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上金普

别再误解了,科学“笼养”让狗狗更有安全感!

2025-11-12 16:25
很多养宠人一听到“笼养”就皱眉头,觉得把狗狗关在笼子里是剥夺自由、甚至是虐待。
但其实,对狗狗来说,科学的笼养不仅不是伤害,反而能带来安全感,还能帮主人解决不少养宠难题,尤其是分离焦虑。

首先要明确说明,笼养不是一直笼养!而是幼犬阶段(1-3月龄)笼养,四月龄之后可以开始过渡散养!而笼子的大小则取决于家里地方的大小

图片

先说说笼养的好处

首先是建立安全感,狗狗祖先属于穴居动物,封闭的小空间能让它们本能地感到安心。

幼犬时期,如果小狗跑出来,狗妈妈一般都会把它叼回窝里,这其实就是保护行为。跟“笼养”的意思相同

尤其是刚到家的幼犬或胆小的狗狗,一个合适的笼子会成为它们的“安全屋”,减少环境变化带来的应激反应。让它适应独处,在以后的生活中可以解决很多难题。

其次是安全保障,主人外出时,笼子能避免狗狗误食异物、啃咬电线或破坏家具,也能防止狗狗在慌乱中受伤。

笼养可以让狗狗快速学习定点排便,利用狗狗不在休息区排泄的本能,能快速帮它建立正确的排便习惯。

图片

笼养说白了并不是给一个小笼子了事,而是要选择一块封闭的区域:里面设置休息区、排便区、饮食区。

 

可以放一些狗狗喜欢的玩具在里面,让它不至于无聊。

千万不要把笼子当惩罚工具,否则狗狗只会害怕笼子,而不是把它当作避风港。

当狗狗适应笼养且养成良好习惯后,就可以逐步过渡到散养。

图片

第一步是“短时间散养”,主人在家时,先让狗狗在客厅等小范围活动,有人看护避免犯错,表现好就给零食奖励。

第二步是“延长散养时间”,主人短时间外出时,把危险物品收好,准备好水和厕所,回家后若狗狗无破坏行为,给予重点奖励。

第三步是“完全散养”,若狗狗连续一周在无人看护时表现良好,就可彻底放开笼子,让它自由活动。

笼养并不是最终目的,而是帮助狗狗适应家庭生活的工具。无论是笼养还是散养,核心都是给狗狗足够的关爱和陪伴。

只要方法得当,笼子会成为狗狗的安心港湾,等到散养阶段,要休息时它都会自己进去。

笼养最大的好处是让狗狗能够学会独处,当你出门,它不会感到焦虑。

 

信源:是桑尼呀

logo

Copyright©2022 Neusoft. All rights reserved.

1点击右上角···
2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