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上金普

开建前的沙盘推演

2024-09-18 17:00

开建前的沙盘推演

1984年8月末,离大连开发区奠基还有一个多月。一天,旅大警备区管宣传报道的领导找到我,邀我一道去采访将要起步的大连开发区。

我那时在旅大警备区后勤部政治部工作。有相机,学过并干过刑事摄影,有一些拍摄经验,有冲洗胶片的暗室,还经常在军区报纸上发表一些新闻照片。也正基于此,我才破例同几位有新闻报道能力的同事一道去了开发区。

那时,只知道将要问世的开发区在金县东南边一个叫马桥子的地方,可同行者谁也没去过,没有向导,也没有那边的电话,只能边走边打听。

我们乘坐的北京吉普车在大连市内相对好走些,一出市内就不同了。我们从金州城南擦过,经过金州东边的十里岗,穿过两边是苞米地的乡间公路,就这条不到30公里的路,硬是折腾了将近两个多小时才到达大孤山乡政府。

马桥子是大孤山乡所辖的一个村,那时筹建大连开发区的同志大都在乡政府办公。到达大孤山乡政府时,一个郑姓工作人员看到介绍信后却直接把我们带到了离乡政府不远一个叫东方剧场的俱乐部里。

东方剧场在那一片地儿挺显眼,规模比乡政府大。在剧场的一间房子里,摆放着沙盘和一些建筑模型,墙上挂了些建筑物效果图和图纸。小郑向我们介绍,开发区一期工程大约3平方公里,要建成耗能低、无污染、知识和技术密集型的综合性工业区,并相应建设行政、生活、服务区。要开发一片,建成一片,收效一片。还说,要建设一条18公里长、100米宽,从大连至马桥子的海边公路,而整个开发区“七通一平”的基础工程要在一年半时间内完成。

简单介绍后,他指着这些模型介绍起写字楼、酒店、邮局、净水厂等建筑方案,说这些都是从全国工程设计方案竞赛中遴选出来的,设计者来自全国八大设计院。这些设计模型和设计图摆在这里,一个是供外来人员参观,一个是征求大家的意见。至于最后定稿,还得市领导审查通过才能实施建设。

当时给我印象深刻的是后来叫做“银帆宾馆”的模型。直到后来看到作家王国栋老师关于它的叙述,方知当时银帆宾馆的设计方案在市领导那里还有不同意见。说这座建筑的设计挺前卫的,好看是好看,问题是楼体不高、占地不小,是否有些浪费空间。后来开建公司的老总,根据市领导的意见,指示设计方在原方案的基础上加高了两层,做到了既符合视觉逻辑又增加了使用面积。

1987年3月,我穿着军装来到开发区的军办单位工作,当时看到银帆宾馆正在建设,但还没封顶。与银帆宾馆差前差后建设的还有当时叫做“金马大厦”的写字楼和建在金马大厦西边的邮电楼。再稍后一点的是银帆道对个的庆港大酒店和金丰宾馆。它们一家是大庆和香港合资建的,一家是由部队独资修建。这两家酒店现在都没有了,但那时,这两栋建筑与银帆、金马一道,形成开发区还有点模样的建筑群。

1991年,我调入开发区报社工作,办公的场地就在金马大厦9楼,和开发区管委会政府部门在同一座楼里办公,体会到了什么叫写字楼以及在写字楼里办公那种落地大玻璃窗、电梯上下的现代化感觉,消除了脑子里常常在想却不好意思说出口的“怎么写字还要有个楼”的幼稚想法。

9月15日报纸出版了。我拿着还有点油墨味的四开报纸很是兴奋,因为那上面有我写的文字,有我拍的照片,有我画的刊头、尾花和地图,有我的署名,还因为那上面刊登的全是有关大连开发区的内容。

就在即将迎来大连开发区40周年之际,我又翻出了40年前的这张报纸,不知咋的,心中突然有了异样的感觉:这报纸怎这么小气,怎么还是黑白版的,怎么还是铅字印刷的,我的照片怎么上版的这么少且这么不受看?


汤亚辉

作者:原大连开发区报摄影部主任

logo

Copyright©2022 Neusoft. All rights reserved.

1点击右上角···
2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