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上金普

家庭教育中的9个“不要”,条条精辟!

2025-06-30 13:23

1

不要说孩子笨

图片

有时我们着急上火的时候,也许会对孩子说“你怎么这样笨”或者“你是木头人吗”,每当这类话脱口而出时,都会损伤孩子的自尊心、自信心,给孩子心理蒙上阴影。


如果这样的话成了家长的口头禅,一个没有主见、没有自信、呆头呆脑的笨孩子可能真的会诞生。

2

不要恐吓孩子

图片

有时,对调皮、贪玩或屡教不改的孩子,我们也许会说:“再不听话,就让大灰狼来吃你。”或者说:“老妖精来了,还不快跑?”每当这些恐吓孩子的话语讲出来的时候,确实能起到短暂的效果。


但是它给孩子造成的心理阴影也是巨大的,有些甚至是无法挽回的。一些孩子怕生人、怕黑、怕独处,很可能就是由于小时候家长的恐吓教育造成的。

3

不要“贿赂”孩子

图片

有些家庭,夫妇双方有矛盾,为了扩大势力,都想“拉拢”孩子,想让孩子站在自己一边,而手段多数是贿赂。但这的确不是个好办法。这种贿赂会把孩子搅进父母的是非之中,也往往造成孩子是非观念的混乱,不利于他们身心的健康发展。

4

不要过度保护、监督孩子

图片

过度保护、监督孩子是很多家长所犯的通病。他们总觉得孩子还小,还不能独立。因而对孩子的方方面面进行全方位、掠夺式保护。但这样过度保护,会挫伤孩子的自我观念,削弱孩子的自主能力。


因为当父母过分保护孩子时,其实也是在告诉孩子:“你不能照料自己。”长此下去,就会塑造出一个没有生活独立能力,凡事依赖父母、缩手缩脚的孩子。


所以,我们应该把“只要孩子能做,决不包办代替”当作座右铭。这样才能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和创新精神,才能培养出符合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5

不要对孩子唠叨不休

图片

唠叨是80%以上家长的通病,也是几乎100%孩子反感的父母的缺点。父母之所以唠叨,是觉得孩子在某些方面的表现不合自己的要求,但又怕孩子不注意、不改正,因而时时提醒、事事提醒,这样就形成了唠叨的习惯。而孩子呢,又恰好反感父母这样的做法。


他们认为:有些话说一遍已经够了,没有必要不停唠叨。过分唠叨,会使孩子觉得父母认为他没有理解事物的能力,久而久之,孩子会产生厌恶,甚至产生很强的逆反心理,专门和父母对着干,反而把事情搞得更糟糕。其实,有条理地向孩子交代事情,会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和自尊心。所以,做父母的要时时提醒自己:不要唠叨。

6

不要强迫孩子盲目服从

图片

强迫孩子盲目服从也是许多家长常犯的错误。其根源还是我们灵魂深处家长专制的封建思想在作怪。我们往往出于为孩子好的目的,却做出了不尊重孩子、违背孩子意愿,甚至伤害孩子的事情;我们常常强迫孩子停下他自己喜欢的事情,而做一些孩子痛苦但家长认为重要的事情。


很多时候,孩子没有选择的权利和自由,有的只是盲目服从。长此下去,不但扼杀了孩子的个性,也剥夺了他分析、思考、判断、选择的能力。就这样,一个盲目服从的孩子产生了。这样的结果,也绝对不是我们家长所想要的。我们应该允许孩子有抱怨甚至拒绝的权利。

7

不要掩盖孩子的错误

图片

犯错误是孩子的共性和权利,孩子在不断地犯错误,然后在改正错误的过程中不断地积累经验,从而成长、成熟。当孩子犯了错误的时候,家长必须及时提醒、纠正。但是,往往有一些家长,总认为孩子还小,要么视而不见,要么采取掩饰、纵容的方式对待孩子的错误。我觉得,作为父母,适当地宽容孩子的缺点、错误是可以也是必须的。


但过分纵容孩子并不利于他们的成长。因为孩子迟早要长大成人,要走向社会,有些在家里行得通的事,到外面就很难说了。因此,纵容孩子只会剥夺孩子潜在能力的发展,阻碍他成为能干、独立、能自我调节的人。

8

不要用不一致的规矩管教孩子

图片

用不一致的规矩管教孩子是部分家长常犯的错误之一。


有些家长在教育孩子方面,随意性很强,没有原则、没有规矩,或者父母凭自己的喜怒随意设立规矩。


孩子同样的行为,有时遭到处罚,有时得到表扬,有时则任由他去。


这样就会使孩子感到困惑,不知道究竟怎么做是对的,怎么做是错的。


长此以往,不但使家长在孩子心目中的威信丧失,而且会使孩子养成没有是非标准、凡事可以随自己情绪而改变的习气。

9

不要对孩子滥用奖励

图片

滥用奖励也是一些家长常犯的毛病。


大人们常说,“如果你做到什么,我就奖励你什么东西”“如果你考试达到多少分,我就奖励你什么东西”,这样拿奖励来纠正孩子的错误或者拿奖励激励孩子进步的方法,实际上是非常错误的教育方法。这样做的结果,往往是培养了孩子懒惰和不正确的价值观。


曾看过一幅漫画:


一个孩子拿着100分的试卷,爸爸奖励了他100元钱;第二次,孩子拿着90分的试卷,妈妈奖励了他90元钱;第三次孩子拿着88分的试卷,奶奶奖励了他88元钱;第四次,孩子拿着50分的试卷,向爷爷要50元钱的奖励,却遭到了全家人的责骂。


这幅漫画很好地讽刺了乱用奖励的恶果。


我觉得,我们在要求孩子做什么事的时候,应该有个标准。做好了表扬,做不好批评。


有时候也可以象征性地来一点小小的物质刺激,但不能滥用,更不能拿奖励作为纠正孩子错误的方法。


比如学习就是孩子的职责,考好了应该表扬、肯定,但以考多少分为依据奖励多少钱的做法,就大错特错了。


所以,我们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要切记:不能滥用奖励。

图片
logo

Copyright©2022 Neusoft. All rights reserved.

1点击右上角···
2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