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上金普

猫寿命解密:什么!胖猫最长寿?!

2025-10-16 13:46

本月初,JFMS的一篇新文章非常有趣。针对十多个品种的猫的生命表(life table)进行了调研总结,结果非常得… 让人纠结。根据本次和历届研究,针对猫性别对寿命的影响,绝育是否能更长寿,各品种寿命差异都有所解答。


图片


图片



公猫,母猫,哪个长寿?

1-15岁阶段,母猫(绝育)的预期寿命比公猫(绝育)要多1.2到1.33年。然而这种优势在15-16后就基本看不出来了,15-16岁后,公猫、母猫的预期寿命基本一致。


哺乳动物中,雌性比雄性更长命的现象不罕见, Lemaître等人在2020年发布的研究中总结,101种野生哺乳动物,雌性中位年龄比雄性要长18.6%。


图片


但是宠物猫不都绝育了吗?为何还有明显寿命差异?


我们可以推测部分原因,比如公猫尿路结构和母猫不同,更狭窄更易堵塞,致命风险更高;以及公猫打架、外出事故几率也不低,感染逆转录病毒的风险大于母猫。不过这依然不能100%解释这一年多的差异,只好说是神秘的性别差异吧…



绝育更长寿,但没那么夸张

“太监更长寿”的说法流传已久,给猫绝育也能长寿的设想到底能行不?


与之相关的研究是基于英国当地的医院数据,而英国让猫自由外出的习惯至今未绝,甚至说很流行,这也导致了未绝育猫在3岁前,有着绝育猫4倍以上的死亡率。于是在最终统计结果中,绝育猫的预期寿命,相比不绝育要多出1.07年


图片


需要提醒的是,3岁前的高死亡风险也被统计在内,所以按照国内鼓励家养不外出的情况,这1.07年还需要打个折扣。



小胖子最长命?!

年龄、性别、体重都会影响寿命预期,大家也心知肚明:太胖了不健康。综合数千只猫的诊疗数据,最终产生的数据还是让人触目惊心:100克体重超重,就短命一周。不过什么叫正常体重又成了问题,寿命角度,小胖似乎是新标准。


衡量猫的胖瘦靠的是BCS分数系统,一种是5分制,一种是9分制,数字越大越胖。


最早的澳大利亚研究9分中6分以上的猫居然最为长寿。去年美国的研究中,则显示BCS 4/5分的猫,也就是有些超重的猫最为长寿,需知,按照旧标准,家猫标准体重仅仅7斤多到9斤,现在看来,这个“正常标准”其实是估算少了;本次英国的研究中猫的中位体重也比现在的标准要高,达到5.5kg,作者认为现有猫标准体重偏低。


图片


在窃喜之前,我们还是要多个心眼。这些数据来源都是医疗系统,11-12岁以上的老猫能维持较好体重的,其内源蛋白合成、营养吸收都不会差, 能更好维持体重,这都是长寿的基础。年老后快速消瘦的,反而意味着有些基础问题存在。换句话说,年纪大了还能“胖”是长寿体质的外在表现之一,不是原因。


总结、翻译一下的话:稍微胖一点好,但不要太胖。普通家猫,公猫以接近11斤为准,母猫以8-9斤以上为准也许好一些。当今养猫家庭多不必担心太瘦,实际都比想象中胖,可不要因为这次的统计结果松手猛喂啊!年轻时还是少吃几口;太胖依然影响寿命。



品种猫更短命?很难说!

纠结自家猫崽能活多久是所有人都会经历的,由于遗传、环境的差异,有的品种猫似乎就是短命一些,但整体弱于田园猫?那可不一定。


英国研究中,混血/田园猫比纯种猫寿命长1.27年, 2015年的研究同样发现混血/田园猫更长寿,差别是没有1年多这么夸张。


有意思的是美国Banfield连锁医院的数据,彻底相反:品种猫寿命和混血猫差不多,还更久一点(预期寿命品种猫11.85岁 vs混血/田园 11.69岁),而英国研究中,品种猫预期寿命才10.4,远远低于美国的11.85。原因?搞不好还是英国佬爱散养猫惹的祸….


图片

发现问题了吗?这次英国的数据量差距非常大,混种/田园的总数据量上七千,品种猫却有点少,预期寿命的参考价值不要太高看。


需要提醒无毛猫的18个数据中,居然最长命的也仅仅活到14.67岁,与其它品种差异实在过大。这可能有英国当地猫舍的因素(采用哪个血线?繁育质量如何?),但无法回避的是,无毛猫确实有不低几率的各类疾病,如遗传性骨骼肌病变,眼部易发病变,还有高比例的心脏病。早些年法国的研究中,大约14%有先心病,20%有心肌病,超过4岁的无毛猫65%有心脏问题。同样,这些受各地猫舍繁育质量、血线选择影响,国内尚无数据。总之,还是小心一些多筛查为好。


总结来说,别觉得串串/田园=皮实好养,一样有各种毛病,但胜在上限可能超高,老寿星选手一般出自田园。品种猫搭配合适的医疗资源和生活环境,其实并没有多少寿命的担忧。放心好好养就是!

 

信源:Rawmeat

logo

Copyright©2022 Neusoft. All rights reserved.

1点击右上角···
2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