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上金普
视听
TV
Live
视界
导航栏
首页
头条
金普
足球
专题
文体旅
本地宝
深读
氢能
经济
党建
社会
健康
教育
点播
圈子
征集
潮购
视频
直播
文化
媒体聚焦
宣传思想文化
经典实践项目
金普号
政府机构
街道园区
名企名优
教育培训
文化医疗
休闲景点
时尚生活
UAT
Home
>
深读
性格好的人,大多是因智慧高
2025-01-22 08:00
在知乎上看到一个提问:为什么有些人性格很好?
其中有一个答案让人耳目一新:那是因为他脑子好。
细细琢磨,颇有道理。
一个人总是待人和善、情绪稳定,并不是因为他天生脾气好,而是因为他们对自我、对人性有着更清醒和更深刻的认知。
一个人所有外在的表现,其实是他内在的外化。
性格好的人,往往是因为智慧高。
11
对自己,看得清
一次纽约作家聚会中,有一位衣着考究的男子。
只见他一边趾高气昂地走来走去,一边不断跟周围人炫耀自己的成就。
当他看到角落里坐着一位衣着朴素的中年女子,便带着倨傲的口吻问:“我是作家弗兰维尔,请问你也是专业作家吗?”
女人礼貌地摇了摇头:“我只是喜欢写点东西。”
男人听了顿时露出鄙夷的神态,大声说:“我已经出版了三十多本小说,你写过多少本呢?”
“我只写了一部”,女人谦逊地微笑道。
男作家更得意了:“哦,哪一部?我可以给你指点一下。”
女子答道:“《飘》。”
原来,这竟是世界闻名的作家玛格丽特·米切尔。
男子尴尬至极,在众人的嘲笑中仓皇逃离。
看过一句话:所有的优越感不是来自于财富、地位、成就和权力,它只来自缺乏见识。
在我们的身边,总有那么一些人,取得一点小成绩或者有一点小权力就自视甚高,对身边的人指手画脚、盛气凌人。
而那些真正的“大佬”却平易近人,处处谦恭有礼,让人如沐春风。
这其中的区别,就是对自我的认知不同。
前者,自以为无所不知、无所不晓,实则像井底的青蛙目光狭隘。
后者却深谙天外有天、人外有人,人前秀优越,难堪的只是自己。
正所谓:
狂妄源于浅薄,低调基于见识。
认知水平越高的人,反而越有自知之明,越谦逊和善。
百事可乐的总裁卡尔到克罗拉大学演讲,开讲前他答应了当地的一个小商人,演讲完后可以跟对方谈一会儿。
结果,听众十分热情,导致演讲很难在预定时间内结束。
他随即对助手说:“你去告诉一下那位商人,演讲可能要超时一会儿请他稍等,务必谅解。”
助手笑道:“完全没必要,能跟您这样的大企业家会谈,即使等上一天他也会心甘情愿的。”
卡尔却说:“不,这里没有大企业家,只有两个即将会谈的平等伙伴。”
想起稻盛和夫说过的一句话:
生活中越优秀的人越低调,越有实力的人越没有架子,认知水平越高的人往往越懂得尊重别人。
饱谷总弯腰,智者总温和。
笑着低头的,才是聪明人。
22
对人性,看得透
一天,白居易在家中读书。
突然听到门外有人在高声谩骂他,指责他的诗歌空洞无物,说他是个沽名钓誉之徒。
仆人听不下去了,想要出去斥责那些诋毁者。
白居易拦住了仆人笑着说:“让他们说去吧,如果这样能够减轻他们的嫉妒之心,那就让他们尽情地说。”
仆人不解:“先生,您不生气吗?”
白居易回答:“我为什么要生气呢?如果他们的诋毁是错误的,那么生气就不值得;如果他们的诋毁是正确的,那么我更应该感谢他们指出了我的不足。”
想起网上的一句点评:
白居易是一名现实主义诗人,但他却活得最洒脱温暖,这洽洽得益于他对人性的洞若观火。
叔本华在《人性的智慧》中也曾说:一个人对人性的认识越深刻,就会越平和。
当你看穿了对方的虚荣与自卑,就不会再浪费唇舌与对方争长论短。
当你明白了拜高踩低乃人之常态,就不会再对他人抱有过高的期待。
情绪稳定了,其实是智慧的维度更高了。
因为理解,所以包容;因为看透,所以释然。
好性格的背后,是一颗通透的心。
后来白居易仕途失意被贬,昨日宾朋满座、门庭若市,今天却门可罗雀、人疏马稀。
昔日的好友也再没上过门,一个个好像销声匿迹了一般。
对此他习以为常,没有失落,没有怨恨,还笑称:莫笑贱贫夸富贵,共成枯骨两如何?
不必嫌贫爱富,死后都不过是白骨一堆啊。
一个人对人性了解得越透彻,看待关系的心态就越释然,面对世界的视角就越多,烦恼也就越少。
正如心理学家阿德勒说:
成熟并不是看懂事情,而是理解人性。
人这一辈子,与其说在跟人打交道,不如说是跟人性打交道。
真正的聪明人,不会跟人性较劲,而是去看透人性、理解人性、接纳人性。
当你看得到人性的灰度,就能容纳足够多的不同,就不会生出怨怼、憎恨,更不会把时间和精力浪费在不值得的人和事上。
这样的你,心态自然越来越平和,性格也越来越好。
33
对生活,看得开
世人皆羡慕杨绛,羡慕她的才情万丈、羡慕她与钱钟书的神仙爱情,其实我想大家更羡慕的是她对待生活的态度。
不管是被学生当众诬陷,还是被同事恶意举报;
不管是被下放干校洗厕所、干苦力,还是年近六十被剃阴阳头游街;
不管是家境落魄到她每天需要打好几份工维持生计,还是面对丈夫和女儿患上癌症先后离世。
她总是一副淡定从容、不慌不躁的样子,没有怨恨、没有颓丧,仿佛那些事从未在她的心上烙上痕迹。
这到底是为什么?
直到我读到了她这句话:从来没有如意的人生,只有看开的生活。
所有眉目舒展的背后,都是举重若轻的智慧。
没有谁的人生会一直顺风顺水,我们难免会遇到让我们痛心的人、让我们烦心的事。
一味抱怨不仅解决不了任何问题,还会让你越来越狭隘、越来越痛苦。
看过这样一个小故事。
小男孩放学后气冲冲地回到家,一见爸爸就大声嚷道:“今天同学华金让我在朋友面前出糗,我恨他,我希望他遇到比我更倒霉的事。”
父亲听完,什么也没说,拉着男孩到了一个房间。
他给了儿子一些木炭,并指着高挂着的衬衣说:“现在你把那件衣服当作华金,有多恨他,你就扔多少木炭,直到你满意为止。”
一腔怒火的小男孩,立马捡起木炭使劲往衣服上砸去,直到精疲力竭才停下。
结果发现,压根就没有几块木炭落到衣服上,自己却被炭灰整得灰头土脸。
这时父亲将男孩带到镜子面前,意味深长道:
“不管你如何愤怒地向衣服扔木炭,衣服却并没有变脏,反倒是你自己,全身落满了炭灰。”
怨恨别人,折磨的是自己;抱怨苦难,最终只会被苦难吞噬。
最近被史铁生的一句话救赎了,一起与大家分享:
“面对必死的归宿,为什么不在这条路上纵情歌舞一番呢?把命运的礼物与厄运都好好接受,兴致盎然地玩一场,那也算没有辜负这一生。”
人生很短,凡事看开一点,心就不累了,生活也就自在了。
古人有言:
智不足,则量不大。
一个人的智慧,决定了他的气度和容量。
当你拥有了足够的智量,才能更准确的定位自己,以更平和的心态对待他人和更豁达的胸襟面对困难,自洽、自愈、自足过一生。
来源:洞见(ID: DJ00123987)
深读
大黑山副刊
人生不过暖暖爱,慢慢行,默默闻
人这一辈子,一定要读一遍《诗经》
二十六个家
《长安三万里》没讲的故事,藏着大唐由盛转衰的秘密
Copyright©2022 Neusoft. All rights reserved.
1
点击右上角
···
2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