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上金普

警惕!这个衰老信号,比皱纹更值得关注!

2025-06-27 12:10

本文作者:张俊璐,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全科医学科医师

78岁的林先生(化名)退休前精神很好,但近些年他逐渐感到体力不支。起初只是爬楼梯时膝盖发软,后来发展到买菜提不动重物,最近3年更是连平地行走都需拄拐。

来到浙大邵逸夫医院大运河院区肌少症门诊就医后,才发现林先生的小腿围仅32厘米,握力测试仅15.2公斤,被确诊为“肌少症”。入院后,经过一段时间的悉心治疗,林先生的身体状态有了显著改善。

健康时报资料图


肌少症比皱纹更值得关注

肌少症是指骨骼肌量减少、肌肉力量下降和身体功能减退的综合征,通常由年龄增长或疾病、营养不良、活动不足等因素导致。若合并营养不良或慢性病,肌肉流失更快,导致跌倒、骨折甚至失能风险显著增加。

肌少症的真正危险不仅仅是肌肉流失本身,而是其引发的“恶性循环”:

肌肉减少

活动能力下降

代谢紊乱

进一步肌肉流失


哪些人是高危人群?

1老年人群,尤其是长期素食、极端节食或有跌倒、骨质疏松、骨折风险的人群。

2、体型偏瘦人群,或近半年体重下降5%以上的人群。

3、久坐不动人群,或长期卧床、营养不良人群。

4慢性病人群,如合并有糖尿病、高血压、心血管疾病、慢阻肺、骨质疏松等疾病或反复住院的人群。

5、特殊用药人群,例如服用糖皮质激素、他汀类药物的人群。


如何判断自己是不是肌少症?

1、

1)小腿围测量:坐位,双腿屈膝90°,选取小腿最粗处测量,分别记录左右小腿围度,单位厘米

男性<34厘米,女性<33厘米,需要警惕。

2椅子站立测试:双臂交叉,从椅子上坐下站起5次。

11.2秒需警惕

3步速测量:以日常步速走两次4米。

4.82秒警惕

2、医院评估

1双能X线测量:男性肌量<7.0千克/平方米、女性<5.4千克/平方米为低肌量。

2多频生物电阻抗:男性肌量<7.0千克/平方米、女性<5.7千克/平方米为低肌量。

3握力测试男性握力<28.0千克、女性<18.0千克为低握力。


记住三点,对抗肌肉流失!

1营养干预

每日蛋白质1.2~1.5/千克体重(如60千克老人需72~90),分散到三餐,优选鸡蛋、鱼肉、豆制品。如有维生素D缺乏者,可每日补充15~20微克,改善肌力和肌量。

2抗阻运动

每周至少2次弹力带训练/器械锻炼,辅以每周3~7次的太极、八段锦等有氧运动30~60分钟。

3医疗支持

当病情严重时,可选择肠内营养制剂、康复治疗,并积极控制合并的慢性疾病。

医生提醒,肌少症可防可治!60岁后应定期评估肌肉状态,避免盲目“老来瘦”,保持“强健型体重”是健康长寿的关键。

logo

Copyright©2022 Neusoft. All rights reserved.

1点击右上角···
2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