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上金普

乡村振兴结硕果 红梨丰收红利多

2023-09-25 11:24


眼下,正是秋梨的丰收季,也是吃梨的好时节。记者在杏树街道李屯村梨园看到,在辽南地区罕见的红梨一颗颗沉甸甸地挂在枝头,鲜艳的皮色不禁让人垂涎三尺。红梨果大、型正,入口酥脆多汁,果肉雪白细腻无渣,皮薄核小、清甜芳香。近年来,李屯村以红梨种植业为抓手,整合土地资源,壮大集体经济,推动农民共同致富。在这里,乡村振兴的道路越走越宽。

壮大集体经济

实现共同富裕

李屯村位于杏树街道西北角,有农用地4320亩,其中,一般耕地300亩、基本农田4020亩。李屯村党总支部书记王全会告诉记者,按照规定,基本农田是不允许发展果树种植,如何利用好这300亩耕地,就得动脑子、想办法。

经济种植项目前景广阔,但需要投入大量的资源,面对困难,王全会没有退缩,和技术员反复外出考察,在发现陕西的红梨种植前景可期且符合李屯村发展实际后,王全会找到本村的一个“种植大户”,协商合作种植红梨。洽谈后,双方一拍即合。2015年,村里引进了第一批苗木。经过3年的驯化,到2018年,陕西的红梨终于适应辽东半岛的气候、土壤和水质,在李屯村扎住了根。

2019年,新的机会来了,村里争取到“壮大村集体经济组织项目”,得到80万元的发展资金。借助这笔资金,村委会流转并整理出100亩左右的农用地,作为集体梨园,种植了7000余棵红梨苗木。当年,李屯村注册“大连苓红农业专业合作社”,社员41余名。

村委会的工作人员给记者算了一笔帐,以红梨盈收50万元为例,扣除10%的公积金、5%的公益金、“种植大户”同合作社交易额比例返还25.5万元,全体股民可参与“分红”金额为17万元。按照1000元/股计算,41名合作社成员共计860股,其中,村集体784股、村民76股。按照这个比例分红,村集体收入超过了15万元,村民们得到实惠。红梨种植壮大了李屯村集体经济,也让村民们看到共同富裕的希望。

开创“飞地农业”

扩大种植规模

红梨种植项目在引进之初面临着土地资源不足的难题。解决不好,村集体就算是抱着最先进的红梨种植和维护技术,也很难继续发展。而如今,李屯村的红梨种植面积却从80亩发展到970亩。这么多土地是从哪里变出来的呢?答案就是“飞地农业”。

李屯村走出了自己的“飞地经济”之路,就是向外村、外区(外县)拓展红梨种植面积,借“飞地”扩大红梨种植规模。目前,李屯村红梨种植面积中,村外是村内的两倍多。李屯村牵头发展的970亩红梨种植面积中,有大约67%位于村外“飞地”。其中,杏树街道涉及4个村、占30%,普兰店区涉及3个区域、占22%,长海县占15%。通过“飞地农业”,李屯村走出了一条有效化解村级土地资源不足难题的创新之路。

依托“互联网+”

坐稳红梨产业

2019-2021年,红梨连续三年增产,但销售增幅、盈利均不大。2022年,产量、销售额、盈利额出现了飙升。原因很简单,红梨是新品种,市场认知度不够。村里只能掌控果树种植技术资源,但缺乏同市场沟通的资源,包括人才、资金、品牌包装等。前3年,李屯村红梨基本上采用传统的自销方式。要么靠小贩到地头抓货,要么靠村里组织参加各类农业大集、农产品展览会,也聘请过营销中介机构帮助包装倾销、尝试过电视直销平台,但成效都不明显。

2022年,红梨大幅增产已成定局。王全会使用了最后的“杀手锏”——快手网红电商直销。通过“互联网+”的销售模式,红梨销售终于走出“拐点”。网红直播,为红梨销售带来稳定的消费群体,热销局面持续升温。通过借助“互联网+”方式,城乡之间、买卖之间、农民与消费者之间终于实现了“手牵手”。红梨产业终于在大连地区坐实坐稳。

今年,李屯村红梨产量比去年还要好,销售环节的突破性成果让所有人都看到红梨种植业的美好前景,村民们说,现在的生活就像红梨一样甜美。


文/记者 王晓璐

通讯员 徐军

图/摄影记者 李春一


logo

Copyright©2022 Neusoft. All rights reserved.

1点击右上角···
2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