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上金普
掌上金普
现在由于报纸、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的普及,老百姓可以非常便捷的获得各种各样的信息,如侯宝林、古月因心肌梗死抢救无效死亡,高秀敏于睡眠中去世等等,这些消息真假难辨,但都传递了一个消息:冠心病死亡率很高,胸痛就是冠心病。使得大家听到“冠心病”,就会“谈虎色变”,这一方面让老百姓提高了保健意识,但也造成了过度就医。现实中也确实随着生活的改善、工作压力的增大以及生活习惯的改变,越来越多的人患有冠心病,且得病趋于年轻化。我国冠心病的发生80%与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吸烟等因素有关,西方国家重视了危险因素的管理,使得冠心病的发病率大幅下降,死亡率减少了40%。所以正确认识冠心病的危险因素、重视对心脏病的预防,显得尤为重要。
在促进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公认的冠心病危险因素包括:男性、有过早患冠心病的家族史、吸烟、高血压、高胆固醇血症、糖尿病,有明确的脑血管或周围血管阻塞的既往史,重度肥胖(超重因素中≥30%)。在这些危险因素中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可改变的因素,一类是不可改变的因素,除性别与家族史外是不可改变的,其它危险因素都可以治疗或预防。我们要做的就是把可改变的因素管理好,这样才能减少冠心病的发病率。可改变的因素有以下几方面:
1、控制血脂:
在动脉硬化形成过程中,血脂异常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血脂中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的水平又对动脉硬化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故控制血脂是预防冠心病最基本的措施。平日饮食宜清淡,尽量少食或避免高动物性脂肪、高胆固醇的食物,低脂(饱和脂肪酸的摄入量占总热量的7%,胆固醇≤200mg/天,如肥肉、猪油、动物内脏、蛋黄、乳赂、黄油等;平日烧菜尽可能用植物油,食盐宜少,糖也少吃;食物以素食及豆制品为主,即多食素菜、水果、豆制品等。
2、控制血压:
高血压可加快加重动脉硬化发展的速度和程度,血压越高发生冠心病或复发冠心病的机会越大,预防高血压要定期进行血压测量,对血压值处于正常高值的应给予生活指导,限制食盐的摄入量,每天食盐控制在6克以内。同时要重视增加膳食中钙的含量,膳食中游离钙每千卡热量能增加100毫克,则收缩压可降低0.266kPa(2.0mmHg)。
3、戒烟、限酒:
吸烟会对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有很大促进作用,从开始就要严格控制吸烟这一不良习惯形成,已经吸烟的应尽早戒烟。限酒,少量饮酒可以降低血压,大量饮酒会使血压升高、心率增快,导致耗氧量增加,诱发心绞痛。故成年男性每天饮用酒精量≤25g,(相当于啤酒750ml,白酒30ml,葡萄酒250ml,成年女性每天饮用酒精量≤15g,孕妇、儿童、青少年禁止饮酒。
4、水果和蔬菜
水果和蔬菜含有大量的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是人体必需的成分,吃大量水果及蔬菜,每天摄入蔬菜300-500g,水果200-400g,谷类250-400g,每日饮水量1200ml,饮食要维持平衡均匀。
5、积极预防肥胖和超重:
动脉硬化从儿童时期就已经开始,控制肥胖症是减少慢性病发病率和病死率的一个关键因素,超重使心血管病死亡增加1.5,肥胖使心血管病死亡增加2-3倍,体重指数≥25.0kg/m2后,每增加5.0kg/m2,总死亡率增加30%。所以建议超重和肥胖者在6-12个月内减轻体重5-10%,使体重指数维持在18.5~23.9kg/m2,腰围控制在男≤90cm,女≤85cm。
6、适当运动:
体育锻炼的保护作用主要通过降低血压、血糖、血脂来实现改善心血管疾病的功能。推荐每周至少5天,每天至少30分钟以上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如慢跑、快走6000步、游泳、爬山、各种球类运动。但由于突然做剧烈运动很危险,必须以渐进的方式来开始实行你的运动计划。
7、心理平衡:
心理应激与冠心病密切相关,心理社会因素可预测28.8%的急性心梗事件。故减轻精神与生活上的压力,可以大大减少冠心病的发病率,减轻压力可以通过培养嗜好或通过运动来松懈日常生活中的紧张情绪。
冠心病不是一天形成的,是不良的生活习惯长期积累,并在一定的诱因作用下突然发病的,故成年人要定时检查身体,如定期检查血压、血脂、血糖、心电图等,早期发现动脉硬化的证据,早期干预,如果在日常生活中,劳累或精神紧张时出现胸骨后或心前区闷痛,要及时就医,尽早发现冠心病。
Copyright©2022 Neusoft. All rights reserved.
1点击右上角···
2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