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上金普

金普新区保税混矿"拿下"多个全国第一

2020-09-17 17:19

7月末,“皇家荣耀”轮靠泊新区矿石码头,在完成8.6万吨保税混矿产品装船作业后,启程前往韩国唐津港,成为辽港集团今年作业的第三条韩国保税混矿转水船舶。截至目前,辽港集团在实现业务回流的同时,赢得国际中转量等国内保税混矿业务多项第一。

大连自贸片区成立以来,以服务国家战略、构筑重要载体为己任,紧紧围绕“形成面向东北亚开放合作的战略高地”的战略定位,以制度创新为核心,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助力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和辽宁“一带五基地”建设,全面打造出了新时代改革开放的新高地。而作为国内首个开展保税混矿业务的港口,新区矿石码头及码头企业近年来紧抓自贸便利,不断提升服务水平和操作效率,实现了混矿业务量的持续上扬。

面对压力 积极博弈

据介绍,受今年新冠病毒疫情影响,全球钢材需求锐减,日韩钢厂纷纷缩减产能,导致铁矿石需求大幅下降。加之国内具备接卸40万吨矿船能力的码头不断增多,混矿产品的国际中转市场呈现出“群雄逐鹿”的局面。面对愈加激烈的市场竞争,辽港集团作为国内最早开展混矿国际中转业务的企业,始终注重服务质量和效能的提升,充分发挥业已形成的40万吨矿船基本港、混矿作业服务品牌等优势,深化与国际知名矿山、贸易商合作,全力参与到存量市场的博弈竞争中,为韩国混矿中转业务的回流、拓展业务增量奠定坚实基础。

“作为混矿国际中转业务的目标市场之一,韩国客户对混矿产品的质量和港口服务有着近乎严苛的要求。”辽港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凭借领先的混矿作业效率和品质,大连港散杂货码头公司今年以来成功争揽到多艘韩国混矿转水船舶到港作业,为混矿国际中转业务带来24.2万吨增量。截至目前,矿石码头今年累计完成淡水河谷保税混矿国际中转量近400万吨,位列全国港口第一。

提升实力 把握市场

“作为东北地区对外开放的海上窗口,辽港集团今年以来在有效应对疫情影响的同时,还充分发挥大连港口在稳外贸、保畅通、促增长方面的功能与作用。”辽港集团相关负责人称,为进一步做大做强保税混矿业务,辽港集团今年以来以市场为驱动,超前研判,积极推进力拓矿业混矿试点,开发了东北腹地及环渤海区域铁矿石人民币贸易与中转业务、“多国别”混矿新商业服务模式,通过不断提升发展实力,把握了市场主动权与主导权,实现了市场、货源的双稳定、双丰收。

今年上半年,新区矿石码头便累计接卸40万吨超大型矿船20艘次,完成混矿原矿进口量超500万吨,同比增长近三成;完成保税混矿作业22批次,创历史同期新高。据悉,自2016年开展保税混矿业务以来,矿石码头已累计完成保税混矿业务量4400余万吨,其中国际中转量超2300万吨,两项数据均居全国首位,混矿质量、客户满意度评估稳列全国三强。

自贸便利 助力发展

“大连自贸片区成立以来,坚持以制度创新为核心,较好地发挥了新一轮改革开放‘试验田’作用,为助力辽宁自贸试验区建设成为提升东北老工业基地发展整体竞争力和对外开放水平的新引擎作出积极贡献。”据自贸办相关负责人介绍,自新区在全国首次推出“保税混矿”监管制度后,有力推动了混矿业务发展,此举不仅使“海外矿山”向中国口岸前移,更实现了铁矿石由单纯进口向转口贸易的华丽转身,而“保税混矿”也顺利入选了国务院第四批改革试点经验,该创新案例不仅解决了企业生产经营中的难题,也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粮食安全发挥了积极作用。

下一步,大连自贸片区还将继续完善监管制度、提升海关信息化监管水平,打造快捷高效的通关流程,助力大连打造东北亚大宗商品集散中心。并以完善口岸综合服务功能为重点,全面提升大连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能级,加快建设具有国际市场竞争力的开放型产业体系,为东北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提供动力支持,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和引领东北亚区域开放合作,积极探索大连自由贸易港建设,为大连港城发展注入愈加强劲的活力。(文/记者 王敏 通讯员 臧永亮 图/摄影记者 朴峰 通讯员 钟永刚)


logo

Copyright©2022 Neusoft. All rights reserved.

1点击右上角···
2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