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上金普
掌上金普
全文1208字,阅读用时3分钟
1
暑假过半,朋友圈里满是孩子们参加各种夏令营、兴趣班的照片。
而你家孩子可能正躺在沙发上,百无聊赖地按着电视遥控器,嘴里嘟囔着:"好无聊啊..."
作为两个孩子的妈妈,我完全理解这种场景带来的焦虑。
但今天,我要告诉你一个颠覆认知的真相:孩子的无聊不是问题,换个角度看,它可以是一份珍贵的成长礼物。
2
当孩子说"无聊"时,他们在说什么?
暑假,我8岁的儿子小菠萝第N次抱怨:"妈妈,我好无聊!"
和平时上学的期间不同,我没有立即给他建议,而是反问:"你觉得无聊是什么感觉?"
他歪着头想了想:"就是...不知道该做什么,觉得时间过得好慢。"
这个回答让我恍然大悟。原来,当孩子说"无聊"时,他们其实是在说:
"我需要自己做一个决定"
"我想找到让我感兴趣的事"
"我在学习面对空白时间"
英国东英吉利大学的一项研究发现,经常经历适度无聊的孩子,在创造力测试中得分比日程排满的孩子高出28%。
因为无聊迫使他们向内探索,寻找真正的兴趣所在。
无聊带来的三大隐形好处
记得前几天,小菠萝说无聊后的几个小时,我惊讶地发现:
他用我给他买的电磁学套装,自己研究搭建出了双控开关的电路。
我说没空陪他下棋,然后他自己和自己下棋了。
这个我是没想到的,我当时就觉得孩子好棒。
因为我觉得,自己和自己下棋,是一个人把同一件事在脑子里拆成两派或多派立场,来回推演、互相反驳。
它既不是简单的“犹豫不决”,也不是纯粹的技术演练,而是一种高度结构化的自我对话。
3
这次经历让我明白,无聊至少带来三个珍贵礼物:
1. 创造力大爆发
没有预设安排时,孩子的大脑就像一片待开垦的沃土。我邻居家的孩子因为无聊,用晾衣夹和橡皮筋做出了一个会动的"机器人"。
2. 学会解决问题
面对无聊,孩子要完成一系列思考:
我现在感觉如何?
我想做什么?
需要哪些材料?
可能会遇到什么困难?
这个过程比任何补习班都更能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发现真正的兴趣
邻居女儿小雨在某个"无聊"的下午翻出了我的旧相机,现在她成了小小摄影师,用独特的视角记录生活。
4
三步引导法:从"妈妈安排"到"我自己来"
当然,直接对孩子说"你自己想办法"可能会适得其反。我总结出一个循序渐进的方法:
第一步:提供"脚手架"
制作"活动选择卡"(阅读、手工、实验等)
设置"创意百宝箱"(纸盒、彩纸、乐高等)
示范我的时间规划过程
第二步:有限选择权
"今天下午你可以选择:A. 做科学实验 B. 写故事 C. 设计一个游戏"
给予23个选项,既培养决策力,又避免选择困难。
第三步:完全放手
当孩子展现自主能力后,我学会忍住不插手。即使他们"浪费"了一下午发呆,那也是重要的学习过程。
5
实战问答:常见问题这样解决
Q:孩子只想玩手机怎么办?
A:试试"屏幕时间储蓄罐":完成1小时自主活动,才能兑换30分钟屏幕时间。
Q:孩子说"我不知道该做什么"?
A:用提问代替给答案:
"你上次玩得特别开心的是什么?"
"需要我帮你列出三个点子吗?"
Q:孩子安排得一塌糊涂?
A:忍住"我早就说过"的冲动,问:
"你觉得哪里出了问题?"
"下次会怎么做不一样?"
6
允许孩子适当无聊,你可能会惊喜收获,比成绩更重要的能力。
某一天,你会发现孩子们不仅学会了安排时间,更收获了:
1. 从容的心态:能够享受独处时光
2. 独特的兴趣:小杰成了天文迷,小雨爱上了写作
3. 解决问题的能力:遇到困难时第一反应是"我该怎么解决"
加州大学研究发现,能够自主安排时间的孩子,大脑前额叶发育更好,这是负责计划、决策的"总裁脑区"。
7
亲爱的家长,我知道放手有多难。
我们总想给孩子最好的,却忘了有时"最好的"就是什么都不给。
给他们空白,给他们适当无聊,给他们成长的空间。
这个暑假,不妨做个小实验:
1. 每天留出1小时"自主时间"
2. 对孩子说:"这段时间你说了算"
3. 观察会发生什么
你可能会惊讶地发现:当我们停止填满孩子的每分每秒,他们才开始真正地成长。
教育的最高境界,是让孩子成为自己的主人。
而无聊,恰恰是最好的启蒙老师。
Copyright©2022 Neusoft. All rights reserved.
1点击右上角···
2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