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上金普

非遗联手高铁,大连出行新玩法!

2025-03-05 08:58

3月1日,农历二月初二,民间俗称“龙抬头”。在这充满传统韵味的节日里,大连客运段动车三队丹大二组的乘务员们,早早行动起来,精心装点车厢,一幅幅喜庆的条幅、一个个承载着千年传承的非遗“龙凤尾”挂件被巧妙布置,D7742次列车瞬间化身为一座移动的文化驿站。


图片

非遗上高铁,这是市文化和旅游局与大连客运段共打造“守艺复兴”主题列车,是市文化和旅游局推动非遗与多业态融合发展,拓展非遗发展场景的又一创新举措。

图片

窗外春寒料峭,车内却满是欢声笑语。一串串“龙凤尾”,恰似一份份从历史深处传递而来的温暖祝福,引得旅客们纷纷拿出手机拍照留念。旅途中,乘务员们不仅按照标准做好各项服务工作,还积极向旅客介绍庄河“二月二”非遗习俗——“龙凤尾”。

图片

穿戴“龙凤尾”作为庄河“二月二”的传统民俗,早在2009年就被列入大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佩戴时间从农历正月二十五“龙凤日”一直延续到二月二“龙抬头”,主要面向12周岁以下的孩子,饱含着长辈对孩子们深深的祝福。

图片

一位前往大连的旅客难掩兴奋:“本以为只是一次普通的乘车,没想到在高铁上能深入了解这么有内涵的传统文化,真是意外之喜。”还有几位专程到庄河“打卡”的旅客笑着分享:“在列车上过‘二月二’太有意义了,乘务员讲解得特别专业,让我们的旅途既有生活的烟火气,又充满文化韵味,乘车体验越来越棒。” 

图片

在另一边,大连客运段动车二队乘务员们用大连贝雕、豆画、辽南刺绣非遗作品和大连文创作品,装点着大连开往沈阳、珲春的G8045/50/8127/8/8053/8等次列车,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传播非遗知识,让旅客在旅途中收获不一样的精彩。精美而有丰富文化内涵的作品与飞驰的列车,构成了一道独特而靓丽的风景线。

图片

未来,市文旅局还将不断拓展非遗应用场景,联手开发非遗与高铁联名的文创作品,并在高铁上开展非遗体验活动。



图片


信源:大连市文化和旅游局公共服务处

(非物质文化遗产处)

logo

Copyright©2022 Neusoft. All rights reserved.

1点击右上角···
2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