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上金普

哲学,我的人生定心丸

2025-01-04 13:45

这个时代,被各种各样的“疑难”充斥:


生活多变,如何在不确定性中练稳心态?
到底要不要在朋友圈宣泄负面情绪?
爱先说出口的人,真的输了吗?
我总觉得活着好辛苦,活着的意义何在?
……

图片
图/《无法成为野兽的我们》

这些时常出现在我们社交圈里、高频登陆热搜的疑问,串联起我们自始至终、不断做选择的一生。


更容易令现代人陷入焦虑的,是经常上演的“人生战略单选题”——


裸辞还是忍耐?
北漂还是回乡?
相亲还是单身?
驻颜还是接受衰老?
……

随着环境的改变、价值观冲突的加剧,这些问题越来越多,也不再具有标准的答案。


图片

图/weheartit

我们似乎成为一个容器,收纳着过载的信息。一会儿觉得这本书的观点对,一会儿也能认同家里长辈的忧虑,许许多多的价值观在脑袋里博弈,旧的烦恼被更大的新烦恼取代。


当集体开始呈现“混乱”的征兆时,古希腊的著名哲学家可能会给出不一样的答案:


这可能是好事
它意味着我们正在突破、成长


这位哲学家叫芝诺,素有“悖论之父”之称,他的知识非常丰富,面对人们的疑问,总能给出正确的答案。


图片

芝诺
但尽管如此,他的心里头还总是充满疑惑。

一次,芝诺的学生实在忍不住了,他问:“老师,您的知识储备比我的知识充沛许多,当您解答一个问题时,答案也很正确。可您还是会对自己的回答存疑,这是为什么?”

芝诺在桌上画了一大一小两个圆圈,指着这两个圆圈说:

“大圆圈的面积代表我的知识,小圆圈的面积代表你们的知识。

这两个圆圈的外面,就是你们和我无知的部分。我的知识比你们多,所以大圆圈的周长比小圆圈长,因此,我接触的无知的范围也比你们多。

这就是我为什么常常怀疑自己的原因。”


这位哲学家,只用一个简单的例子,就生动地向我们传达了一个辩证的世界观:

越知道、越困惑;
越困惑、越成长。

这个故事也是哲学化繁为简的好样例。哲学并没有我们以为的那么晦涩难懂,它往往是从生活中最常见的疑惑出发,去深度挖掘无限的可能性。

图片

《雅典学院》,拉斐尔,梵蒂冈博物馆藏
画面的中心是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
一人指天,一人指地
 


也就是说,你思考的问题、想要了解自我、了解你喜欢的人和这个世界,哲学都能引导你找到答案,提供某种思路。

哲学家们的画风也并非古板难相处,或是绝对耿直地劝你“多喝热水”:

当你感觉孤独,海德格尔会告诉你:想做自己,有什么错?当你因为欢愉上头,亚里士多德会提醒你,快乐并不止于肤浅。 

当你胆怯,有尼采的鼓励:真正的勇敢,是勇于改变和超越自我。当你空虚,你并不是一个人,克尔凯郭尔会陪你一同追问:为什么我觉得所有一切都没有意义?

哲学,真的是现实意义上,非常贴心的人生定心丸了。
来源:读书杂志
logo

Copyright©2022 Neusoft. All rights reserved.

1点击右上角···
2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