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上金普

8.88亿人次!

2025-10-09 19:02

经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测算,国庆中秋假日8天,全国国内出游8.88亿人次,较2024年国庆节假日7天增加1.23亿人次;国内出游总花费8090.06亿元,较2024年国庆节假日7天增加1081.89亿元。

双节假期,文旅融合催生出哪些新亮点?消费市场又折射出哪些值得关注的新趋势?

“文博热”持续升温

“老传统”有了新表达


这个假期,“文博热”持续升温,“新”潮涌动。

在河南洛阳隋唐大运河文化博物馆,身穿古装的角色扮演者送上特制的文博地图,并邀请众人一起漫步展厅,沉浸式探寻大运河的前世今生。

一张地图,汇集了洛阳博物馆、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等五家博物馆的热门文物。洛阳几家博物馆“组团出圈”,不仅让游客对各博物馆的特色资源一目了然,也有效破解了过去单个博物馆吸引力有限、文旅资源碎片化等问题。


图片

在河北廊坊“只有红楼梦·戏剧幻城”,早上九点开园前就已经有近千名游客在检票口排队等待。这里并不是简单复刻《红楼梦》里的场景,而是让游客在虚实交织的行进式观演中完成自己与《红楼梦》的对话。

图片

科技助力景区焕新

拓展新的消费图景

这个假期,“文旅+科技”,加出了全新玩法。科技不仅让传统旅游资源焕新,也创造了文化体验新空间和旅游消费新场景。

这个假期,深圳龙岗的机器人主题街区成了新晋热门打卡地。机器人巡游、人机互动游戏、零部件DIY体验等吸引了众多游客。

图片

北京则推出了10条工业科技主题游线路,其中位于北京亦庄的机器人主题餐厅和机器人4S店很受青睐,迎宾接待、调制饮品、送餐服务均是机器人来完成。

 

图片

“电影+”带来新体验
票根解锁多元消费场景

 

这个假期,电影市场持续火热。根据国家电影局统计,2025年国庆档电影票房为18.35亿元,观影人次为5007万。

“电影+旅游”“电影+美食”“电影+文创”等创新玩法持续上新,让“电影”成为串联消费的重要纽带,释放出巨大的产业融合潜力。

不仅“为一部电影奔赴一座城”成为文旅新趋势,各地影院也转型“城市文化客厅”,从单一观演场所升级为复合型文化消费空间。比如,在江苏,部分影院推出“电影+民乐表演”“电影+非遗美食”活动,实现“影院赚人气、非遗得传承、观众享实惠”的三赢。

不少地方推出票根优惠,解锁“游、购、吃、住”全场景。在浙江,湖州南浔票根优惠权益覆盖全区91家商圈、餐饮店铺和影院;在内蒙古,“一票多用”互认互惠覆盖主要院线、景区剧院门票、内蒙古足球超级联赛等。

图片

当赛事遇上节庆

为假日经济注入新动能

国庆中秋假期,体育赛事也成为促进消费、推动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假期期间,在浙江,近20场城市篮球联赛激情上演;在四川成都,200多名选手齐聚南河两岸,挥桨竞渡;在北京,中网赛场,世界顶级球星激烈对决,现场气氛火热。

图片

借助“赛事+节庆”的双引擎,各地将体育运动融入到文旅消费中。世界乒联WTT中国大满贯官方特许文创店内,近40种文创商品热销,赛事第二现场WTT中国大满贯公园内,球迷可以凭赛事票根在公园及首钢园区30多家餐饮企业享受折扣。


政策组合拳

激发假日经济蓬勃活力


假日经济的红红火火,离不开政策的大力支持。从国家层面到各级地方都有针对性地打出组合拳,让消费市场的蓬勃活力进一步被激发。

首先,个人消费贷款贴息政策在各地加速落地。四川眉山的多家银行将“移动式”柜台搬进消费季活动现场,开通消费贷款绿色审批通道;安徽黄山推出“信用游”,游客凭借信用就可以0元预订景区门票、酒店,“先游玩后支付”,因故无法出行还能直接取消退订。

图片

其次,消费补贴为节日市场增添活力。各地政府密集发放消费券,以“真金白银”激活消费潜力。

 

随着新型消费场景的持续迭代、优质供给的不断扩容,消费市场将释放更多潜力,为我们的生活增添更多色彩,也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能。

信源:中国经济网

logo

Copyright©2022 Neusoft. All rights reserved.

1点击右上角···
2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