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上金普
掌上金普
建议大家不要把掏耳朵当成习惯,也不要轻易尝试街边的掏耳朵体验。
此外,更不建议给儿童掏耳朵,因为他们不仅耳道窄,而且耳道内的皮肤也很脆弱。
经常掏耳朵会破坏耳道皮肤的自然屏障,引起人体疾病,比如:
1)掏耳朵最常会引起耳道湿疹;
2)掏耳时不慎被人撞到,棉签或耳勺会直接捅破耳膜,可导致不同程度听力下降甚至耳聋;
3)掏耳朵如果不慎,可造成外耳道皮肤受损,引发外耳道炎,出现疼痛,严重时会流脓;
4)掏耳朵过深,可能会伤及鼓膜,出现鼓膜穿孔,引起中耳炎;
5)掏耳朵确实会导致颅骨感染。用棉纤掏耳朵时,棉签纤维会不断在耳道内聚集,时间久了会导致局部溃烂,引起耳后颅骨的感染。
如果真的想掏耳朵,也不要用棉签伸进去掏。
这是因为,棉签容易把耳屎推到耳道深处,形成耳屎堆积,此外,可能对耳朵造成损伤,例如刺破耳膜。
正确的掏耳朵姿势是什么?
1.如果耳朵实在痒,可以用手指在耳洞口轻挠两下。切记不要用尖锐的物品!不要过于深入!
2.适当控制自己不去掏耳朵。
3.如果出现瘙痒难耐的情况,有可能是外耳道湿疹等,应及时去医院确诊。
4.游泳时应该保护耳朵。特别是耳朵有过炎症的人群:应避免在不干净的水中游泳;游泳时佩戴耳塞;游泳时如果耳朵进水,应在上岸后将头偏向进水的一侧,将耳朵拉向后上方,用另一只手轻拍耳朵上方或者单脚跳跃;出水后,如果鼻腔中有水,可以用手堵住一侧鼻孔,用另一侧鼻孔呼吸,让水流出,避免用力擤鼻,防止水流入中耳;游泳后用吹风机的冷风档轻柔地吹干耳朵。
5.耳部出现不适,不要使用偏方。如用酒精和醋滴耳,可能会加剧感染。
综上所述,耳屎是耳道皮肤的一道自然屏障,根本不需要刻意去掏,实在想掏,也不要用棉签掏耳朵。
Copyright©2022 Neusoft. All rights reserved.
1点击右上角···
2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