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上金普

他是红色特工,曾破获暗杀刘少奇案,他也是改革开放试验田“蛇口模式”的创立者

2025-10-11 11:35
他是改革开放试验田“蛇口模式”的创立者,也是招商局集团原常务副董事长,还是平安保险等企业的创始人……他就是被党中央、国务院授予改革先锋称号的袁庚。但很少有人知道,他的前半生是隐蔽战线的一名“红色特工”,曾为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做出重要贡献。

袁庚


从小立志报国救国


1917年,袁庚出生在广东省宝安县王母圩水贝村一个半工半农家庭。1931年,受进步思想影响,他参加中山大学等师生联合举办的“九一八”抗日请愿活动。


1938年10月,中共惠宝工委在大鹏地区成立党小组,并组建大鹏抗日自卫队。在当地共产党员的带动下,袁庚开始参加抗日救亡活动,并为大鹏抗日自卫队讲授军事课。10月11日,一小股日军在大鹏镇坝岗乡的海滩登陆,进行侦察佯攻。坝岗乡抗日自卫队组织20余名队员准备伏击,当日军越来越近时,拿着枪的同伴却不知所措,袁庚见状夺过枪,瞄准敌人射击。就这样,袁庚走上了抗日救国的道路。


情报收集屡建奇功


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中国正式对日、意、德宣战,成为世界反法西斯同盟重要组成部分。1944年2月,中美商议后决定在全国成立7个联络处,其中一个设在东江纵队。袁庚因机敏、睿智,被调至东江纵队司令部,8月被任命为联络处处长,负责对日军的情报工作。袁庚将队伍扩大至200人,情报网点纵横交错,渗透到整个日本占领区,屡建奇功。其中,影响最为深远的莫过于探查到日军精锐兵团——波雷部队神秘失踪的情报。

东江纵队


日军129师团波雷部队武器精良,被誉为王牌部队。1944年衡阳战役中,波雷部队疯狂杀戮,国民党守军伤亡惨重。然而在攻陷衡阳后,波雷部队却突然失踪、杳无音讯。此时,盟军正计划从日本占领的中国东南沿海登陆,建立反攻基地。由于波雷部队不知所向,一度让盟军如坐针毡。


1945年3月,美军派出先头部队赴广东选择登陆滩头。袁庚所在联络处的下级组织——惠阳联络处全力配合,将日军在附近构筑洞穴工事的新发现绘制成图,经袁庚上报转交美方。美军经分析对比,确认该工事和日本在太平洋塞班岛上的工事完全一样。东江纵队联络处备受鼓舞,加紧搜集情报,不久果真找到了消失已久的波雷部队。经分析,这么久以来,波雷部队一直关闭电台,昼歇夜行,从衡阳一路南下,秘密抵达广东沿海布防。


美军拿到情报后如获至宝,当即决定避开这支精锐部队,避免了因正面战斗造成巨大损失。


成功粉碎“湘江计划”


20世纪60年代初期,为冲破美、苏对我国的经济封锁,中国政府积极开展外交活动。1963年3月下旬,新华社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刘少奇将于4月底5月初访问印度尼西亚、缅甸、柬埔寨、越南4国的消息,国民党当局便部署在柬埔寨、越南的特务机关实施谋害刘少奇及代表团的行动计划,也被称之为“湘江计划”。


中国大使馆以及国家安全部门很快便获悉这一行动。1963年3月,党中央成立中央安全领导小组,以确保刘少奇出访安全。当时袁庚任中央调查部一局副局长,主管东南亚工作,因此,中央安全领导小组临时抽调袁庚等人组成先遣小组,赶赴柬埔寨负责刘少奇的安全保卫工作,并负责粉碎“湘江计划”。


飞抵金边后,先遣小组迅速了解当地敌情,为粉碎“湘江计划”做准备。4月16日,先遣小组获知:国民党特务前几日准备了两支10厘米长的铜管,称是“无线电零件”。同时,国民党特务已连续向西贡发出10封密信,均积压在交通站。袁庚听后当即指出,这两支铜管不是无线电零件,而是美制军用电导火雷管,而那几封密信很可能就涉及刺杀刘少奇的关键信息。于是,先遣小组安排内线人员秘密取出10封密信。袁庚认为破译这几封密信,应该是破除国民党特务阴谋的关键。


公安部派出解密专家,经过两天两夜不懈奋战,终于破解了密信中行动的所有细节:国民党特务提前在代表团必经的路旁购置了一幢4层楼房,并埋藏烈性炸药。4月26日,经我方情报人员追踪,终于找到了密信中所写的那栋4层楼房。28日,在柬埔寨的配合下,布置炸药的国民党特务被抓捕,“湘江计划”被成功粉碎。

1963年,刘少奇访问柬埔寨受到隆重欢迎
信源:保密观
logo

Copyright©2022 Neusoft. All rights reserved.

1点击右上角···
2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