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上金普

金普“龙”人的春节记忆

2024-02-18 09:15

春节,这个深深植根于中国文化的盛大节日,承载着无数人的情感与回忆。对于我们来说,春节不仅代表着岁末年初的团圆与祝福,更留给了我们无数难忘的记忆。在春节长假期间,本报报道团队采访了多个属龙的金普人,通过他们的讲述,将这些珍贵的记忆碎片一一串联起来,带领大家重温那些温暖时光。

1964年的杨丽: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杨丽(右)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过年了,家家户户都贴上红彤彤的“春联”,表达过年的喜庆以及美好期望。

生于1964年的杨丽是三十里堡街道民安社区居民。春节贴春联,过年送祝福。杨丽说,她的春节记忆尽在春联中。在她的记忆中,每逢春节,总是要去商场买印刷好的成品春联,在大年三十的上午,一家人用打好了的糨糊和工具将春联贴在门上,充满了欢声笑语和喜庆色彩。而今年最令她难忘的,莫过于在社区举办的“写春联”活动。活动中,书法老师亲自教居民们写春联。“我在一旁好奇地瞧着,试图模仿他的每一个动作和笔画,墨香与红纸的结合,让我感到无比的欣喜。虽然我的字迹歪歪扭扭,但每一笔、每一划都凝聚着我的情感,它是独一无二、无法复制的。”杨丽说。

1976年的王新雪:

变多了的压岁钱,不变的“年味儿”

“小时候,进入腊月就天天盼着过年,因为过年就能穿新衣、吃好饭。还能收到父母的压岁钱。浓浓的年味和满满的仪式感,令人难忘。”1976年出生、家住七顶山街道拉树山村的王新雪回忆小时候过年的情景无限感慨。

王新雪是土生土长的拉树山村人。她回忆说,小的时候,父母都在生产队参加集体生产劳动,平时记工分,年终参与生产队分红。那时全村只能种庄稼,收入差,年终能分到几百元钱就算村里的富裕户了。可不管赚多赚少,给孩子们发压岁钱是不能省略的环节。“虽然只有一两块钱,却能让我们高兴很长一段时间。”

1998年,王新雪结婚了,那时土地承包到户,村民有了经营自主权,大家开始发展大樱桃种植业,收入也逐年提高。“俺家的17亩大樱桃,去年收入了60多万元。生活富裕了,各家过年给孩子们的压岁钱也逐年提高,从几千元到1万元不等,甚至更多。压岁钱作为一种民间习俗,是过年不能缺少的环节,也体现着长辈对小辈们的祝福。”王新雪说。

1988年的姜曼鸿:

南北的年夜饭,桌桌都是幸福的味道

1988年出生于金州区的姜曼鸿(化名),如今远嫁到福建泉州。“来到泉州吃的第一顿年夜饭,我就惊呆了,早就听说南北饮食差异比较大,于是做足了心理准备,但是到了吃年夜饭时还是懵了。”说起北方人的年夜饭桌,怎么都逃不开“大”和“多”。容器大、菜量大,这种“大口吃肉,大口喝酒”的豪迈,在年夜饭的餐桌上体现得淋漓尽致。“小时候,妈妈告诉我辛苦了一年,过年要拿出来最好的东西,犒劳自己。”她笑着回忆说。

嫁到泉州的第一个春节,姜曼鸿给母亲发了年夜饭的照片,母亲当场就打来了电话。“因为南北饮食文化的差异,南方的年夜饭非常精致,但菜量不大,我妈妈看到桌子上没有饺子、没有大盘的猪肉,只有几盘鸡鸭,而且以辣为主,怕我吃不饱,很心疼我。我就告诉她,入乡随俗。其实婆婆也很照顾我,平时也会做东北菜给我。今年我工作比较忙,就没法赶回家过年,很想念爸爸妈妈,过几天我就休年假回家看望他们。”她表示,远嫁之后发觉,年夜饭并不只是满足口腹之欲,而是能和一家人在厨房一起准备年夜饭的团聚快乐。

1988年的周新川:

过年拍张全家福,留下“团圆”的印记

“我小时候淘气,爱撕东西,全家福都被撕两半了。后来懂事了,特别后悔。曾经和爸爸妈妈说过重新照全家福,但是他们都说不用了。今年是我的本命年,我想给爸妈一个惊喜——带他们去拍全家福,也算是弥补当年的遗憾。”

在金普新区的一间影楼,周新川(化名)的爸妈坐在“C位”,小周和妻子抱着孩子坐在两侧,摄影师帮一家人摆好姿势,随着“咔嚓”声,“全家福”就这样定格下来。“全家福在,心在,爱在。”看着新出炉的全家福,周新川笑得一脸幸福。

过年照全家福,既是一种传统文化,也寄托一家人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后每年春节我都会带全家来照全家福,让这个寄托着祖辈美好希望的传统,代代相传,绵延不休。”周新川说。

2000年的宫宇、李靖昱:

“搞事情”的好闺女,给爸妈包红包

“我装好了,你呢?”“好了,还得写两句祝福的话。”在先进街道天诚社区工作的宫宇和李靖昱是同龄人。春节前,二人特意到银行换了崭新的百元钞票。“发红包一定要用新钱,既体现出我们的诚意,也希望在新的一年,能给爸爸妈妈带来新的好运。”

宫宇和李靖昱都是金州人,之前素不相识,但来到天诚社区后,二人“一见如故”。“今年我们都转正了,成了正式的社区工作者,就商量着过年用自己的工资给爸爸妈妈发红包。”宫宇说,小时候过年,每次拿到爸爸妈妈给的红包就满心欢喜,因为有压岁钱了。后来才明白,钱是其次,红包里满满的都是爸爸妈妈的爱。李靖昱表示,发红包是中国人过年的必备环节,大多数都是长辈给晚辈包红包,体现出一份关爱、一份祝福,现在自己有了正式工作,领到了工资,一定要对爸爸妈妈表示这份感恩之心。

2000的苍泓宇:

记忆里的拜年仪式,是代代相传的情感传承

拜年不只是一场单纯的仪式,更是一场“暖意”邂逅,是一份代代相传的情感传承。“我们家的老人传统意识较强,到了春节,‘礼数’一样不能少,每年我都跟随我的父母到各位长辈、亲戚家拜年。所以,在我的记忆里,关于春节最美好的瞬间,莫过于那份沉淀了多少岁月的‘拜年仪式’。”目前攻读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金融硕士的苍泓宇回忆道。

“每一扇门后,都是长辈们慈祥的笑容,我递上一杯茶,长辈们递给我一块剥好的糖果,再塞给我一个大大的红包,念叨几句关心和祝福……这些都是他们用心准备的温暖。”而今,虽然苍泓宇在异乡求学,但拜年的仪式感并未随岁月褪色。

2000年的于文笛:

给长辈“压岁钱”,表达感恩之情

“今年过年,我给父母包了红包,给爷爷、奶奶、姥姥、姥爷买了礼品,希望他们身体健康,开开心心过个好年。”24岁的于文笛,是海青岛街道岗盛社区的一名工作人员,今年是她毕业后工作的第二年。小时候总是长辈给她压岁钱,现在她长大了,工作了,也想趁过年给长辈“压岁钱”,表达感恩之情。

于文笛是家里的独生女,备受父母和长辈的宠爱。自2023年1月参加工作后,于文笛逐渐体会到父母长辈的不容易。过年前,她就想用第一年的工资给父母、长辈准备一份惊喜。于是,她认真做了“功课”,根据父母、长辈的喜好包了红包,买了礼品。除夕吃团圆饭时,她将提前准备好的红包递给父母。接过红包,父母激动不已,眼中泛着泪花。于文笛说,“压岁钱”是寻常岁月中让人欣喜的节日仪式感,也是蕴含和传承中国年味儿的传统习俗。


文/图 记者 张海琳 谢欣 王晓璐 徐若彤 徐菁

logo

Copyright©2022 Neusoft. All rights reserved.

1点击右上角···
2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