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上金普

【注意】两大群体成为艾滋病“高发人群”,身体有艾滋,3个信号很明确

2025-08-29 09:44

据中国疾控中心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6月底,全国累计报告存活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132.9万例,报告死亡47.4万例。


每100个感染者就有90个以上是经性途径感染。仍有部分感染者/病人并不知道自己的感染状况,往往直至病情非常严重的时候才被发现。


感染了HIV而未能及时发现,其后果极为严重,不仅错过最佳治疗时期,还可能由此而失去生命。

图片

艾滋病(AIDS)是由HIV病毒感染所引起的一种严重传染病,临床上可分为三个阶段:急性期(6个月)、无症状期(平均4-8年)、艾滋病期。进入艾滋病期仍不接受抗病毒治疗,通常只可以存活1.5-3年。


艾滋病感染每个阶段持续的时间长短不一样,同一个人在不同阶段的临床表现不一样,同一个阶段不同人的临床表现也不一样。




艾滋病高发的2大群体:谁更需警惕?

1.年轻人

根据中国疾控中心的最新数据,15-24岁的年轻人已成为艾滋病感染的高发群体。


这一群体性观念开放,但防护意识相对薄弱,尤其是对安全性行为的忽视,增加感染风险。


2.老年人

令人意外的是,60岁以上的老年人群体,艾滋病感染率也在逐年上升。


这一现象与老年人健康意识不足、检测率低以及社会对老年人性需求的忽视有关。

图片




艾滋病感染有这些常见信号

艾滋病临床表现没有特异性。如你发生过高危性行为,出现以下任何一种或多种症状,尤其是持续时间较长或难以解释时,请不要错过这些艾滋病感染的常见信号,应及时就医并进行HIV检测


1.急性期:类感冒样症状是急性期最常见的症状。在刚刚感染病毒的2-4周期间,约有70%的人会出现发烧、头疼、咽痛、皮疹、关节痛等感冒症状,一般1-3周自行缓解,易被忽略。


2. 无症状期:淋巴结是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艾滋病感染者常出现颈部、腋下或腹股沟淋巴结肿大,且持续时间较长。


3. 艾滋病期


(1)发病期早期:口腔真菌感染、皮肤粘膜感染、疱疹等。


(2)发病期进一步发展:持续和不明原因发热、不明原因腹泻、体重进行性下降、反复发生肺部感染、消化道症状、反复发生的皮疹,随着病情的进展,出现各种各样的临床表现。


(3)发病期晚期:卡氏肺囊虫肺炎(PCP)、卡波西肉瘤、巨细胞病毒感染以及结核病,这些是发病晚期最常见的艾滋病指征性疾病,也是最常见的威胁艾滋病病人生命的疾病。

中医强调“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即人体免疫力强,外邪难以入侵。

艾滋病病毒正是通过破坏人体免疫系统,导致各种机会性感染。


因此,提升正气是预防和治疗艾滋病的关键。

中医治疗艾滋病以“扶正祛邪”为原则,通过调理脾胃、补益气血、清热解毒等方法,增强患者免疫力,缓解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图片




艾滋病防控的3个误区

误区一:艾滋病离我很远

许多人认为艾滋病只与特定群体有关,忽视了自己的感染风险。

事实上,任何人都有可能感染艾滋病,防护意识至关重要。


误区二:感染艾滋病等于绝症

现代医学已经可以通过抗病毒治疗(ART)有效控制艾滋病,感染者可以像正常人一样生活。

关键在于早发现、早治疗。


误区三:忽视心理健康

艾滋病感染者常面临心理压力和社会歧视。中医强调“形神合一”,心理健康的维护同样重要。


艾滋病虽然可怕,但并非不可防控。

通过了解高发群体、识别早期信号、提升免疫力,我们可以有效降低感染风险。

图片




早检测,早发现

由于艾滋病的症状没有特异性,仅靠上述症状不能判断是否感染HIV。如果在高危行为后出现上述症状要引起重视,及时检测,明确是否感染。


如果发生过以下高危行为/情形,请不要侥幸,一定要及早去做检测:


·有高危性行为史,包括仅发生1次未使用安全套的异性性行为或男男同性性行为;

·一夜情、多性伴;

·性伴感染状态不明;

·性伴是艾滋病毒感染者;

·与他人共用针具吸毒;

·吸食新型毒品;

·在非正规医疗机构拔牙、纹身者;

·经常发生高危性行为者,应每3个月做1次检测。


可前往当地疾控中心VCT门诊寻求免费、保密咨询检测服务,也可线上或药店购买HIV试纸自检。主动进行咨询检测,尽早发现自己是否感染了艾滋病病毒,利己利人。


一旦发现检测阳性

确诊感染了,一定要马上治疗


艾滋病是严重威胁生命健康的重大传染病,及早发现和治疗艾滋病至关重要。现代医学技术的进步已经使得艾滋病从一种致命疾病变成了可以长期控制的传染病。


早发现,早治疗,不仅可以延长生命,提高生活质量,保护自己免受病毒的进一步侵害,还可以避免艾滋病病毒的进一步传播,保护性伴侣。

信源:中江疾控

logo

Copyright©2022 Neusoft. All rights reserved.

1点击右上角···
2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