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上金普
掌上金普
当复州东北大鼓的韵律与少年的赤诚相遇,当漆陌髤饰的灵韵被青春视角重新诠释,非遗的千年脉络在新一代的讲述中愈发清晰。8 月 24 日下午,大连市第四届 “非遗少年说” 演讲大赛总决赛在大连市规划展示中心落下帷幕。
30 名少年从千余名参与者中脱颖而出,以声为笔,以情为墨,历时两月的非遗赛事,为非遗传承写下充满青春气息的时代注脚。 市委宣传部副部长霍燕、市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姜微、市教育局副局长罗永宽、团市委副书记、市少工委常务副主任于越等领导莅临决赛现场,为小选手们加油助力,并为获得金、银、铜奖的小选手颁奖。
这场赛事的背后,是一场跨越部门与领域的文化守护行动。中共大连市委宣传部、大连市教育局、大连市文化和旅游局、共青团大连市委员会、少先队大连市工作委员会多部门联合发力,金家街非遗文化体验馆统筹执行,大连商场等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形成了“政府引导、机构承办、社会协同”的非遗保护合力。这不仅是对一项赛事的保障,更是对习近平总书记“让非物质文化遗产活起来”重要指示的生动实践。在各方协同中,非遗保护不再是孤立的文化工程,而成为融入城市发展、扎根青少年成长的 “活态基因”。
赛场之上,少年们的讲述早已超越单纯的技艺介绍。他们深挖夏氏风湿痹痛散背后“医者仁心”的传承密码,解读普兰店刘氏面塑中“以面载道”的生活智慧,将自身学习时的困惑与顿悟、实践中的创新与坚守融入其中。这不是简单的“复述历史”,而是青少年以当代视角与非遗进行的深度对话,古老文化正突破时空界限,在青春土壤中生长出“传统为体、创新为用”的新形态。这恰是“以少年之声传非遗之美,以青春之力续文化之脉” 主旨的生动诠释 —— 传承绝非复制,而是让非遗在代际接力中始终与时代同频。
赛事带来的涟漪效应,正在滋润城市的文化生态。千余名青少年的参与,让非遗知识突破博物馆的玻璃展柜,走进课堂、家庭与社区,形成“参赛一人、带动一片”的辐射效应;线上“网络最受欢迎奖”的设置,更让大连非遗借由数字技术走向更广阔的舞台,引发“非遗如何融入现代生活”的全民思考。这种从 “小众传承”到“大众参与” 的转变,不仅提升了城市的文化认同,更在潜移默化中培育着全民族的文化自信。当少年们站在台上讲述祖辈的智慧,他们传递的不仅是一项技艺,更是一个地区对自身文化的骄傲与坚守。
四载深耕,“非遗少年说” 早已超越赛事本身,成为大连非遗传承的 “青春引擎”。从 “播种当下 传承未来”的初心,到 “搏少年力量 焕非遗光彩” 的实践,这项活动始终锚定一个核心,让青少年在触摸非遗中理解 “从哪里来”,在创新表达中思考 “向何处去”。“非遗少年说”演讲大赛是“文化传承”课程的生动落地,当青少年在非遗中汲取精神养分,他们将带着这份文化自觉,在未来的科技、艺术、社会治理等各个领域,为中华文明的延续与创新贡献独特力量。
落幕不是终点,而是新的传承起点。随着第四届赛事的圆满收官,我们看到的不仅是 30 份精彩的演讲,更是一座城市用青春力量守护文化根脉的决心。未来,当这些少年从 “讲述者” 成长为 “实践者”,当非遗课程更深度融入校园,当社会各界持续为传承赋能,大连的非遗故事必将在时代长卷中续写更动人的篇章,而这份由青春接力的文化传承,终将成为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深厚底气。
信源:大连市文化和旅游局公共服务处
(非物质文化遗产处)
Copyright©2022 Neusoft. All rights reserved.
1点击右上角···
2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