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上金普

银龄共绘桑榆景 协商共筑幸福圈

2025-07-03 15:45

自今年6月以来,光中街道佳福社区正悄然迎来一系列变化。曾因活动场地匮乏、文化供给单一而略显沉寂的社区,如今处处涌动着活力:书画课里墨香萦绕、舞蹈班形如流云、太极社团刚柔并济、模特队步履生风……这背后,是社区党委以“汇听议做”四步工作法为抓手,通过议事协商机制激活基层治理能量的创新实践,是社区教育在基层沃土生根发芽、点亮居民多彩生活的生动写照。

 

佳福社区地处光中街道中心地带,辖区商业机构星罗棋布,但公共活动设施却仅有凉亭、长椅等。网格信息员在走访中发现,胜利西小区的居民楼下经常有老人孤单地坐着,问及缘由,老人感叹道:“附近没有能锻炼的地方。”这样的叹息并非个例。在“共建美好社区”系列活动的“敲门行动”中,有多位老年人不约而同提到“想学新技能”“没有活动场地”“盼有展示舞台”。社区党委敏锐捕捉到这份“银发需求”,立即启动“民意直通车”,将分散在24个楼栋的碎片化诉求汇总,其中学习书法绘画、训练舞蹈形体、缺乏活动场地等需求尤为突出。

面对群众的多元诉求,社区启动“议事协商”机制,邀请物业、居民代表、社会组织、社区志愿者等召开“社区议事会”。经过热烈讨论,最终达成“空间公共化、资源社会化、运营规范化”的创新方案:社会组织捐赠书籍器材,辖区志愿者组建志愿讲师团,社区制定“社区活动室课程轮换表”、招募学员。

随着方案的落地实施,原本空闲的100多平方米活动室焕发新生:周一是舞蹈队的“律动厅”、周二是太极社团的“养生堂”和书法班的“墨华庭”、周三化作模特队的“霓裳阁”、周四则是国画班的“水墨轩”。五大社团采取“专业指导+居民自治”模式运行。项目实施一个多月以来,已累计开展活动40场,培育社区文体骨干41人,活动室使用效能大幅提升。社区党委书记王显姝深有感触:“‘汇听议做’不是简单的流程,而是把话筒交给群众、把舞台让给居民的过程。”随着“能人资源库”持续扩容、“银龄服务”计划稳步推行,佳福社区正朝着老年友好型社区大步迈进,用文化纽带编织着辖区老年人的幸福图景。

从沉默的旁观者到活跃的参与者,从零散的个体到紧密的共同体,佳福社区的实践印证着:老年群体的文化需求不是“夕阳话题”,而是社区治理的“活力密码”,是构建终身学习型社会的“关键引擎”。通过“汇需求-听民意-广协商-抓落实”的完整闭环,这里不仅托起了辖区老年人的“文艺梦”,更激活了社区自治的内驱力。

 

 

文/图 记者 徐菁

通讯员 张萌

编辑 闫晓岚

logo

Copyright©2022 Neusoft. All rights reserved.

1点击右上角···
2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