫌弃。”伍宏霞说,去年全村通过厕所革命拆旱厕、改水厕、建公厕,如厕问题已不再困扰新媳妇了。

如今,芙蓉墩镇五联村家家户户已用上水冲厕所,村里还建有污水处理设施,厕所革命成果已初步显现。

据九江市政府副市长、彭泽县委书记严盛平介绍,厕所革命是城乡环境整治的一部分。一是拆旱厕与“拆三房”(空心房、危旧房、违建房)同步。针对农村旱厕大多建在室外,属于“三房”拆除范畴,彭泽县坚持“一拆到底、一室一厕、厕在屋内”的原则,运用旱厕改造补助的红利引导农民主动拆“三房”。目前,已拆除“三房”37.6万余平方米,改建3.7万平方米。二是拆旱厕与新农村建设同步。所有的新农村建设点旱厕必须全面清零,旱厕改造达标率必须达到100%,并在千人以上村庄和部分有条件、有需求的村庄建设便民公厕。三是拆旱厕与环卫市场化同步。在全县城乡全面推行环卫市场化,实行政府采购,实现垃圾清理和公厕保洁全覆盖。四是拆旱厕和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同步。厕所改到哪里,污水治理就推进到哪里。一般户厕全部建成三格式化粪池,并逐步推进村庄污水收集处理设施建设,目前已完成360个村庄污水管网建设和70个村庄污水处理设施。

针对农村旱厕改造,县财政安排2000余万元专项资金,按照每户650元标准,对农村旱厕改造进行以奖代补。对属于建档立卡的贫困户,在此基础上再增加350元。坚持“两补、两不补”,“两补”即对在规定时间拆除旱厕的,由县财政按照每户650元标准补助新建;对建档立卡贫困户、五保户拆除旱厕的,在财政补助基础上,由县扶贫办再统筹安排350元,达到每户补助1000元。“两不补”即对原新农村建设点遗留旱厕的坚决不补;对已享受国家改厕政策补助但旱厕未拆除到位的坚决不补。

在乡镇重要节点,由县里统一规划、统一图纸、统一出资,乡镇负责建设,打造一批标杆性农村公厕,带动乡镇公厕标准化建设。2018年,投入2250万元在城区新建公厕22座,投入300余万元在农村新建标准化公厕17座;2019年,投入1000余万元在城区新改建公厕23座。按照集镇所在地必须有配套公厕和千人以上村庄新建一座公厕的要求,再布局一批标准化公厕和便民公厕,县财政给予3-9万元补助,以后每年按照城市发展和群众需求再适当布局建设一批城乡公厕。

为加强组织领导,彭泽县成立了厕所革命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统筹推进厕所革命相关工作,县直各部门各司其职、齐抓共管,层层分解,落实工作责任,确保改厕任务落到实处。

干净如新的农村公厕  

与卫生城市创建相结合

“进了彭泽县,真是很‘方便’。”近两年,不少到彭泽县的外地人如此调侃。这其实是对当地如厕方便的夸赞。

为整合资源,推行共享,彭泽县还鼓励有条件的宾馆、酒店、超市、机关单位对内部公厕进行改造,制定统一的编号、标识牌,设置公厕导向牌,由县城管局进行授牌认定,并对外开放。同时要求新建楼盘、大型公共服务设施,必须配套对外开放的标准化公厕。为了让“方便”更方便,还采用APP让群众在最短时间内可以找到最近的公厕,以解燃眉之急。

“为了让厕所革命与创卫工作高度融合,一是按照2019年彭泽县创建国家卫生县城的要求,2018年城区所在三个乡镇已全部率先完成旱厕清零,新建户厕全部达标改造,并接入城镇污水管网。二是按照江西省厕所革命三年攻坚行动要求,彭泽县提出三年攻坚两年完成。三是创建国家卫生乡镇、省级卫生乡镇和园区、景区所在乡镇,农户旱厕率先清零,集镇公厕率先覆盖。”严盛平说。

据介绍,为了科学规划、精致建设彭泽县公厕,该县聘请了九江市城市规划市政设计院,编制了专门规划,把公厕建设纳入城市规划范畴,按照“两个10分钟、四个100%”如厕圈进行规划布局。

“‘两个10分钟、四个100%’是指城区及乡镇政府所在地公厕全面完成标准化新改建,基本形成步行10分钟左右如厕圈;农村国省干线公路车辆行驶10分钟有1座公厕。农村旱厕全面清零,无害化卫生户厕普及率达到100%;集中居住千人以上的村庄无害化卫生公厕覆盖率达到100%;旅游景区、乡村旅游点等旅游公共场所相应等级的旅游公厕覆盖率达到100%;火车站、汽车站、加油站等公共服务区域标准化公厕达标率达到100%。”彭泽县长邵九思说。

为加强督导考核,彭泽县厕所革命领导小组办公室不定期对厕所革命进展情况进行专项督查、明察暗访,对推进措施有力、工作成效明显的人员和单位实行奖励,对工作不力、进展缓慢的单位和人员进行问责。

田坝嘴新村生活污水处理工程  

与精准扶贫工作相结合

彭泽县把“厕所革命”纳入精准脱贫,作为主要指标进行考核。一是重点贫困村优先改造。对十个省级重点贫困村重点督导、率先突破,全部由镇村统一组织施工队、统一拆除、统一改建,目前已全部完成。二是精准贫困户优先奖补。对精准扶贫户改厕实行基本费用兜底保障,在县级每户650元补助基础上,由县扶贫办再每户增加350元,不足部分由乡镇政府兜底补贴,确保精准贫困户改厕一户不漏,优先享受厕所革命带来的便利。目前由县扶贫办统筹安排的2793户贫困户补助资金97.75万元先期发放到位。三是不具备改厕条件的建设共用公厕。针对少数贫困户室外旱厕拆除后,房屋原有结构又不具备改厕条件的,彭泽县整合奖补资金,追加补助资金,采取多户联建、共建公厕的方式,确保贫困户都能用上卫生厕所。目前已在11个乡镇19个自然村建设共用公厕23个,整合和追加奖补资金200多万元。四是驻村第一书记指导改厕。把农村旱厕改造技术指导作为驻村第一书记的重点工作内容,指导和帮助贫困户严格按照标准进行改厕。彭泽县多次组织召开驻村第一书记和帮扶干部旱厕改造技术培训会,并制作技术指导手册,做到改厕标准应知应会、精准指导。

“在此过程中彭泽县涌现出了一批先进典型,如荣获2016年首届全国脱贫攻坚奖贡献奖的王晓阳,曾是九江市一名基层检察院检察长,从2002年退休开始,就主动请缨驻点彭泽县贫困村帮扶,先后在江西省十二五贫困村先锋村、十三五贫困村康庄村驻点帮扶,这两个村在其精心指导下,率先在全县整村旱厕清零,村庄环境焕然一新。”彭泽县副县长帅中华说。

彭泽县“厕所革命”宣传栏  

与土地增减挂项目相结合

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也是农村厕所革命拆改旱厕过程中不可回避的重大问题。农村破旧房屋和旱厕拆除后土地权属有没有变化?怎么处置?农民十分关心。彭泽县高度重视,坚持“两个不变,两个用好”。

农民原有旱厕和“三房”拆除后,做到“两个不变”。一是土地权属不变。原是哪家的还是哪家的,并在村民理事会上予以确认,对于个别有需要的,还可以由村民理事会出具权属证明材料。二是土地性质不变。原为农村宅基地的,可以由村民按农民建房规划的要求,向乡村两级申请农民建房指标;原为农用地的,面积小的,鼓励农民积极平整复垦,建成菜园地或种上果树,成为农民自家的自留地。

“两个用好”即用好大块土地和连片土地。一是对农民原有旱厕和“三房”拆除后的大块土地,根据村庄特点和群众需求,由村民理事会牵头,采取无偿提供或适当补偿的方式,县乡政府给予适当补助,建设小广场或小游园,方便群众自娱自乐,改善村庄环境。目前,全县已建成类似的村庄小广场、小游园206个,政府提供补助资金3000余万元。二是农民原有旱厕和“三房”拆除后的集中连片土地,由县政府打包申报土地增减挂项目,既增加了土地复垦面积,又增加了建设用地指标。目前,已申报增减挂项目的空余土地有1500余亩,待批复后,既能有效化解建设用地不足问题,又能通过指标交易转让筹集厕所革命资金,缓解财政支出压力。  

与农村交通便民工程相结合

旱厕多的地方,多是交通条件较差的地方。彭泽县把农村厕所革命与农村交通便民工程相结合,按照2020年村村通公交的目标,旱厕向前改,道路向前推,让如厕方便与出行方便相统一。

在道路升级上,这两年彭泽县在建的有9个县道升级和16个乡道拓宽改造项目,共投入资金3亿多元;投入资金3000多万元,完成98公里村级道路提升。预计到2020年底,全县所有行政村全部实现道路可通公交,所有自然村全部达到道路硬化标准,所有农户全部实现户户通水泥路,彻底告别“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的历史。

升级道路是基础,配套完善是核心。彭泽县把候车亭建设作为村村通公交的配套工程,作为农村厕所革命的延伸项目,科学规划,精致建设。在县道和乡道沿线布局一批复古的木质便民亭,改造一批老旧候车亭,兼具休息和候车功能。同时,按照开车10分钟有一座公厕的要求,部分便民亭还配套建设了高标准的旅游公厕。目前,全县已改造和新建30个便民候车亭,配套公厕5个。下一步还将按照村村通公交的要求,进一步向村道延伸,使之成为农村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此外,彭泽县注重美丽环境向美丽经济的转变,通过对沿路村庄的环境整治,特别是部分有条件、有特点的村庄,鼓励按照农家乐旅游标准,整治农村环境,率先整村推进旱厕改造,同时挖掘民俗文化,推出民俗项目,吸引城里人到农村体验休闲。

“目前,已在沿路打造对外开放的农家乐旅游村庄20个,全部完成旱厕清零,还新建旅游公厕 21个,美丽村庄变成美丽风景,又转化为美丽经济。如马当镇老三房自然村打造原生民俗村,春天看百花、夏天吃龙虾、秋天抓螃蟹、冬天踏雪景,2018年开放后接待游客近5万人次,吸引10家农户利用自家房屋开办农家乐,每家年平均收入可达十万元。”帅中华说。

未来,彭泽县将大力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厕所革命,基本实现“数量充足、分布合理、查找方便、管理有效、文明如厕”的目标,着力解决群众身边的“方便”小问题,为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好坚实的环境基础。

江苏高邮市:与爱卫工作统筹推进 共促卫生健康

高邮地处江苏中部里下河地区,因秦王嬴政在此筑高台、置邮亭而得名,其境内高邮湖,属淮河流域,为江苏省的第三大湖。自2006年以来,高邮市连续13年将农村改厕等爱国卫生工作列入民生幸福工程“一号文件”。市卫健委统筹协调,乡镇卫计办具体组织实施,卫生院负责技术支撑和质量管理,把农村改厕工作与爱国卫生运动有机结合起来,在广大乡村持续掀起厕所革命,引导广大群众形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目前,全市已完成农村无害化卫生户厕改造187275座,普及率从2005年的22.49%提高到97.12%,被评为国家卫生城市。

高邮市三垛镇南丰村改厕后 

幸福工程 与爱卫工作统筹推进

在高邮市三垛镇南丰村村民莫祥生家,卫生间干净整洁,屋后砖砌三格式化粪池也十分规整。据莫祥生介绍,改厕后不仅不像原来蚊虫乱飞,第三格的肥水还能用于房前院后的小菜地。像莫祥生家一样的厕所,三垛镇已经改了20754座。

市爱卫办的同志介绍说,粪便中含有对人体健康有害的病原体。如未经有效的无害化处理,这些病原体就会通过不洁净的手、蝇虫携带等多种传播途径,污染人类赖以生存的食物和饮用水,引起痢疾、伤寒、寄生虫病、副伤寒、霍乱及病毒性肝炎等疾病。而建设无害化卫生厕所是从源头去控制此类疾病传播的关键,一是可以防止蝇蛆滋生,阻断苍蝇等病媒携带病原体污染食物;二是防渗漏的设计,可以防止粪便污染地下水体;三是可以改善人居环境,补齐影响群众生活品质的短板,提高居民的生活幸福指数。

高邮市改厕工作起步较早,早在20世纪60年代,爱国卫生运动“两管五改”就有改厕,“两管”指的是管理饮水和管理粪便,而“五改”指改良水井、厕所、畜圈、炉灶和环境。进入本世纪以来,高邮市继续抓好改厕工作,2006年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农村改厕工作的实施意见》,自此每年制订《全市爱国卫生工作要点和目标任务分解表》,将农村改厕等爱国卫生工作目标任务列入与各乡镇政府签订的目标管理责任书,纳入乡镇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考评。市卫健委将农村改厕等爱国卫生工作纳入乡镇卫计办、卫生院年度目标考核和绩效考核内容。明确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园区管委会是实施农村改厕工作的责任主体,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负责农村改厕技术指导和质量管理,确保“标准、职责、管理、督导”四到位。

2018年8月,高邮市召开了一次特别的会议,来参会的是有改厕任务的4个乡镇党委书记。根据爱卫办改厕通报,这4个乡镇推进改厕进度稍有落后,此次会议就是专为督促改厕进度而开。

“不解决桥或船,过河就是句空话。”据了解,在改厕过程中,市卫健委、爱卫办发挥统筹协调作用,定方案、重培训、强督查,对全市改厕的进度情况都“了如指掌”。开展不定期督导,不打招呼,逐个量尺寸、看管道、查质量,面对面指出问题、督促整改,并定期在全市通报,对进度慢、不达计划进度、质量不达标的乡镇向市政府分管领导汇报,召开专题会议,由乡镇表态落实整改措施和计划,再继续跟踪督查,保证各乡镇改厕任务按时按量完成。

新疆新源县相关工作人员参观高邮市车逻镇改后的农家新厕所 

爱卫当先锋 抓好群众发动和资金保障

厕所改得好不好,群众认可是关键。乡镇卫计办的干部们在改厕过程中碰到过不少软钉子。80多岁的车逻镇闸河村村民袁达山家里就老两口,卫计办干部去动员改厕时,老袁先是说按传统风俗,动土得清明或冬至,到后来怎么劝也不肯改,找来本家侄子说和也不行,村里其他人也都在观望,改厕工作因此卡了壳。

为打破僵局,干部们多次去他家走访,看到家里电视坏了帮着修修,房顶漏雨了上房看看,又帮着把家里旱厕的粪污都清理了,还带着他去厕所已改好的村子参观,最终感动了老袁,“干部是挂心我的。”改厕后他感慨道:“想不到厕所改这么好,这么干净。”

打通了“隔心墙”,农民改厕工作得以顺利推进。为更好地发动群众参与改厕,高邮市在乡镇一级搭建了四个平台。一是立体宣传平台,让群众明白改厕受益主体是农户自身。每年印发宣传资料,通过广播、电视、报纸、手机、网站等平台,将农村改厕的重大意义、优惠政策、实施办法等向广大农民作细致宣传,让群众充分了解这项惠民工程,引导他们自觉主动参与改厕。二是健康知识普及平台,解答群众对于改厕的困惑,组织编写《农村改厕好处多》《改厕建设与使用须知》等材料,发放给广大农户。同时,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讲座,面对面向群众答疑解惑、宣传政策,切实统一广大农户的思想认识。三是典型示范平台,引导群众了解改厕项目,每年召开农村改厕现场推进会,组织观摩改厕项目,集中表彰一批典型项目村,实现典型引路、标杆带动。在此基础上,在每个项目村高标准打造一批改厕示范户,组织基层干部群众实地参观,邀请改厕户现身宣讲,进一步消除认识误区,打消各种顾虑。四是思想动员平台,发动群众积极参与改厕行动,实行村包组、组包户的模式,第一时间化解矛盾,在充分尊重农民意愿的前提下推进改厕工作。

推动农村厕所革命,资金保障是关键。为减轻农民群众的改厕负担,高邮市镇两级财政逐年提高农村改厕补助标准和工作经费。2015-2018年全市共筹措农村改厕资金2603.1万元,其中财政投入2138.7万元、村集体投入303.6万元、个人投入160.8万元。每年还对农村改厕进度快、质量好、经济基础薄弱的项目村按每户100元标准予以补助。各乡镇也落实经费保障,对三格式化粪池和四格式化粪池分别按每户不少于200元和400元落实配套资金,同步安排了相应工作经费。不仅如此,高邮市还将农村改厕纳入健康扶贫内容,对贫困家庭改厕再给予2000元补助,将厕所建在室内或院内、通水通电、安装便器,极大地改善了贫困户的生活条件。

为用好改厕资金,高邮市出台了《农村改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和《关于重申农村改厕工作相关纪律的通知》,实行专账管理,封闭运行,专款专用,严格执行招标采购制度和改厕年度项目审计公示制度,防止弄虚作假现象发生。卫健委、爱卫办、财政局联合对农村改厕项目组织实施、资金使用和经济社会效益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和跟踪,做到“钱、账、户、厕”四个一致。

农户家改造后的厕所  

强化技术指导 严把改厕质量关

厕所革命,质量是生命线。为把好质量关口,高邮市发挥乡镇卫生院技术支撑作用,严格按照江苏省《农村无害化卫生户厕技术规范》要求,在改厕前、中、后期,全面加强现场指导。

在改厕前,乡镇卫生院干部走进每一个自然村落,深入农户家中开展调研,寻找适合当地的户厕和公厕改造模式,充分尊重农民群众的意见,制定厕所改建技术要领。

在改建过程中,乡镇卫生院安排专人对辖区内的项目村不间断进行现场督查,对施工质量、建设进度和厕具产品供应情况等进行严格把关,对施工中出现的质量问题及时纠正,确保进度和质量。

在厕所建成后,采取逐级考核的方式进行验收。首先,由各乡镇政府卫计办组织人员逐户初检,乡镇卫生院对改厕质量进行严格把关,并规定“五个不合格”,即:三格式化粪池尺寸不达标、内外粉刷不到位的;不安装便器、管道的;不接通水的;盖板不是两大两小的;旧厕不拆除的都不算合格的厕所。结果上墙公示,在盖板上喷绘建造年月和编号后,由乡镇政府向市爱卫办提出验收申请。市爱卫办根据申请,采取每村必查、每户必到、化粪池盖板必开的方法,进行全面考核验收。验收不过关的,下达整改通知书,整改到位后再进行二次验收。改厕补助资金及工作经费均由卫健委账户拨付到乡镇卫生院,经验收合格后再由卫生院拨付到项目村,避免资金被挤占挪用。

如今,高邮农村每家厕所的化粪池盖板上都印有唯一编号,村民赵正桃表示,如果改后的厕所不满意,或出现了问题,直接向村里或卫生院反映就可以。


logo

Copyright©2022 Neusoft. All rights reserved.

1点击右上角···
2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