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上金普

孩子总说“没人跟我玩”?北师大教授送你4步交友训练法

2025-07-07 10:02
我们每个人都需要朋友,因为我们需要在友谊中获得归属感,得到价值认同。

然而,现实生活常常会有一些被忽视和被拒绝的儿童,他们胆小不善于表达自己的心声、总是独自玩耍,导致身边的朋友寥寥无几。

孩子为什么不合群?孩子交不到朋友,家长该怎么办?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儿童创造力发展与教育研究中心主任程黎来为各位家长支招。
图片


01
原因分析

1.孩子自身性格特点


不善于表达、害羞内向等都可能是孩子交不到朋友的原因之一,这些性格特点可能使孩子在社交场合中显得被动或不自在。


此外,朋友圈中“被同伴拒绝的儿童”,他们给人感觉是强势的,在社交上又是退缩的,社交时表现出更多的负面情绪,不愿意主动去探索发展新的人际关系,最终逐渐被同伴遗忘或远离社交环境


2.社交技能的缺乏


孩子可能没有掌握有效的社交技能,如轮流交谈、维持对话或理解社交暗示,这些技能的缺乏会妨碍他们与他人建立联系。


3.没有适时展现自己


孩子不会自发地分享自己的成就、兴趣或特殊技能,这可能使得他们在同伴中不那么突出。


在集体活动中,这样的孩子可能更倾向于观察而不是参与,或者在被要求表现时才会展示自己的才能。


这样可能使得他们在结交新朋友时不够主动,对潜在的朋友也缺乏吸引力。


4.家庭环境


家庭环境中,如果父母经常争吵或者家庭氛围紧张,孩子可能会感到不安全和焦虑,这些情绪会影响他们与同龄人的交往能力。


例如,家庭暴力、父母离异或家庭冲突可能导致孩子在社交中表现出回避行为,难以建立稳定的人际关系。


5.学校环境


在学校环境中,如果学校缺乏鼓励交友的活动或者存在同伴间的排斥和欺凌,孩子可能会感到被边缘化,不愿意参与集体活动,从而影响他们交朋友的机会。


学校氛围的积极与否对儿童的心理健康有着显著影响,积极的学校氛围可以提供社交支持、缓解学业压力、调节消极情绪和提升社会适应能力。


6.同伴关系


同伴关系也是影响孩子社交的重要因素。


如果孩子在同伴中遭受排斥或忽视,他们可能会变得孤独和沮丧,不愿意去学校,进而影响他们与同龄人建立友谊的可能性。

图片
02
专家支招

1.让孩子敢于展现自己的优势


在交朋友的过程中,要勇敢地展示自己的优势,以获得他人的关注和认可。同时要学会表达,遇到同龄小朋友不要怯场,主动打招呼,相处过程中也要勇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


2.鼓励孩子主动寻求潜在友谊


鼓励孩子参加他们感兴趣的社团或小组,这样可以遇到有共同爱好的同龄人。积极主动开启对话,比如通过询问对方的兴趣爱好或对某个话题的看法。同时,使用开放和友好的身体语言,如微笑、眼神交流和点头,以示友好。


朋友之间应当互相帮助,彼此尊重和信任,共同担当责任。也就是说我们在交往的过程中要学会倾听与沟通,善于发现对方的优点,大方给予他人赞美,勇于承担责任。


3.给予孩子正面鼓励


正面鼓励是培养孩子社交能力的重要策略。


家长和教育者应该对孩子的每一次社交尝试给予积极的反馈,即使结果不尽人意,也要认可他们的努力和勇气。这种鼓励可以帮助孩子建立起自信心,让他们明白社交是一个学习和成长的过程,而不是一蹴而就的技能。


在孩子遇到社交挫折时,家长应该耐心倾听他们的感受,提供安慰和支持,同时引导他们从经历中学习,鼓励他们分析问题所在,思考如何改进。


这种积极的教育方式能够让孩子在失败中看到自己的成长潜力,激发他们继续尝试和探索的动力。


4.场景模拟练习


在日常生活中,家长还可以通过游戏和模拟社交场景来帮助孩子练习社交技能。


通过这些活动,孩子可以在一个安全和支持的环境中尝试不同的社交策略,并获得家长的即时反馈和鼓励。


这样的练习不仅能够提升孩子的社交技能,也能够增强他们在真实社交场合中的自信和应变能力。




北京市妇女联合会联合北京市家庭教育研究会推出“怎么办”系列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微视频。


聚焦广大家长的需求和问题邀请来自儿童心理、教育、社会学等领域的专家学者,为家庭教育提供科学指导和建议,提升家长科学育儿能力,促进儿童全面健康成长。

logo

Copyright©2022 Neusoft. All rights reserved.

1点击右上角···
2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