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上金普

他们是心怀“百万人”的“高山红”—— 一篇来自辽南之巅的日记

2024-02-02 13:15

2023年12月12日上午8点半,金普新区融媒体中心的一辆采访车驶上了辽南第一高峰——大黑山。雪后的大黑山,白雪皑皑,车子在山路上缓慢爬升,从海拔108米的卑沙城门到550米的山顶平台,没有笔直的坡路,只有10道盘旋向上的、接近400米高度差的“几”字弯。车里坐着的是即将到山顶发射台接班的值机队员葛相海、杨海山和负责交接管理的站长王敏战。他们紧张地盯着窗外,时刻关注周边路况。大黑山以陡峭著称,许多登山爱好者喜欢在这里挑战极限,而作为发射台值守的工作人员,每次上班都要经历这样的“挑战”。

经过“爬行”,车子停在了海拔550米处的平台,接下来是更为陡峭的100米,需要搭乘索道才能到达位于海拔663米的山顶发射台。很难想象在改造之前,这100米的山路只能靠双腿来攀登,物资和生活用品需要肩背手扛才能到达山顶站点,而这样的路他们一走就是40多年。

 9:30  抵达

一份记有特殊编号的交接表

到达站点放下物资,王敏战开始传达单位最新动态,协调两个班组交接任务。随后,两组值机队员在《值班交接班记录表》上签字完成交接。和往常一样,葛相海在确认一栏中签下37号,这是他在发射台的编号。值机队员编号从1983年建站时启用,每个编号对应一名值机队员,按来站先后顺序,从1号王东风,如今已延续到42号。41年来,42个编号见证着几代人的薪火相传,既光荣又意义非凡。

清理卫星信号接收器上的积雪

9:40  巡查

再高的塔也可以如履平地

交接结束后,葛相海和杨海山换上防辐射服,开始值机任务。杨海山来到值机台前的一排大屏幕监看信号接收数据。屏幕画面是发射台负责接收和转发的44套电视频道和广播频率数据,每一项数据都是以秒来计算,需要值机队员格外细心。另一边,葛相海开始在发射台外检查户外设备,发电机、接收器、发射塔以及设备管线等,这些都是每天必须检查数次的内容。

发射台所处的大黑山是一道天然屏障,阻隔着黄海和渤海之间的风和水汽。在山顶,一年有300天都在刮着大风,海风中的水汽夹带着的盐分使金属设备易受腐蚀,这就需要值机队员要经常到户外检查设备状态,因为有一颗螺丝脱落都可能会造成严重后果。望着40米高的主发射塔,葛相海说:“算上这塔尖,发射点到地面足足有700米高。为了防止发射塔在气候、地质等灾害中倒塌,其设计有一定的摆动空间,这也容易造成螺丝脱落,今年夏天我就遇到了这样的意外状况。爬上塔身维修时,看着山下芝麻粒大的汽车,着实令人心生恐惧,但心里想着任务,再高的塔也可以如履平地。”

40米高的主发射塔

10:30  机房

做一名心怀“百万人”的广电人

巡视完毕,葛相海来到位于监控大厅后面的机房,这里有发射机组、配电箱、备用电池等重要设备,肩负着转播和发射信号的重要任务。一旦设备有异常,就会影响到超过160万人收听、收看广播电视节目。机房内,机器轰鸣作响,葛相海每次都会耐心查看各个设备上的数据并记录在本子上,如果发现数据波动较大就要第一时间排查隐患,确保安全播出零事故。检查过后,葛相海关上机房门,噪声戛然而止。他说:“在经费有限的年代,机房和监控室设在一起,机器轰鸣,噪声不断,值机队员备受困扰。那时候监控室条件简陋,冬天漏风寒冷,夏天潮湿难耐,偶尔还会有墙皮掉到脸上。2021年在中心领导的高度重视下,发射台完成了升级改造,我们的工作环境得到了质的提升,监控大厅干净明亮,消音门解决了噪声问题,大厅一侧还增设了卫生间、图书室,我们可以全身心地投入工作,同时也丰富了业余生活。”

“当时这么艰苦的环境,有没有想过换个岗位?”对于这个问题,葛相海说:“刚来的时候曾有过,但身为一名党员,就要有钉钉子精神,别人不能干的我来干。作为一名广电人,要心怀‘百万人’,这是使命也是责任。”一旁的杨海山补充道:“国家需要的,我们就应该义无反顾地去做,这也是我们退役军人的本色。”2023年8月18日,大黑山发射台设立“高山红”党员值机岗,这里有退役军人5人、党员6人。正因有红色基因的传承,让发射台上的每个人都更具使命感。

11:30  “据点”

投喂山猫成为一项日常

中午,一声清脆的哨响,午饭做好了。葛相海看着窗外的小猫笑着说:“可别小看了这些小猫,他们可是我们的好帮手。以前山上经常闹老鼠,啃咬设备线路,久而久之就成了安全播出的一大隐患。自从投喂了山猫,它们便把这里当成了一个‘据点’,猫来了老鼠没了,慢慢地投喂山猫也成为了我们的一项日常。”

13:30  警报

过硬本领应对每天的考验

下午,每小时一次的巡查开始了。正在这时,值机台上的警报响了,原来是电台周二的停机维护触发了警报,虽然每个周二都会经历一次,但值机队员还是会严阵以待。杨海山和葛相海认真地检查着每一处数据,没有一丝怠慢,一项项确认后,排除警报。

除了每周二的例行维护,每当遇到暴雨、暴雪、雷电等极端天气,都是对设备和值机员们的一次考验。2022年7月,金普新区迎来强降雨天气,发射台发电机房出现雨水倒灌情况,值机队员滕人毅和孙世杰用水盆持续排水四五个小时,直至雨停;一次停电,值机队员何伟需要下到一楼旁边的机房启动发电机,但雨雪将门冻住,无法打开,他见状立即从二楼窗户跃下,强忍疼痛,第一时间恢复了供电,保障设备正常运行……字字千钧,秒秒政治,天天“考试”,值机队员们以千钧责任承担使命,以过硬本领应对每天的考验。

17:00  游客

耳听六路眼观八方

傍晚,夜幕降临。通过监视器画面,杨海山发现有一中年男子在发射台附近徘徊许久。经询问,原来是一名登山客迷了路,葛相海耐心地为其引路。送走了游客,葛相海说:“这里经常会遇到迷路的游客,今年夏天,有一群大学生为了看日出,在山腰处搭起了帐篷,他们住了一晚上,我也盯了一晚上。一是要保证发射台周边安全,二是担心这些孩子们的人身安全。”“巡查工作不单是查看设备,还要关注人,尤其是晚上,要警惕有人恶意破坏发射台设备、私搭非法基站等行为,我们工作时要耳听六路眼观八方。”葛相海笑着说。

21:00  交接

每名值机队员都要经历寂寞

吃过晚饭已经是19点了,葛相海把电视调到《新闻联播》,这是他关注时事的主要方式。看过新闻,他便回到了空间不大、但十分温暖整洁的宿舍。他脱下外套,叠好放在床头,这样可以确保遇到突发状况第一时间回到岗位。窗外是万家灯火璀璨,房间里却非常安静,安静得能听到时钟秒针划过的声音。时间来到21点,走廊里,每一个脚步都特别清晰。在值班大厅,葛相海与杨海山交接完毕,正式开启了夜班模式。

相较于白班,夜班显得更加寂寞,值班大厅内能够清晰地听到寒风呼啸的声音。葛相海一个人坐在值机台前,监看着每一项数据,这是每个值机队员都要经历的寂寞。新冠疫情期间,多位值机队员相继被感染,面对发射台人手短缺的困境,葛相海连续半个月坚守阵地,原本准备3天量的蔬菜吃光了,就吃咸菜、土豆,妻子和孩子病了,他只能用微信问候。为了百万人的收听、收视,值机队员们忍受着常人不能忍受的寂寞和苦楚。

巡查设备

4:00  满足

迎着即将升起的朝阳

凌晨4点,广播开启了新一天的直播,电视新闻频道也开始播放新闻,居民家中的灯火陆续点亮,马路上的车子也多了起来。迎着即将升起的朝阳,葛相海与杨海山再次完成交接,他俯视着山下袅袅炊烟和万家灯火,心里满是欣慰。正如《醉翁亭记》中“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一样,看到千家万户因收听、收看精彩节目而轻松愉悦的时候,每个广电人的心中是无比的欣慰和满足。冉冉的红日从海平面升起,照得大黑山泛起了一层金色,在晨光的映衬下,值机队员的身影愈发伟岸。


文/图 宋子光

logo

Copyright©2022 Neusoft. All rights reserved.

1点击右上角···
2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