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上金普

李松蔚:五种沟通语言,助力父母与青少年构建紧密的合作关系

2025-07-07 10:01

青春期时亲子关系易错频的时期,成年人的经验之谈往往成为隔阂的高墙。


本文基于心理咨询师李松蔚的实践智慧,提出五大沟通转向:从纠正到共情,从解困到共创,将“你的问题”转化为“我们的课题”。

图片


01

承认困难


在与青少年的互动中,成年人常常不自觉地忽视或轻视他们面临的困难。父母应转换视角, 【的视角转变为我们,真正站在孩子身边,将孩子的困难视为共同的挑战。   

1

认同情绪(共情)


家长需深切体会孩子的感受,向孩子传事情远比表面看起来复杂,若我处在你的位置,可能也会有同样的感受,甚至还不如你处理得好。 让孩子感受到被理解。  


2

承认特殊性


分享自身经验时,父母要加上你的困难对我来说是陌生的,我的经验或许并不适用于你 ,以此尊重孩子的独特经历,避免经验强加。


常见不当表达VS转变


 『现在的问题根本不是问题『这确实是个棘手的问题 

 『你想多了 『你已经尝试了很多方法,真的很努力』 

『努力一下不就克服了吗?』『事情没那么简单,努力也需要方法』 

 『怎么别人不这样,就你这样『你有你的难处,别人也有别人的困扰』 

『你们已经很幸福了』『你面对这个问题,真的很不容易』

『你太娇气了,我们那时候……』『我的经验不一定能帮到你』   


图片


02

探索目标


沟通时,不要仅仅着眼于消除问题,而是引导孩子将目光投向期待的达成,从问题取向转向目标取向。 


1

引导想象


鼓励孩子发挥想象力,描绘目标达成后的景象,比如如果我们一年后达成了这个目标,生活会变成什么样?三年后、五年后又会怎样?将注意力从当下的困境转移到未来的美好愿景。  


2

聚焦行动


把抱怨转化为具体行动,从【做不到】转变为【怎么做】。例如询问孩子你打算怎么办?打算用多长时间把它补起来?有什么办法能解决?引导孩子思考解决问题的具体路径。  


3

多元化尝试


从【对症下药,寻找唯一解】转变为【多管齐下,大胆尝试】,当孩子因头痛不想写作业时,引导其思考 【我们做点什么能让你感觉好一点呢?】;

从做 【正确】 的事转变为做 【有用】 的事,当孩子不知如何选择时,鼓励他们 【随便选一个,若选 结果不好,就知道 不合适,还可以尝试 B,这都是宝贵的经验】。  


图片


03

发现资源



当孩子常用否定语言拒绝尝试时,这往往意味着他们在自我认知中缺乏资源,习惯从负面角度看待事物。家长要改变沟通方式,助力孩子挖掘自身优势与资源。


1

从当事人经验挖掘


询问孩子你是怎么做的?做了哪些尝试?上课听不懂还努力完成作业,是怎么做到的?】 从而发现孩子自主解决问题的努力。  


2

跨领域迁移


孩子在某科目学习困难时,引导他们借鉴其他领域的成功经验,比如你玩游戏很厉害,游戏里遇到类似问题是怎么解决的?】 


3

成长视角看待


告诉孩子你已经比之前更有办法了,以后也会越来越有能力解决问题】,让孩子意识到自身在不断成长进步。  


4

转念思维


【问题】往往也蕴含着资源,抑郁可视为调整节奏的信号,焦虑意味着对完美的追求,冲动代表行动力强,愤怒体现对公正的寻求,引导孩子将这些看似负面的特质转化为成长的助力。


04

聚焦过程


1

行动优先


当孩子对结果不确定时,鼓励他们先行动起来,想不清,就先做,在行动中积累经验,不妨做个尝试,当作一次实验】


2

把控可控因素


引导孩子从自己能控制的部分入手,在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


3

重视每一步


认可孩子每一个可观察到的进步,坚信每一步努力都有价值。


4

正确看待结果


不存在绝对的失败,任何结果都包含有价值的信息,不轻易否定自己,但随时准备开启新的尝试。


5

培养成长型思维


成长型思维注重过程,一切皆有可能,将【不行】 看作 【暂时做不到】,把 【没有】 理解为【还需要】,关注具体行动而非抽象思考。比如对孩子说到目前为止你做了不少尝试,只是暂时没达到预期,我们一起看看还需要做些什么

图片


05

积累经验



所有经验都具有价值,最终都服务于目标的达成。家长应通过巧妙提问,引导孩子自主总结经验,而非强行灌输。


『回顾过去一个月,你现在有什么感受? 』

『最让你开心或难过的事情是什么?』

『遇到困难时尝试过哪些方法?哪些对你有效?』

『你是如何取得这个进步的?』

『如果进展不顺利,下一步你打算如何改进?』   


此外,家长还应引导孩子转变观念:


▶ 从『不打无把握之仗』 转变为 『先行动,在过程中增加胜算

▶ 从『一切为了解决问题』 转变为 『一切为了达成目标

▶ 从『做不到就死磕』 转变为 『做不到就灵活调整方向


并告诉孩子『没关系,每次尝试都让你更有经验,还可以尝试其他方法』

认识到『成功经验可能成为限制 ,『错误也能带来新的可能性 ,

并且 『想象力与知识同样重要



本文来源:愈心社综合自李松蔚关于与青少年沟通的讲座

logo

Copyright©2022 Neusoft. All rights reserved.

1点击右上角···
2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