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上金普

童年困在屏幕里?OECD报告揭儿童的数字生存状态

2025-06-17 14:25
0.jpg


2025年5月15日,OECD发布《数字时代的儿童生活如何?》(How’s Life for Children in the Digital Age?)报告,首次系统梳理了OECD国家儿童的数字化体验,并探讨了数字体验对儿童的影响,最后提出了政策改进建议。

一、儿童数字化生存图鉴:触网低龄化与在线行为分化

1.十岁儿童手机持有率突破70%

2022年OECD国家15岁青少年中,平均96%可通过电脑/平板上网,98%拥有智能手机并链接互联网。十岁儿童智能手机持有率平均达70%,但土耳其(29%)、法国(40%)与拉脱维亚/波兰/北欧国家(>90%)差异悬殊。

2.在线时长从日本“轻用户”到拉脱维亚“超长待机”

OECD国家中,2022年15岁儿童约1/4每周使用数字设备不超过20小时,但超半数达30小时以上。日本情况特殊,仅31%青少年每周使用超30小时,而10小时以下比例显著高于他国。重度使用者(60小时/周)比例从日本10%至拉脱维亚43%不等。

3.日均3小时社交+游戏的数字生存模式

2022年PISA调查数据显示,OECD国家中84%的15岁青少年每周至少花费两小时使用数字设备进行课外学习,如查阅教程或使用教育应用程序。此外,66%的15岁女孩和61%的男孩表示在上学日每天至少花费三小时在社交媒体上,而约27%的15岁青少年在上学日每天玩视频游戏的时间至少为三小时。

二、双刃剑效应:屏幕背后的认知重塑与心理危机

1.数字设备使用不当影响幼儿大脑发育

报告指出,数字技术和媒体为孩子们提供了许多学习、玩耍、与朋友联系并逐渐获得独立的机会。然而,过度或有问题地使用数字技术引起了人们对他们的健康、学习能力和幸福的负面影响的担忧。大量证据表明,屏幕时间过长可能对儿童和青少年身体健康的几个方面产生负面影响,包括睡眠的数量和质量、青少年的身体活动以及超重和肥胖的风险。

在早期阶段,如果家长和看护人能够积极参与,如电子书等数字设备的使用可以促进儿童的早期阅读能力、口语技能和语言发展。然而,过多的被动屏幕时间可能会对神经认知发展产生负面影响,尤其是在大脑具有高度可塑性和脆弱性的早期阶段。

2.社交媒体负面影响女孩高于男孩

大约17%的15岁青少年表示,当他们没有数字设备时,至少有一半时间会感到焦虑或紧张。在几乎每一个OECD国家,女孩(22%)比男孩(13%)更有可能出现这种焦虑。

2022年,在OECD国家中,大约46%的11岁、13岁和15岁青少年(男孩36%VS女孩55%)表示,他们经常使用社交媒体来逃避负面情绪。

 

研究表明,过度使用社交媒体,尤其是每天超过两小时,会导致负面心理健康问题,包括抑郁、焦虑、对自身形象的担忧以及睡眠质量不佳,女孩受影响往往更大。社会比较、接触理想化形象以及网络欺凌等因素,会增加社交媒体使用与主观幸福感之间产生负相关的可能性。社交媒体的影响因内容类型而异,积极内容与幸福感相关,而消极内容则会加剧心理健康问题。

社交媒体的使用还可能导致类似成瘾的行为和社交媒体引发的压力,尤其是在弱势青少年中,例如具有少数群体身份或面临线下脆弱性的青少年。虽然社交媒体提供了在线支持社区等好处,但它也可能加剧孤立感,损害心理健康,尤其是在用于比较或逃避现实世界互动时。个人性格特征和使用社交媒体的动机也会影响这些影响的程度。

3.网络欺凌呈上升趋势

所有经合组织国家青少年遭受网络欺凌的几率都在上升:2021-22年,平均每六名11至15岁青少年中就有一人报告经历过网络欺凌,各国情况差异显著。在大多数国家,单亲家庭的女孩和青少年更容易成为受害者。

三、数字技术对儿童和青少年的影响方式不同

在全球范围内,女孩更有可能频繁使用社交媒体,并且更容易受到不当内容或仇恨言论的影响。另一方面,男孩则更有可能参与危险的数字行为:他们倾向于花费大量时间玩电子游戏,睡觉时开启设备通知,参与网络欺凌,并且更频繁地肆意分享他们明知不实的网络信息。

来自社会经济背景较低的青少年不太可能利用数字资源进行校外学习或寻求实用信息。他们过度沉迷于电子游戏的风险显著更高,不太可能更改隐私设置,并且更有可能在睡觉时开启数字工具通知。

推广最佳实践,以管理风险并提升儿童学习和福祉的益处,也有助于减少影响儿童和青少年网络行为的社会经济不平等。

儿童对数字技术和媒体的使用和参与不仅取决于网络环境中的保护措施,还取决于线下因素和生活环境,这些因素既可以起到保护作用,也可以造成脆弱性。这些因素会影响数字行为的可能性,并减轻或放大其对福祉的影响。

1.jpg

四、增进儿童数字福祉的四大政策支柱

1.实施有效的监管框架和开发优先考虑儿童安全的技术与服务

报告指出,为确保儿童在数字环境中的安全,需建立强有力的法律和政策框架,明确数字服务提供商的义务,包括保护隐私、打击不当内容传播及提供清晰的举报机制。政府应制定法规和标准,推动将儿童安全措施融入产品设计,例如默认隐私设置、内容过滤、家长控制和易理解的年龄验证系统。跨部门协作至关重要,如挪威的国家战略展示了多部门协调的有效性,但多数国家缺乏中央协调机构或明确的绩效指标,导致治理和问责困难。此外,需应对人工智能和虚拟现实等新技术带来的风险,确保安全设计并限制使用时间,同时加强成人监督。

 

2.提升儿童的数字素养和技能,发挥学校和教师的关键作用

报告指出,学校和教师需帮助儿童发展数字素养、识别风险并管理在线问题。教师需接受足够的ICT培训以克服知识和信心不足,学校应将网络安全教育纳入课程,并促进教师、校长和心理学家的协作以应对网络欺凌。尽管禁止课堂手机可能减少干扰,但执行效果参差,且证据显示对学生学业和福祉的影响尚无定论。教育系统需平衡技术使用与线下活动,确保学生既能掌握必要技能,又不被过度依赖设备所困,尤其需关注弱势儿童缺乏家庭指导的情况。

3.为父母和照顾者提供指导,管理儿童数字设备使用的利弊

报告指出,父母需根据孩子年龄调整策略:对幼儿设定严格规则和监督,对青少年采用灵活指导和开放式对话。指导应涵盖健康习惯,如避免睡前使用设备、设立无屏幕区域,并鼓励共同制定家庭媒体计划以减少冲突。家长控制工具可能带来虚假安全感或过度控制,且责任不应仅由父母承担。建议父母参与孩子的数字活动,优先选择教育内容,并通过榜样作用促进全家健康使用。需提供资源帮助家长理解风险,尤其是数字使用对睡眠、社交和心理健康的影响。

4.确保儿童的观点和经验融入数字政策设计

政策制定需通过参与性流程纳入儿童意见,尊重其保护需求与自主权平衡,并关注弱势群体的障碍(如语言、设备访问)。部分国家通过咨询委员会或专项调查收集儿童意见,如爱尔兰的青年咨询委员会参与在线安全法规制定。儿童希望获得真实透明的平台信息、减少数据剥削和有害内容,同时期望更多信任和自主权。政策设计需反映儿童实际需求,避免一刀切的禁令,而是通过支持措施帮助其安全探索数字环境,确保他们在被保护的同时不丧失参与机会。


资料来源:

OECD (2025), How's Life for Children in the Digital Age?, OECD Publishing, Paris, https://doi.org/10.1787/0854b900-en.

OECD (2025), “From playgrounds to platforms - childhood in the digital age”, OECD Policy Insights on Well-being, Inclusion and Equal Opportunity, No. 18, OECD Publishing, Paris, https://doi.org/10.1787/a2c18146-en.

-en.

logo

Copyright©2022 Neusoft. All rights reserved.

1点击右上角···
2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