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上金普

守护是最深沉的誓言!这首歌唱出了他短暂而光辉的一生

2025-09-14 07:30

1922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会议最后一天,表决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章程》。从此,我们党有了自己的立党之本和最高的政治行为规范。


然而,白色恐怖的年代里,很多文献都在血雨腥风中散失。一名叫张人亚的中共党员收存了党的二大决议和党章汇编,托付家人秘藏在自己的衣冠冢里二十余年,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红色火种,以及感人至深的保密故事。



张人亚(1898年5月18日—1932年12月23日),原名守和,字静泉,浙江宁波北仑霞浦人,是1921年即加入组织的中共早期党员之一。


1922年,中共二大结束后,中央印发包括首部党章在内的一批党内文件,分发给了包括张人亚在内的党员。此后,成为职业革命家的张人亚始终将文件随身携带,辗转于革命洪流之中。


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国内形势急转直下。张人亚冒着生命危险将中共二大决议、《共产党宣言》中文译本等一批党内重要文件秘密送回宁波老家,托付给父亲张爵谦,嘱咐他务必妥善保藏。为掩人耳目,张爵谦在张人亚离家后,含泪给儿子修建了一座“衣冠冢”,并将文件藏于其中。

为稳妥起见,张爵谦还删去张人亚入党前名字“张静泉”中的“静”字,以“泉张公墓”埋藏了儿子的秘密


如今,保存完好的《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大会决议案》成为记录中共二大的孤本文献,其中收录的中共第一部党章更是弥足珍贵。

首部党章的最后,印有一枚收藏章,“张静泉‘人亚’同志秘藏”的字样分外醒目

2017年10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带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参观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展品中有一份《共产党宣言》中文译本原件,正是张人亚、张爵谦守护保管的。在参观过程中,习近平总书记还特地询问材料守护者的下落。


那么,张人亚究竟去了哪里呢?


原来,大革命失败后,张人亚奉命前往苏区,先后担任中央工农检察委员会委员、中央出版局局长,兼任中央印刷局局长。在此期间,他领导出版局和印刷局因陋就简、艰苦创业,出版、印刷、发行了一大批苏区急需的先进书籍,并因此得到毛泽东的高度评价。


与此同时,长期的忘我工作使得他积劳成疾。1932年,张人亚病故于从瑞金去长汀检查工作的途中,甚至没来得及向同志们交代自己埋藏于宁波老家的秘密。而他的家人,在期盼二十余年后,仍未盼回张人亚的身影,于是在解放后将文件献给了国家。




一部党章,书写了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创业史。张人亚舍命守护的文件虽已纸张泛黄,却是党百年伟业不可替代的历史见证。


2023年,由宁波市委宣传部、宁波广电集团、北仑区宣传部组织创作,宁波影视艺术有限责任公司摄制完成《力量密码》,正是一部回答总书记之问,解密张人亚短暂而伟大的革命生涯的精神力作。

该电影由张桐(《觉醒年代》中李大钊饰演者)、陈都灵等人出演,诠释张人亚与其父生死相托守护我党宝贵文献的感人故事


为歌颂这位红色火种的守护者、“最勇敢坚决的革命战士”,在宁波市北仑区保密局指导下,由北仑音乐人王文颖老师作词谱曲了《守护的力量》,并结合《力量密码》影片内容制作成MV,在浙江省保密系统传唱,成为当地保密宣教融合工作的一次创新之举,也让更多人了解到革命先辈们的光辉事迹。

 

 

信源:保密观

logo

Copyright©2022 Neusoft. All rights reserved.

1点击右上角···
2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