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上金普
掌上金普
最近读到纪伯伦的一首诗:《论孩子》。
你们的孩子并不是你们的孩子
而是“生命”对自身的渴望所生的儿女
他们借你们来到世上,却并非来自你们
他们虽与你们一起生活,却并不属于你们
你们可把爱给予他们,却不能给予他们思想
因为他们有他们的思想
你们能够庇护他们的身体
却不能庇护他们的灵魂
因为他们的灵魂居于明日的华屋
那是你们无法相见的,即使在梦中
你们可以努力以求像他们
但不要试图让他们像你们
因为生命不能退步,它不可能滞留在昨天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可避免地面对“分离”这个人生课题。任何的爱意都有界限,它的背后是尊重、守护与无条件的爱。今晚和《夜读》一起,聊聊有关分离的话题。
摘编自《为何家会伤人》 武志红著
亲子之间的感情,与任何情感关系一样,是该有距离感的。爱的前提,是尊重每个个体,尊重自我的意志。父母对子女是这样,子女对于父母亦是如此。
之前有读者在评论区说,最怕父母生病,害怕父母受骗和受伤。所以他会反对父母报名旅行团,去远离他视线的地方旅行,进而引发了争吵。他不明白,“为什么为父母好的事情,反而得不到他们的理解?”
回头想一想,这种心态,是不是与我们很多人小时候的一些经历很像?只不过事件中,父母和孩子的角色反了过来。
我们每个人都曾是孩子,我们中的很多人,也终将成为别人的父母。但无论我们的身份如何变化,良性的家庭关系中的核心都应是不变的,那就是——
给予每个成员无条件的爱,放他成长,让他自由,注视他的选择,然后在摔倒的时候及时接住他,告诉他,“我在,家在”,如此足矣。
来源:央视新闻
图片来源:LOST7 视觉中国
Copyright©2022 Neusoft. All rights reserved.
1点击右上角···
2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