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上金普

“氢”动新区 海纳创新 金普科技产业双向奔赴启新程

2025-09-21 19:30

近年来,金普新区扎实推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实现从“点状突破”向“链式创新”转变,在高质量发展赛道上全速前行。近日,光明日报聚焦新区,以《“氢”风助力,向海扬帆》解码其“研+制+储+运+加+用”氢能全产业链,更展现出科技创新与产业融合碰撞出的高质量发展火花,一幅双向赋能的创新画卷就此铺展。

在森茂现代农业有限公司的大棚里自主研发的蓝莓苗长势正旺,一颗颗蓝莓苗栽种在黑色的盆内,盆与盆之间由白色的塑料管连接,通过水肥一体技术向棚内输出水和液态肥料,并精确配比氮、磷、钾等各类营养物质的全基质,使得蓝莓生长快、虫害少。

大连森茂现代农业有限公司研发部经理刘国玲(这个苗是我们从组培瓶苗到大棚过程中大概繁育了3个月的时间,已经可以达到出库的标准了。从组培室到大棚我们有一个瓶外生根技术这个技术是我们公司的一个专利。)

该公司年产出组培苗超1000万株,先后承担国家及省市级科研项目30余项,在蓝莓等小浆果育种及栽培推广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和科研成果。而这些,离不开金普新区积极推动科技成果产业化落地、打通科技创新“最后一公里”的政策支持。

近年来,金普新区锚定“科技+产业”深度融合,按下发展“加速键”。从松木岛化工新材料中试基地到中粮油脂、泰星纯电电池等重点项目稳步推进,从三大数字化转型公共服务平台构建全链条赋能体系,到拓展氢能多元场景、完善全产业链布局,新区正以“链式创新”激活发展新动能。

普湾经济区党委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杨兴志(2025年,普湾经济区将全力推进科利德、绿峰化学等项目签约落地,加快推进东睿生物、伊势钢材、核锐二期等项目建设,以松木岛化工新材料中试基地投用为契机,探索建立跨区域成果转化、异地孵化等合作机制,打造高能级创新载体。我们将坚持用创新理念、有解思维解决发展上的新问题、新挑战。)

今年,国创氢能的氢燃料电池电堆及关键零部件中试平台,成功入围首批工信部重点培育中试平台初步名单;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期间,搭载新区企业研发的氢能燃料电池系统的大巴车,为与会嘉宾提供了绿色、安全、高效的出行服务。目前,金普新区已构建起“研+制+储+运+加+用”氢能全产业链体系,多个细分领域走在全省乃至全国前列。

国创氢能科技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韩福江(产业园建完之后,对于我们现在的整个的生产能力,这个基地实际上是已经具备了年产5000台套燃料电池发动机的规模,对应的整个全产业链,经济带动效应基本上应该是50个亿左右,30个亿到50亿这么一个规模。对产业的经济拉动作用就会非常的大。我们通过这种模式就是以点带面,以面去带整个的全产业链,会形成一个更大的产业规模,或者是一个更好的竞争优势。)

金普新区地处北纬39度,依托绵长海岸线和优良水域环境,突破传统海洋渔业模式,先后建成杏树屯、大魏家三文鱼陆基工厂化养殖示范基地,“游”出一条现代化渔业发展新路径。

大连金普新区海洋产业发展促进会党支部书记刘成波(从2018年开始,我们就研究三文鱼产业在大连养殖的技术推广项目。近几年区里整合多方资源,联合大连海洋大学、大连海事大学、大连理工大学进行技术攻关,并推进大连海洋产业基金落地。后续我们还会继续把三文鱼产业链打通,为新区海洋渔业发展作出贡献。)

以“氢”为媒,向海而行。金普新区将扎实推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实现从“点状突破”向“链式创新”转变,通过全产业链协同,系统化、有组织地开展关键技术攻关,绘就科技与产业“双向奔赴”的创新图景。

记者:马建军

编辑:吕海东

logo

Copyright©2022 Neusoft. All rights reserved.

1点击右上角···
2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