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上金普
掌上金普
如今,很多年轻人爱上“吃谷”*。在年轻人聚集的商圈,你可以经常听到如下暗号般的对话——
“今天你吃谷了吗?”“吃了口吧唧。”
“××的谷你吃了吗?”“浅吃一口,小食量。”
……
很多人不理解,这些铁片、纸片、亚克力,到底有什么魅力?但吃谷人会告诉你,这些都是触手可及的“小确幸”——这些充斥着热爱的事物,可以给人提供满满的情绪价值。
* “谷子”源自英语单词“Goods”(商品),是指围绕着动漫、游戏等IP开发的周边产品,比如“吧唧(徽章)”、立牌、色纸等。
@一颗新鲜桃子
在年轻人眼里,这些不过掌心大小的徽章、立牌、卡片,正铺陈出一个属于自己的世界。这些“谷子”背后,是一种情结,是一个由热爱和情绪价值所构建的小宇宙。
我的电脑后面有一块
用来“扎谷”的软木板
会随着最近的喜好和心情更换主题
之前爱上了科幻
就扎一整个星辰大海
有时状态不好
就换上热血的少年运动番
总而言之
让我沉迷的不是这些物件本身
而是被热爱的东西所环绕的
满满的幸福感
(@momo)
@呱吱咩咩
不知什么时候开始
爱上了买棉花娃娃
学习时它们在桌上
睡觉时它们在床上
出门时它们在包包里
我对它们移情
也喜欢它们给我带来的陪伴感
(@卡密拉)
@九桶炸酥肉
很喜欢一句话
“吃谷,算得上是‘精神维护费’”
每次回家看到我的娃娃们
就觉得一天都很治愈
@小雨大爱gillian
那些童年玩具的背后
是被记忆装点的时光
每代人都有用物品搭建的记忆宝藏——80后的连环画承载着放学路上的夕阳,90后的游戏卡带储存着暑假的蝉鸣,00后的“谷子”里,凝结着与二次元角色共鸣的悸动。
这些微小物件从不是单纯的物质,而是时光的具象化。
那些小时候喜欢的东西
都被收藏在柜子里
只需看一眼
就能穿越回无忧无虑的童年
耳边响彻无尽的夏天
(@草句不是狗)
@好运锦鲤栎
今天终于下定决心
把我攒的水浒卡拿出来
放进卡册中
二十多年过去了
卡片依旧散发着淡淡的干脆面香
望着装点好的新卡册
我回想起了好多——
无忧无虑的自己
年轻着的家人们
身边分享喜悦的朋友……
童年之所以美丽
也许这正是原因
@快乐的劫匪会数到3
“收藏品”里记载的
是你走过的路
无论是“谷子”、邮票、冰箱贴,还是卡片,本质上都是一种收藏。大家收集这些物品的初心也许多种多样,但相同的是,可以从收藏行为本身获取满足感和力量。易拉罐、饼干盒和糖纸,是一段时光曾走过的印记,旅游纪念品锚定着你曾走过的城市记忆,电影票是你读取光影故事的证明。
所有的“收藏品”,背后都是情感与记忆。
贴满冰箱贴的冰箱早已不是冰箱
而是旅行纪念册
它们会记得你曾走过的路
每一步都算数
(@普罗米亚)
@依然
很久不回家的我
趁着这次假期整理从前的票根
突然发现
收集第一张的时间
就是十四年前的今天
原来每场电影都是时光存档点
这一本薄薄的小册子
是十四年攒下的时光切片
@H!Seb
每次过年回家
就开始摆弄自己这些“破烂”
十几年前收集的笔芯袋
根本舍不得扔
当时还和收集笔芯的同学
成了搭子
她把笔芯袋留给我
我用完的笔芯留给她
这就是友谊的见证吧
@永远珍珍
博物馆的冰箱贴
标记每一个亲眼见过的文物
深觉,穿越时空与时代对话
是件浪漫的事
所谓,“陋室一间天地阔
冰箱千贴古今香”
@活宝婕
每代人的青春里,都有过对收藏的独特记忆,像70后收集邮票和连环画,像80后收集过的零食卡片。还有人爱收集瓶盖、糖纸甚至饮料罐……
当这一届年轻人成为“谷子”的拥趸,父母辈或许不解:这些小物件既不能增值,也难称实用,何必如此着迷?但当你打开记忆的匣子,翻开箱底泛黄的旧书页,会发现,其中夹着的糖纸、邮票、干脆面卡,何尝不是前一代人的青春回忆?
所谓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收藏品,正是这些被他人所不解,却被你视若珍宝的小东西,构建起你独一无二的童年、青春与精神世界——是让人感到快乐的陪伴,是在互动中产生的友谊纽带,是真实情感的寄托。只要在健康理性的范畴里,这些单纯的热爱理应被接受。
因为,正是这一点点生活中的小确幸,修复着我们在行走中被磨损的棱角和开裂的情绪缝隙,让我们的日常更加快乐和饱满,也让我们更加像我们自己。在热爱中徜徉过的人,会更加坚韧地面对生活中的波澜。
信源:央视新闻《夜读》
Copyright©2022 Neusoft. All rights reserved.
1点击右上角···
2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