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上金普
掌上金普
生活中,每个人都会留下许多刻骨铭心的记忆,烙印在心灵深处,无论喜怒哀乐,时间愈久,记忆愈深。1971年除夕夜的那顿饺子,或许是我内心最深意的定格,从来不曾模糊。
现在对于北方人来说,过年吃顿饺子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谁家过年还不吃顿饺子”这是北方的习俗,象征着团圆与吉祥。但在50多年以前,过年还真不一定能吃上饺子。
我出生18个月后,父母担心幼儿园照顾不好我,而城里的奶奶还需要照看我的堂哥,父母便把我送到了普兰店乡下的外婆家。
母亲姐妹8人,我7个姨,没有舅舅。母亲和几个姨读书后都进入城里工作,分布在全省各地,只有老姨高中毕业后没有进城工作,留在乡下以便照顾我外公、外婆。外公以前在空军某部当军工,50年代初期,其部队换防,外公没随部队过去,留在了现在的普兰店杏花村。杏花村便成了我的第二故乡。
当时,我的家境条件相对来说还是挺优越的,父亲在机关工作,母亲是国有大型企业职工,收入也比较高。而那个年代,大部分家庭是单职工家庭,即丈夫一人工作,妻子做家庭主妇。当时物资极度匮乏,计划经济体制下,粮油定量供应,细粮及食用油少的可怜。大部分商品也是凭票供应,按户或人口分配,这样避免了贫富差距扩大化。
农村的情况就非常糟糕,大连地区农作物以玉米为主,所以农民基本没有细粮可吃,但有少量的豆类和黄米、小米等。每年分配的粮食,基本吃不到第二年秋收季节,农民忍饥挨饿,那段峥嵘岁月不堪回首。
1971年除夕,我在杏花村外公家,父母和几个姨节前都没有回来。上午,外婆炸了很多萝卜丝丸子,还制作了很多年糕等节日食品。下午,外婆对外公说:“家里一点白面也没有了,今晚如何也得让外孙子吃顿饺子啊,你出去看看谁家有白面,借些包点饺子,等明天姑娘回来就还上。”
文编:马俊健 纪永科 徐宪国 于 琴 孙又文
网宣:蔷 薇 李新新
美编:海 平 王 妍
主编:郭 佳
监制:阎 峻
顾问:田纯净
Copyright©2022 Neusoft. All rights reserved.
1点击右上角···
2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