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上金普

心系民生 “梯”升幸福 大连市首批!董家沟街道111部老旧电梯焕新颜

2025-08-29 14:30

日前,家住董家沟街道卧龙园小区的10余名居民手捧绣着“心系民生 梯升幸福”的锦旗,专程来到街道表达谢意。“以前坐电梯总是提心吊胆,现在新电梯又安全又舒适,感谢党和政府为我们办了这件大实事!”居民代表宋玉玲激动地说。这一幕,标志着卧龙园小区111部老旧电梯更新工程圆满收官,3349户居民从此告别“步步惊心”的困扰。

民心所向 根治居民“心头之患”

卧龙园小区一、二期是金普新区最早建成的高层小区之一。电梯因使用年限长,老化破损严重,时常出现故障,影响居民日常出行,并存在安全隐患。“电梯有时就成了‘病号’,三天两头‘闹脾气’。”卧龙园小区6号楼居民王大爷说。据物业统计,2024年该小区电梯故障报修次数高达100多次,维修费用逐年攀升,却治标不治本。

2024年春天,国家推出使用超长期国债对老旧电梯实施改造的惠民政策,这一政策精准聚焦民生痛点,犹如一场及时雨,为老旧小区电梯更新带来了希望。经金普新区住建局指导,董家沟街道积极争取,卧龙园小区成为大连市首批老旧电梯更新项目,111部电梯的改造数量位居新区之首。值得一提的是,此次改造资金全部由国家超长期国债和新区国企承担,居民无需支付任何费用,真正实现了“零负担”换新梯。

攻坚克难 98天完成电梯改造

4月17日,随着第一台老旧电梯停运改造,一场民生攻坚战正式打响。董家沟街道党工委建立“1+3+N”工作体系,以党建引领为核心,搭建街道、社区、物业三级联动平台,整合N方资源力量,组建了以党员为骨干的“红色服务队”,解决施工期间居民的实际困难。

开工前夕,卧龙社区党总支书记带着党员和楼长挨家挨户走访到深夜。“3号楼有位瘫痪在床的王大爷,4号楼住着即将高考的小林,还有独居的张奶奶……”这些特殊居民的需求,都被详细记录在社区的工作日志上。这不是简单的设备更换,而是一次温暖的民生接力。增设临时安置点,解决了更换电梯期间行动不便居民上下楼难的问题;与施工队反复协调分步骤错峰施工,确保102名考生学习不受影响;帮助居民妥善处理堆放在楼梯间的杂物,确保无安全隐患、施工不受影响……在施工的98天里,街道干部下沉社区36次,召开协调会16场,解决各类问题29个。一组数据尤为动人:施工期间,社区干部平均每天工作14小时,接到居民来电345次,通过耐心解释,化解矛盾17起,而最终收获的是3349户居民100%的满意度。

幸福升级 小电梯转动大民生

如今走进卧龙园小区,在小区文化广场上,孩子们在新安装的休闲设施旁嬉戏玩耍,老人们坐在崭新的长椅上闲话家常;崭新的电梯轿厢里,居民们脸上洋溢着笑容。7号楼的退休教师李阿姨为此特意作了一首诗:“旧梯摇晃心发闷,新梯安稳人舒畅;党的恩情记心上,幸福生活万年长。”

值得一提的是,新电梯特别加装了智能识别系统,彻底杜绝电动车上楼现象。“以前总有人推电动车进电梯,现在系统识别自动报警,楼道里再也看不到‘飞线充电’了。”物业经理说。这一举措从根本上消除了楼内充电安全隐患,居民们纷纷点赞。

夜幕降临,小区里亮起温暖的灯光。新电梯平稳运行的气流声,仿佛在诉说着这里发生的动人故事。从中央惠民政策的阳光雨露,到基层党组织的精心实施,再到人民群众的幸福笑容,这111部电梯的更新历程,生动诠释了“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的深刻内涵,也是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温暖注脚。


 

文/图 记者 徐菁

通讯员 张世阳

编辑 闫晓岚

logo

Copyright©2022 Neusoft. All rights reserved.

1点击右上角···
2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