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上金普
掌上金普
敬爱的姥姥,虽然您离开我已经40多年了,但我还会常常想起您。有一次梦境中,您盘脚坐在蒲团上,左手拉着风匣烧火,右手还不时用小铁铲往灶堂里添煤。岁月催人老,如今我已是过七奔八的老者,可每每追忆小时候和您一起生活的情景,您为全家人辛苦劳作的身影、您慈祥和蔼又略显沧桑的面容就闪现在我的眼前。
姥姥,您可知道,岁月的更迭,时光的流逝,丝毫没有淡化我对您深深的怀念。我们兄妹五人都是您带大的,您含辛菇苦、任劳任怨地操持家务,对我们恩重如山,我们没齿难忘。
妈妈在世时,常给我们讲一些过去的往事。1949年,妈妈生我时,为就近给我哺乳,从爷爷家搬出来,在她工作的农村小学附近租房子住,您也跟了过去。那时的农村环境艰苦,条件很差。尤其是冬天,租住的屋子漏风透寒,又无取暖设施,墙上结霜,屋冷炕凉,冻得要命。尚在襁褓中的我,哪能经受起这般严寒。您怕冻着我,就把我紧紧捂在怀里,用您的体温温暖我幼小的身体,用您的大爱护佑我脆弱的生命。在您经年累月悉心照管下,我得以健康快乐地成长。
追忆童年往事,我自五六岁起就开始干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或多或少能替您分担那么一点点。印象最深的是和您一起抬水时的情景。平时家里用水都由父亲来挑,有时他忙于工作无暇顾及,您便拎着水桶,我扛着扁担,一起到家附近的露天水井打水。抬水时,您用右胳膊抬着扁担一头走在后,我抬着另一头走在前。水桶压得肩膀生疼,我就用双手握住扁担使劲往上擎,来缓解嫩弱的肩膀承受的压力。您怕压着我,时不时把水桶往您那边拽一拽。那年,我6岁,您60岁,我走在前边脚步踉踉跄跄,您紧随其后身体颤颤巍巍。
那时做饭,烧的是煤,用的是风匣,每当烀玉米面饼子时,您顾了锅上顾不了锅下。我就给您当助手,坐下来拉风匣烧火。拉风匣是个力气活,弟妹们还小拉不动,只能由我来干。那时我也不大,还不太懂事,每次拉风匣我都打憷,哼哼叽叽,愁眉苦脸,很不情愿。烀完一锅饼子也就三四分钟,见您盖上锅盖,还没等您坐下烧火,我就一高儿蹦起来,一溜烟儿跑出去玩了。
父母都是教师,每天早出晚归,无暇顾及家里的日常生活。每天做饭、洗衣服、收拾家以及照顾我和弟妹们,都由您承担。就拿洗衣服来说,一年四季每次都到村边的小河里去洗,其它季节还好说,冬天可就遭罪了。记得有一次,您端着一大盆要洗的衣服,我手里还拿着几件,跟着您来到河边,只见河面上结了一层薄冰。您叫我找块石头来,在冰面上砸个窟窿,随后我把手伸进河里,想试试水凉不凉。刚进水里瞬间就缩回来了:“太冻手了,这么冷的水,能洗吗?”您毫不在意:“不要紧,再冷也得洗,没事儿。”说着,您就坐在河边一块光滑的石头上,在捡来的平板石上不紧不慢地搓洗衣服。冰水寒彻骨,等洗完衣物,再看您的手冻得红肿了、麻木了,可您根本不在乎,没当回事。
上世纪六十年代中期,我们举家迁到城里,您和我们一起又生活了10多年,仍一如既往地忙活,总是闲不住。怕您累着,我们经常劝您少干点多休息。您总是说:“越吃越馋,越坐越懒,干点活累不死人。”
一辈子为全家人操劳,没享几天福的您,生命定格在87岁。姥姥,回想您的人生,您身上具有许多美德值得我们学习和效仿。您勤劳朴实、厚道善良、生活节俭,事事为别人着想,唯独不念着自己。
姥姥自您走后至今,每年的清明节,我和弟妹们都去您的墓地祭祀。跪拜在您的墓前,脑海里就浮现出您生前的模样和慈祥的笑容。姥姥,我们想您,您永远活在我们心里。
(作者 安如石)
Copyright©2022 Neusoft. All rights reserved.
1点击右上角···
2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