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上金普
视听
TV
Live
视界
导航栏
首页
头条
金普
专题
足球
萌宠
汽车
经济
党建
文体旅
本地宝
社会
教育
点播
深读
氢能
健康
视频
文化
媒体聚焦
宣传思想文化
经典实践项目
金普号
政府机构
街道园区
名企名优
教育培训
文化医疗
休闲景点
时尚生活
UAT
Home
>
汽车
固态电池新突破!新能源车续航有望翻倍!
2025-10-17 08:39
固态电池作为下一代锂电池的核心技术方向,在新能源汽车、低空经济等领域具备广阔的应用前景。针对这一前沿技术,我国科学家近期取得一批新进展。
近日,我国科学家成功攻克全固态金属锂电池的“卡脖子”难关,让固态电池性能实现跨越式升级,以前100公斤电池最多支持500公里续航,如今有望突破1000公里天花板。
全固态金属锂电池
实现突破难在哪里?
电池充放电全靠锂离子在正负极间“往返跑”。锂离子相当于电池中的“外卖小哥”,负责把电子从电池正极送到负极,固态电解质就是“送外卖”所行驶的“道路”。
常用的硫化物固体电解质,硬度高、脆如陶瓷,而金属锂电极却软得像橡皮泥。这两种材料贴合时,就像把橡皮泥粘在陶瓷板上,界面处坑坑洼洼,难走的“路”会影响电池充放电效率,这正是固态电池还没有广泛走向市场的原因。
三大关键技术突破
彻底打通固态电池续航瓶颈
如今,我国多个科研团队纷纷出手,三大关键技术突破让“陶瓷板”和“橡皮泥”实现严丝合缝,有望解决固固界面的接触难题,彻底打通固态电池的续航瓶颈。
“特殊胶水”——碘离子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联合多家科研团队开发的“特殊胶水”,在电池工作时,会顺着电场跑到电极和电解质的接口处,主动吸引通行的锂离子过来,哪里有小缝隙、小孔洞,就自动流过去填满。
通过一番缝缝补补,电极和电解质就能自己贴得严严实实,从而突破全固态电池走向实用的最大瓶颈。
“柔性变身术”
中国科学院金属所的科学家用聚合材料给电解质打造一副“骨架”,让电池像升级版保鲜膜一样抗拉耐拽。弯折2万次、拧成麻花状都完好无损,完全不怕日常变形。
同时,在柔性骨架中加入一些“化学的小零件”,它们有的能让锂离子跑得更快,有的能额外“抓”住更多锂离子,直接让电池储电能力提升86%。
“氟力加固”
清华大学的科研团队用含氟聚醚材料改造电解质,氟的“耐高压本事”极强,电极表面的“氟化物保护壳”,能够防止高电压“击穿”电解质。
这项技术在满电状态下经过针刺测试、120℃高温箱测试都不会爆炸,可以确保安全和续航“双在线”。
信源:新华社
汽车
第二十三届广州国际汽车展览会即将启幕
中国汽车,请坚持把握设计红利
内饰配色/质感升级 领克Z20曜红版将于广州车展上市
明年起购置税将减半征收,多家汽车品牌承诺兜底
央视“第一发布”车企首秀 长安马自达EZ-60央视认证全球好车
Copyright©2022 Neusoft. All rights reserved.
1
点击右上角
···
2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