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上金普
掌上金普
我朋友阿琳最近总愁眉苦脸,说她家两只猫“不对劲”——大猫煤球是养了三年的英短,小猫年糕是上个月刚接来的橘猫,表面看俩猫能凑在一个猫抓板上磨爪子,可年糕的体重却掉了半斤,还总躲在沙发底不敢出来。直到她装了宠物摄像头,才发现自己每天出门后,家里都在上演“看不见的欺负”。
摄像头里的画面让阿琳又心疼又生气:煤球会守在食盆旁,只要年糕想凑过去吃粮,它就会弓起背哈气,把年糕吓得缩回去;年糕好不容易找到个舒服的猫窝,煤球会慢悠悠走过去,用爪子把年糕扒拉下来,自己蜷进去;甚至年糕喝水时,煤球都会凑过去蹭一下,吓得年糕连水都不敢喝,只能等煤球睡熟了,才敢偷偷跑过去舔两口。阿琳这才明白,年糕不是“挑食”,是根本没机会好好吃饭;也不是“怕生”,是被煤球欺负得没了安全感。
其实像阿琳家这样的“隐形霸凌”,在多猫家庭里特别常见,有数据说70%的多猫家庭都存在这种情况,只是很多主人没发现而已。我另一个朋友小夏家也养了两只猫,大猫招财是原住民,小猫奶糖是后来的。小夏总说“俩猫关系好,招财还让着奶糖”,直到有次她发现奶糖总在猫砂盆外排便,带去看兽医才知道,奶糖是因为每次想用猫砂盆时,招财都会蹲在旁边盯着,它吓得不敢进去,只能憋到忍不住。小夏这才后知后觉:“难怪我每次回家,招财都在猫砂盆附近待着,我还以为它爱干净,原来是在‘占地盘’。”
很多人觉得猫咪打起来、哈气才算霸凌,其实猫咪的“欺负”远比这隐蔽。兽医朋友跟我说,多猫家庭的隐形霸凌,常见的有三种:一种是“资源垄断”,像煤球那样霸占食盆、水碗、猫窝,不让其他猫用;一种是“领地压制”,比如守在门口、沙发这些关键位置,不让其他猫靠近;还有一种是“精神恐吓”,比如偷偷跟在其他猫后面,突然凑过去蹭一下,或者在其他猫睡觉的时候,故意用爪子扒拉它——这些动作看似“没恶意”,却会让弱势的猫咪长期处于紧张状态,时间长了会拒食、软便,甚至出现攻击人的行为。
我还见过更让人揪心的案例:有户人家养了三只猫,老大是橘猫,老二和老三是同胞兄弟。主人总觉得“老大懂事”,每次喂食都先给老大添粮,结果老大慢慢养成了“抢食”的习惯,不仅自己的粮吃完了要抢老二老三的,还会在主人不在时,把老二老三赶到阳台角落。后来老三出现了“应激性尿闭”,去医院检查,兽医说就是长期被霸凌,精神压力太大导致的。直到这时主人才醒悟,赶紧给三只猫分了喂食区,还加了两个猫砂盆,老三的情况才慢慢好转。
其实猫咪的隐形霸凌,大多和“资源不足”或“主人偏心”有关。比如家里只有一个猫窝、一个猫砂盆,猫咪就会通过“霸凌”来争夺资源;或者主人总偏爱某一只猫,给它更多零食、更多抱抱,其他猫咪就会觉得“这只猫更受重视”,从而产生敌意。就像阿琳后来调整了家里的布局:给煤球和年糕各准备了食盆、水碗,还在阳台、卧室各放了一个猫窝,每天喂食时都先喂年糕,再喂煤球——没过两周,年糕就敢主动凑到煤球旁边吃饭了,偶尔还会一起趴在沙发上晒太阳。
很多养多猫的人,都希望自家猫咪能“相亲相爱”,但却忽略了猫咪是独居动物,天生有领地意识。与其期待它们像狗一样抱团,不如先做好“资源分配”:食盆、水碗、猫砂盆的数量要比猫多一个,避免争夺;给每只猫都留一个“专属空间”,比如单独的猫窝、封闭的猫别墅,让它们有地方躲;平时互动时也要尽量公平,不要只跟某一只猫玩,给其他猫留下心理落差。
阿琳现在总说:“以前觉得养多猫就是添个食、多铲个屎,现在才知道,得像照顾小朋友一样,注意它们的小情绪。”其实隐形霸凌不可怕,只要多观察、多调整,就能让家里的每只猫都活得舒服。毕竟咱们养多猫,是想让它们互相作伴,而不是让弱势的那只,在角落里偷偷受委屈呀。
信源:养猫科学研究院
Copyright©2022 Neusoft. All rights reserved.
1点击右上角···
2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