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上金普

百亩软枣猕猴桃 打造乡村新名片

2022-09-28 15:02


金秋时节,瓜果飘香,正是采摘好时节。最近,很多市民在新区的市场上、超市里都看到了本地软枣猕猴桃的身影。记者从新区农业部门获悉,这种新兴水果已经扎根新区,从2018年种植面积的1000余亩到今年的6000余亩,成为新区致富水果行列的生力军。在登沙河街道范家村,其按照街道“一村一品”的发展思路,通过不断地学习考察,于2019年初选定了软枣猕猴桃这一适合本地发展、前景非常广阔的项目,成立了专业合作社,建立软枣猕猴桃种植园区。眼下,放眼望去,整个园区郁郁葱葱,6.3万株猕猴桃遍布700亩土地,当下已迎来收获季。

“小果子”孕育大市场

软枣猕猴桃是猕猴桃的一种,属藤木科植物、浆果类水果。最早在长白山附近发现,被当地人都称作“软枣子”,后来经过长期的改良培育才实现商业化种植,又称“奇异莓”“迷你奇异果”。其具有皮薄肉厚、汁多爽口、食用方便等特点,果实维生素C含量是苹果、梨的80-100倍,且含氨基酸、矿质元素、类胡萝卜素等功能保健成分。因其易栽培种植、管护简单、经济效益好,市场前景广阔、增长潜力巨大。大连独特的地理位置,加上海洋气候,决定了大连软枣猕猴桃的优良品质。其中,早熟品种在8月上旬开始采摘至9月上旬结束,中晚熟品种9月上旬上市能持续到11月末。

在2019年初,范家村120户村民在12名党员的宣传带动下,率先自愿以家庭承包土地入股,成立大连金普新区范家村连福土地股份农业专业合作社,建成了软枣猕猴桃种植园区。

“小果子”颗颗品质高

走进果园,一株株软枣猕猴桃果树映入眼帘,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茂密的枝条沿着搭好的线架爬藤而上,一串串绿色果实吊在藤杈上,掩映在叶子中。

“软枣猴桃从种植到盛果期需要4年,今年就是种植后的第一个盛果期。我们园子里种植的软枣猕猴桃都是‘龙成二号’品种,个头大,果浆含量高。4年时间里,全部用的是农家肥加有机肥,所以口感也赞。”范家村党总支书记王端信心满满地向记者介绍,范家村离海近、温差大、阳光充足、土地肥沃,非常适合软枣猕猴桃的种植。而果园主要施加奶牛粪,因今年雨水多,加上在园内地面铺上玉米杆,保证了土壤湿度,粪吸收得好,结出的软枣猕猴桃个大、表皮光泽、甜度高。

“小果子”成就新名片

9月,软枣猕猴桃进入了成熟期,为避免其受本轮疫情的影响,王端积极想办法拓宽产品销售渠道,把目光瞄向电商销售平台,让范家村的软枣猴桃销售得好,价格卖得合理,乘着直播热的东风走向全国市场。

“保证果子现摘现发,坏果包赔,祝大家吃得开心……”近日,在淘宝直播平台,王端与淘宝主播陈洁搭档推销范家村的“山而立”品牌软枣猕猴桃。王端向全国各地的粉丝介绍了范家村软枣猕猴桃的品质、特点,向大家保证有完善的售后保障。此外,他还在直播间宣布主播陈洁成为范家村软枣猕猴桃的推广大使。仅在这次直播中,软枣猕猴桃就销售了2万余斤。

记者看到平台上的购买评价都是好评,淘宝排名第三。目前,连福土地股份农业专业合作社开设了自家的淘宝企业店——连福农场店铺。王端表示:“希望借直播爆火之势,叫响我们的‘山而立’品牌,让这个品牌成为范家村经济发展的新名片。”

“小果子”铺就致富路

壮大集体经济、带领村民发家致富一直是范家村党总支班子的不懈追求。范家村软枣猕猴桃种植园区,通过科学栽培、合理管护,闯出了一条“绿色生态、立体栽培、共同致富、规模发展”的助民增收之路,也助力了乡村振兴。据介绍,今年范家村软枣猕猴桃产量为30万斤,目前,线上售价18.9元一斤,线下售价20元一斤,预计今年保守收入可达200万元。而随着软枣猕猴桃树龄的增加,以后产量还会有所增加。

在种植园区内,果农们或摘果、或分拣、或装箱……一派丰收景象。范家村在壮大村集体经济的同时,也解决了村民在家门口就业的需求。在村里,有很多年纪大的人,干不了重体力活儿,可以承担采摘、分拣、包装等对体力要求不高的工作,一天可收入130元。也有常年在这里工作的村民,一年收入在2.5万元左右。

范家村以大范屯为中心,东西两端有棋杆河、柳家河两大支流,与黄河入海口交汇,形成自然的湿地景观,旅游资源得天独厚。近年来,因大力发展乡村振兴战略,如今的范家村环境优美、生态宜居、秩序井然、管理规范、乡风文明、产业兴旺、生活富裕,荣获2018-2020年度辽宁省文明村。目前,村里软枣猕猴桃树种植规模大,成为当地特色农业产业种植的“新宠”,范家村决定将利用区域优势,吸引游客,发展观光、采摘为一体的旅游业,推动集体经济发展和观光采摘再上新台阶。


(文/记者 王晓璐 曲鸿雁 通讯员 冯丽娟 图/摄影记者 刘兆龙)


logo

Copyright©2022 Neusoft. All rights reserved.

1点击右上角···
2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