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上金普
掌上金普
史上最长“618”
今年缘何静悄悄
今天,6月18日。相比往年,貌似少了些喧嚣,也少了些冲动,感觉身边的人和手机都是静悄悄的。
2025年的“618”堪称史上最长,淘宝和京东两大电商平台从5月13日就同步启动了“618”的促销活动,一直持续至6月20日。
39天的总时长,创下“618”诞生以来的最长纪录,在往年20天左右基础上几乎翻倍。
电商商家为这一天备战数月,消费者则仔细研究规则、计算折扣、熬夜下单,平台在轰轰烈烈的晚会上,不断刷新以千亿计算的数据……
让用户追捧了十几年的“电商狂欢”真的欢不起来了吗?
回想“双11”和“618”面世之初,买方卖方和平台的追求都很单纯,全套闭环逻辑也很清晰——
一方是冲刺全年销售量的峰值
一方是获取商品的最大折扣
一方是通过平台补贴换回不断暴涨的数据和关注度
但后来有了“算法”的加持,让电商营销方式更为精准,但消费者的实际优惠日渐扑朔迷离。
纷繁复杂的优惠规则,甚至要通过完成一些游戏实现,让消费者费尽心思去计算,不经意间又多逛了几个店铺,甚至又拉了几个好友助力,极大影响购物体验。
而对于部分商家来说,虽然“双11”和“618”前后会收获全年较高的销售量,但常常为了给平台的活动造势,陷入“赔本赚吆喝”的尴尬,长此以往难以维系参与的热情。
从2022年“双11”开始,天猫、京东两大电商平台不再公布“双11”期间的商品交易总额数据,虽然两大平台多次表示“双11”期间的用户规模、订单量和成交总额实现正增长,但公众依然明显感觉出“双11”和“618”的热度已不复当年。直到今年“618”,平台几乎翻倍了促销时长,但难免市场回应冷清。
其实不只是“双11”和“618”的线上平台,如今像情人节、七夕节、“520”甚至父亲节和母亲节这些传统商业营销的重点节点,线上线下的火爆程度均不复当年。
消费者对于当年被商家营销炒作起来的节日,逐渐趋于理性,同时也清晰折射出了电商市场的迭代更新表象。
当下,随着电商直播的日渐成熟,让电商平台的销售逐渐细分,大型机构或者头部主播超强的带货能力,换来了与品牌方议价的主动权,使得大力度优惠成为常态,以往特殊节点的特惠价格吸引力不再明显,消费者自然慢慢不适应熬夜蹲守,反复计算的艰辛下单了。
更科学、更细化的算法和更精准甚至更功利的流量推送,在当下的电商平台中依然是主要战场,也在持续收获红利。
但是无论是电商营销还是商场促销,根本上都是买方与卖方以商品为媒介的沟通交流,如果将这种利益的博弈换位转化为彼此的互助,何尝不是一份顾客黏性的坚实保障,一份简单又高级且十分奏效的营销方式。
只是不知当下的平台和商家,是否读明白了这本真诚的生意经。
信源:大观新闻
Copyright©2022 Neusoft. All rights reserved.
1点击右上角···
2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