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上金普

教育就是,一场得体而又充满温情的告别

2025-09-03 14:12
图片

全文1057字,阅读用时3分钟

图片

1

有人说,教育是一场漫长的等待,而我却觉得,教育是一场得体而又充满温情的告别。

从孩子呱呱坠地的那一刻起,我们便知道,养育的终极目标,就是让他们能够独立而自信地离开我们,走向属于自己的远方。

教育,便是为这场告别所做的,得体又有温度的准备。


记得儿子第一天去幼儿园,他紧紧抱着我的腿,小脸上写满了不安。

我蹲下来,平视着他的眼睛:"宝贝,妈妈下班一定第一个来接你。"

然后,在他带着哭腔的"再见"中,我快步离开。

转角处偷偷回望,看见老师正温柔地牵起他的小手。

那一刻,我心里明白,这是我教给他的第一课告别,那就是告别全天候的陪伴,学会在集体中成长。

2

如今儿子八岁了,已经开始有了自己的小世界。

每天晚上睡前,他还会要求我给他读故事,但已经会自己挑选书本,甚至在我读错字时及时纠正我。或者是和我聊天讨论一个话题。

有时看着他专注的侧脸,我仿佛能看到未来他独自阅读、不再需要我的样子。

这种感受很复杂,既欣慰又夹杂着些许失落。


小学一年级的运动会,我作为义工家长到校协助。

看着操场上一个个小脑袋,突然意识到这些孩子就像正在茁壮成长的小树,每一天都在向着离开我们的方向又迈进了一步。

 

这个阶段的告别,更多体现在日常的小事上。

儿子开始拒绝我帮他背书包,坚持自己整理书包,甚至在过马路时想要挣脱我的手。

这些小小的"独立宣言",每一次都是一次微型的告别仪式。

作为母亲,我需要学会得体地退出,给他足够的成长空间。

3

教育的真谛,莫过于此:不是紧紧抓住不放,而是在适当的时候得体地退出;

不是永远为孩子遮风挡雨,而是教会他们自己撑伞前行;

不是试图陪伴他们走完每一段路,而是给予他们独自上路的勇气和能力。


在这场漫长的告别中,我们教育者也在不断成长。

我们学会调整心态,转换角色,从引领者变为陪伴者,再成为守望者。

这个过程需要智慧,更需要深情的克制。


有人说,父母与子女的缘分,就是一场渐行渐远的旅程。

我想,教育何尝不是如此?

我们倾注心血,付出时间,为的就是有朝一日,能够得体而又充满深情地告别,看着我们培育的幼苗,长成参天大树。

4

所以,珍惜教育过程中的每一个告别时刻吧。

那不仅仅是结束,更是开始;不仅仅是分离,更是成长;不仅仅是失落,更是收获。


当我八岁的儿子某天不再需要睡前故事,当他自己能够处理小小的挫折,当他开始有自己的秘密和朋友圈,我知道,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告别,都是在为未来那个更大的告别做准备。

而作为母亲,我要学习的,就是如何让每一次告别都得体而充满深情不失温暖。

不是紧紧牵着他的手不放,而是在适当的时候松开,让他自己探索世界,同时让他知道,我的手永远在这里,随时准备在他需要时给予支持。


当我们能够坦然面对告别,我们的教育才算真正成功了。

因为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永远地拥有,而是得体地放手,深情地目送。

谨以此文,献给所有正在学习告别的教育者和父母们。愿我们都能在这场必修课中,交出满意的答卷。

logo

Copyright©2022 Neusoft. All rights reserved.

1点击右上角···
2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