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上金普
掌上金普
适度的奖惩在家庭教育中具有重要作用,但这个“度”如何把握,的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家长在陪伴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不妨尝试以下这些温柔而智慧的方法,用充满策略的奖惩来滋养孩子的心灵,助力他们茁壮成长。
1
奖惩有理有据
让孩子树立正确价值观
3.坚定落实并一视同仁
奖惩标准一旦制定,就要坚定地落实,不能随意更改,否则容易让孩子失去对规则的敬畏心。
对同一件事情的奖惩,在家庭中要做到标准统一,要对所有家庭成员一视同仁地施行,尤其是在多子女家庭中,更要注意对每个孩子都使用同样的奖惩标准,让孩子感受到奖惩原则的公平公正。
2
2.契合孩子身心需求
奖惩要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和心理需求恰当使用。
奖励孩子的方式,最好能结合孩子的喜好,在批评或惩罚孩子时,也要考虑到孩子的自尊心和承受力,不能简单粗暴,也不能以偏概全或“罪加一等”,应以尊重孩子的人格为前提,这样也才能罚得孩子心服口服。
3.把握奖惩时效
奖惩要及时,才容易让孩子感受深刻,取得好的效果。
当孩子达到奖励的标准时,家长要及时给予表扬和奖励,以保证好的行为被强化和巩固。
当孩子出现不良言行,家长也最好第一时间对其进行批评和惩罚,让孩子留下深刻的记忆,避免以后再犯同样的错误。
3
2.要注意方式
奖励尽量以精神为主,物质为辅;惩罚不是侮辱,更不是体罚,应以教育为主要目的。
需要注意的一点是,家长惩罚孩子,尽量不要用罚做家务的方式,避免让孩子错误地认为家务是一种惩罚性劳动,进而降低对家庭的责任感或形成不正确的劳动观。
同时,无论是奖励还是惩罚,要多用客观的描述性语言,告诉孩子是哪件事、哪种行为做得好或做错了,这样孩子更容易理解和接受。
还有表扬孩子时可以与某种品质相联系,比如“你今天把家里垃圾都倒掉了,真是个勤快的孩子”;但批评孩子时不要贴标签或对孩子的人格进行否定,比如“你是个坏孩子”或“你真懒”,这样容易让孩子形成不正确的自我认知。
3.要因材施教
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同一种奖惩方式对不同的孩子可能产生不同的效果。
家长应仔细观察和研究孩子的个性特点、行为表现和心理状态,根据孩子成长发展的规律,视具体情况灵活地选择奖惩方式。
另外,家长可以巧用一些奖惩技巧,以正确引导孩子健康发展。
比如随机奖励,即奖励出现的时间、次数并不规律,这样可以避免助长孩子为获得奖励才做事的功利心理和错误动机。
还有自然惩罚,即孩子犯了错,造成了不良后果后,要让他亲身体验犯错带来的自然后果,并从中接受教训。
还有需要注意的一点,要就事论事,避免“超限”。
总而言之,奖惩不是目的,而是一种外部强化的教育方法。
不论使用哪种奖惩方法,家长都要把握好度,掌握科学的方法,通过奖励表达对孩子的认可和欣赏,通过惩罚传递对孩子的关爱和尊重,严慈相济助力孩子健康成长。
信源:中国教育报
Copyright©2022 Neusoft. All rights reserved.
1点击右上角···
2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