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上金普

生态农业显成效,蔬菜大棚绿意浓

2023-12-08 09:31

冬天的寒意越来越浓,可在新区的蔬菜大棚内却暖意融融,农户们忙着生产,一片繁忙景象。杏树街道沙家村是新区最大的蔬菜生产基地之一,也是大连市的重要“菜篮子”之一。目前,沙家村拥有蔬菜温室大棚2800多亩,棚内全部定植投产,涉及农户258户,带动劳动力就业500多人,平均年产量达1.2万多吨,形成初具规模的各种叶菜品生产基地。下面,跟随笔者脚步一起去看一看。

调整结构带动村民齐致富

沙家村地处丘陵,地表水水质清澈、甘甜,适宜各种作物及水果生长。多年前,沙家村村民经济收入来源以农业为主,村民只种玉米,农作物单一,经济收入非常有限。近年来,沙家村两委班子针对本村人口少、耕地面积大、村民朴实能干等特点,紧紧围绕带动村民增收致富,大力宣传调整产业结构,丰富农业生产品种,大力发展经济作物。同时,鼓励和扶持外来租地的种植大户发展经济作物种植,通过典型引领,帮助当地村民转变种植观念,解决就业问题。

自2013年3月以来,沙家村发动村民调整土地建设蔬菜大棚,将村民手中的土地统一征收起来流转到村委会,期限至2028年,按照每年每亩600元价格付给村民,村民还能到大棚里打零工挣钱。再加上新区农业部门的建棚资金补贴的扶持,使村民的收入比往年有了明显提高。村委会把回征的土地进行统一规划,建设全钢架结构温室蔬菜大棚,还把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全部配套到位。按照每户1个温室配2-3个冷棚的比例,每户占地面积约8亩左右。很多建大棚的村民家中资金有限,对此,村委会积极协调银行贷款,筹措资金上百万元。截至目前,沙家村蔬菜温室大棚棚区投入资金达6000余万元,棚内每亩年净收入达2万元以上。

笔者在一个大棚内看到,生菜、小油菜、芹菜、小葱、苦菊等叶菜绿油油的一片,葱与葱之间有笔直的网。据相关负责人介绍,这样做是为了防止其倒伏。这里一年四季都可以生产,拥有6亩地的农户一年的收入就能达到10万元左右。

“我们村始终把发展蔬菜放在产业结构调整第一位,如今大家看到了实实在在的效益,有更多村民愿意加入到大棚蔬菜种植的行列中来。”沙家村党总支书记姜苹这样说。

以绿色发展推动乡村振兴

沙家村两委以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严格控制化学农业生产方式,在保障村民收益、保证食品安全、保护辖区生态资源可持续发展等方面收到良好成效。

沙家村土壤含沙量较高,适应块根类农作物生长。因此,沙家村推出花生和地瓜为主打农产品,全村花生经营面积共计2000亩。为防止土壤板结、水土污染、大规模病虫害,自2018年起,沙家村村委会便通过行政管理、村规民约等手段,严禁花生种植过程中使用化肥、农药等化学制品。凡是不遵守规定要求的,坚决取消其经营权。村委会还大力倡导积极推广间作、休耕、使用农家肥、生物除害等传统耕作方式,有效保证了花生的产量和质量。

沙家村的地瓜种植同样遵循生态环保要求,选自山东的优质“烟薯25”黄沙瓤品种,施用自行堆沤的农家肥。为解决不打药地瓜无法长时间保存的难题,村委会连续多年,反复研究时令节气和传统生产方式之间的关系,今年突破性地开展提前一个月收获的试验,从目前情况看,效果不错。

沙家村坚持用生态、可持续的方法开展农业生产,不仅保证了村民和集体的经济利益,也有力地保护了本村的生态环境。2020年以来,该村辖区内的河流、水塘、土地、沟壑从未出现过环境污染问题,实现了以绿色发展推动乡村振兴。


文/王晓璐

图/李春一 

通讯员 徐军 杜冲

logo

Copyright©2022 Neusoft. All rights reserved.

1点击右上角···
2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