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上金普

孙云晓:训子千遍,不如帮孩子培养一个好习惯

2025-07-03 12:26
父母们都明白,教育孩子需要用好方法。那么什么是好方法呢?在我看来,最好的也是最有效的儿童教育方法,就是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

许多父母像克隆人,对孩子唠叨一样的话:“别看电视了,赶快写作业!你要是考不上好中学,怎么考得上好大学?”一位著名的儿科医生说,一句话重复三遍就是对别人的折磨。你对你的孩子重复了无数遍,他怎么受得了?

实际上,没有一个孩子不想成为好孩子。他学习不好一定是碰到了困难,孩子需要的是你具体有效的帮助,而不是唠叨或训斥。所以我给大家一个忠告——训子千遍不如培养一个习惯

习惯培养是一套科学的教育方法,需要按照其规律来做才会见效。在这里,我愿意试着分享一下习惯培养的六大步骤,或许会给大家一些帮助。

01

习惯培养第一步

高认识,激发动机,引导孩子对养成某个习惯产生兴趣、认同和信心

 

儿童时期最好的教育莫过于养成良好的习惯。一个好习惯很可能使人走向成功。

国际奥委会中国事务首席顾问李红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曾说过,现在的成就源于在清华时养成的好习惯。

李红毕业于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后留学于美国并获得哈佛大学MBA学位。2003年受聘于国际奥委会,任国际奥委会驻中国首席代表,成为进入国际奥委会高级行政管理层的第一位中国人。

清华大学一直坚持着对体育运动的推崇,每天下午四点钟喇叭都会广播——为祖国健康工作50年,每个清华人都会出去锻炼身体。李红也不例外,每天下午4 点,肯定会出现在清华的操场上,一圈又一圈地跑步,直到今天仍坚持锻炼的习惯。

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首先大人要提高对好习惯重要意义的认识,要激发孩子培养好习惯的动机,引导孩子对某种习惯产生兴趣、认同和信心。离开了这一点,再多的工作都起不到作用。

图片


02


习惯培养第二步

明确行为规范,让孩子对养成某个良好习惯的具体标准清清楚楚。


北京市史家小学的一个小男孩上课时很调皮,把任课老师惹生气了。下课后,全班同学都埋怨他。这个小男孩很懊恼,就去找他的班主任孙蒲远老师。

孙老师做过40多年的小学班主任,经验丰富。她听了小男孩的话,对他说:“犯了错就认错还是好孩子嘛。那你打算怎么认错呢?”小男孩说:“我去给老师赔礼道歉,再给老师鞠个躬。”

孙老师说:“鞠躬很好,会让对方知道你很有诚意。可是你会鞠躬吗?试一下我看看。”小男孩直挺挺地点了一下头。

孙老师摇摇头说:“这不是鞠躬,这只是点头,点头道歉缺乏诚意。”然后,孙老师站起来,给小男孩演示怎么鞠躬,并让男孩子练习了几次,才让他去给任课老师认错。

孙蒲远老师不愧是全国特级老师,她教育学生不光有耐心,还有细心。因为只有细致入微的指导,才能培养出真正的好习惯。甚至可以说,没有细节的指导,就没有儿童教育。

图片

03

习惯培养第三步

适时进行榜样教育,让孩子对养成某个良好习惯产生亲切而向往的感情。


天津社科院的关颖研究员曾与儿子难以沟通。儿子房间里贴了许多篮球明星乔丹的画像,因为乔丹是他心中的偶像。

后来,一向不喜欢篮球的关颖,开始与儿子一起看篮球比赛,并且收集了许多乔丹的故事,这让儿子对妈妈刮目相看,自然亲近了起来。关颖发现,只要与儿子谈乔丹,儿子就很开心,因为他对这个偶像有认同感、亲切感。

结果,借助乔丹这个榜样的力量,全家人和谐相处,儿子也越来越可爱。

儿童时代就是榜样时代和偶像时代,因为儿童的学习特点就是观察和模仿。父母和教师既可以选择孩子喜爱的名人榜样,也可以选择孩子的优秀伙伴,只要发现他们的某些好习惯,就会对孩子产生巨大的影响力。

图片


04

习惯培养第四步

坚持不懈的行为训练,让孩子由被动到主动再到自动,养成某个良好习惯。


根据心理实验研究,一种行为重复21天就会变为习惯性动作,而90天的重复就会形成稳定的习惯。当然,不同的行为习惯形成的时间不相同,总之是坚持的时间越长习惯越牢。

孩子的习惯养成,有一个由被动到主动再到自动的过程,因此要训练。比如晚上睡觉以前,把衣服叠好,把鞋子放好,把自己上学的书包有序地整理好。孩子开始不会,父母可以指导,演示一下,然后弄乱了让孩子做,孩子往往就很有兴趣。

图片

05


习惯培养第五步

及时评估和奖惩,让孩子在成功的体验中养成良好习惯。


孩子经常管不住自己,笼统的要求对他们难以起作用。因此父母要把大计划分割成很多个小计划,并不断与孩子一起总结评估。这样,孩子每天都知道自己是否进步了,并期待着明天的进步。

北京有一位妈妈,儿子上小学五年级,写作业很磨蹭。妈妈仔细观察,发现儿子写一个小时的作业站起来7回,一会儿打开冰箱看看有什么好吃的,一会儿打开电视看看动画片开始了没有。不到10分钟就站起来转两圈,这样写作业能不磨蹭吗?

于是,妈妈和儿子达成母子协议:写一个小时的作业站起来不应超过3回,做到了用看动画片作为奖励。

结果孩子就这样慢慢地变化了,一想到一个小时只能站起来3回,就会慢慢地控制,并用争取晚上看动画片来激励自己。经过3个月的训练,这个孩子终于养成了专心写作业的好习惯。

习惯培养可以用加减法,也就是说,培养好习惯用加法,改正坏习惯用减法。千方百计让好的行为不断地出现,次数越多,好习惯越牢固。用递减法减去孩子的不良习惯,就是说他的坏行为比原来次数减少,就可以容许他甚至奖励他,这样,坏行为就会越来越少。

图片

06

习惯培养第六步
形成良好的环境或风气,让家庭生活和学校环境乃至社会风气成为孩子养成良好习惯的支持力量。

环境的力量很大,培养孩子好习惯一定要注意形成一个良好的环境。比如当孩子在学习的时候,父母千万别打麻将。有的父母边打麻将边说:“儿子,好好学习啊,考北大、考清华。”你说他能考上吗?

习惯的培养是一门科学。那么习惯培养的原则是什么呢?是尊重孩子,尊重孩子的主人地位。习惯培养的目标是什么呢?是培养良好习惯来解放孩子的大脑,让孩子从一些低级的、束缚自己的不良行为习惯中解放出来。

习惯培养的过程是两代人相互学习、共同成长的过程。有些习惯孩子比大人形成得早,像环保,我们就要向孩子学习。父母和孩子一起成长。而且,好的关系胜过许多教育,父母老师跟孩子的关系越好越有助于孩子良好习惯的形成。

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健康人格,培养健康人格最有效的途径就是从培养行为习惯做起。我们抓住行为习惯培养这个根本,就抓住了家庭教育最有效的途径,这就是我们家庭教育最基本的任务。



来源 | 好妈好爸好孩子整理自中国教育报

作者 | 孙云晓

logo

Copyright©2022 Neusoft. All rights reserved.

1点击右上角···
2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