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上金普
掌上金普
“历史”一词既包括过去发生的事情,也包括对这些事情的叙述。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我们扩充了“豆瓣热门二战主题图书”TOP书单并新增了“豆瓣热门抗日战争主题图书TOP10”书单,回望这场人类历史上的空前浩劫,铭记沉痛的苦难,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
今天分享的12本图书来自上述两个榜单(图书排序非原榜单顺序):有《南京大屠杀》《第三帝国的到来》等史学佳作,也有《父亲的战场》《鼠族》《生活与命运》等体裁各异的个体视角记录,以《艾希曼在耶路撒冷》为代表的战后反思经典之作也位列其中。完整版榜单可于文末查看。
◇《昨日的世界》◇
作者: [奥] 斯特凡·茨威格
出版社: 上海译文出版社
出品方: 上海译文新文本
副标题: 一个欧洲人的回忆
原作名: Die Welt von Gestern
译者: 徐友敬
出版年: 2018-7
奥地利作家斯特凡•茨威格创作的自传体文学作品,写于1939年至1941年间,在其临终前被迫流亡的日子里完成。茨威格从出生的城市维也纳和自己的犹太家庭写起,一直写到1939年9月已满60岁的时候,时值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这是“我们这些六十岁人的时代彻底结束”。
◇《第三帝国的到来》◇
作者: [英] 理查德·J. 埃文斯
出版社: 九州出版社
出品方: 理想国
副标题: 第三帝国三部曲01
原作名: The Coming of the Third Reich
译者: 赖丽薇
出版年: 2020-2
纳粹统治德国的时间虽只有十二年,却深刻影响了20世纪的历史进程,在现代世界的思想中留下了深刻的烙印。本书透过德国的历史、社会与文化,探究纳粹党徒的心理 ,还原纳粹攫取权力的过程,揭示反对者为何未能阻止他们,生动再现了导致第三帝国到来的混乱失序、经济灾难、暴力行径,以及社会的两极分化。
◇《南京大屠杀》◇
作者: [美]张纯如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副标题: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被遗忘的大浩劫
译者: 谭春霞 / 焦国林
出版年: 2015-8
1937年12月,日军攻入中国古都南京,几周之内,30多万中国平民和士兵遭到有计划地强暴、折磨和屠杀。本书是世界上第一部用英语全面研究南京惨剧的专著,张纯如对南京大屠杀的幸存者进行了大量采访,并首次发掘了许多重要文献,不仅详述了日军疯狂暴行的细节,而且分析了在军国主义文化背景下成长起来的日本士兵对人类生命的漠视。
◇《燃烧的大洋》◇
作者: [美]伊恩·托尔
出版社: 中信出版集团
出品方: 新思文化
副标题: 1941—1942,从突袭珍珠港到中途岛战役
原作名: Pacific Crucible: War at Sea in the Pacific, 1941-1942
译者: 徐彬 / 王斌 / 王晓
出版年: 2020-9
1941年12月,日本不宣而战,偷袭美国夏威夷珍珠港。日军随后势如破竹,留下不可战胜的神话。然而日军的“胜利病”给了美军机会,最终参战航母在中途岛全部葬身海底,战略主动权也拱手让人……从珍珠港到中途岛,前所未有的激烈海战摇撼着参战国的根基。本书记录的这六个月扣人心弦的战况,不仅决定了太平洋战争的走向,更左右了整场二战的局势。
◇《被淹没和被拯救的》◇
作者: [意] 普里莫·莱维
出版社: 上海三联书店
出品方: 三辉图书
原作名: I sommersi e i salvati
译者: 杨晨光
出版年: 2013-3
1944年,莱维因参与反法西斯运动被捕,后被遣送至奥斯维辛集中营。作家、化学家以及奥斯维辛174517号囚犯,这几种身份与经历建立了他写作的基础。本书是莱维的最后作品,他极其冷静地分析了集中营和集中营之后的一些关键问题:人类记忆所具有的欺骗性、纳粹摧毁囚犯意志的诸种手段、集中营中的特殊语言,以及暴力的本质。
◇《鼠族》◇
作者: [美] 阿特·斯皮格曼
出版社: 湖南美术出版社
出品方: 后浪
原作名: Maus
译者: 刘凌飞
出版年: 2023-1
以作者父母为主人公,讲述了一部真正的“幸存者”的故事——不仅是犹太人怎样从战争中幸存,也是他们和后代如何从旧事的阴影中幸存。全书以动物喻人,类似版画的画风冷硬有力,更适合作品冷静、客观的讲述态度和控诉战争、坦陈历史的故事内核。作为史上独有的获得普利策奖的漫画作品,《鼠族》一举将漫画领入严肃文学领域,意义非凡。
◇《生活与命运》◇
作者: [俄罗斯] 瓦西里·格罗斯曼
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品方: 理想国
原作名: Жизнь и Судьба
译者: 力冈
出版年: 2015-8-20
这是一部关于斯大林苏联社会生活的真实面貌的长篇历史小说。格罗斯曼以托尔斯泰式的宏大视角和写实笔法,讲述了沙波什尼科夫一家在苏联卫国战争时期的经历,并通过家族成员各自的遭际串起上百位出场人物与一系列交叉延伸的历史事件。格罗斯曼是世界上用文字记录犹太灭绝营惨况的第一人,也是“二战后首位起而反抗苏联极权的作家”,其独一无二的经历和人道主义勇气,使本书具有足以令强权胆寒的震撼力。
◇《她来自马里乌波尔》◇
作者: [德]娜塔莎·沃丁
出版社: 新星出版社
原作名: Sie kam aus Mariupol
译者: [德]祁沁雯
出版年: 2021-3
“东方劳工”是二战期间纳粹德国在占领的中欧及东欧地区强制劳动的外国工人,其中多数来自苏联,特别是乌克兰地区,本书作者娜塔莎·沃丁的母亲也是其中之一。作者用迷人的方式完整还原了一部母亲的个人史、家族史、二十世纪动荡史,填补二战东方劳工史的出版空白。
◇《父亲的战场》◇
作者: 章东磐
出版社: 山西人民出版社
出品方: 汉唐阳光
副标题: 中国远征军滇西抗战田野调查笔记
出版年: 2009-7
这是一部关于中国远征军的民间调查纪实作品。1941年12月,中英在重庆签署《中英共同防御滇缅路协定》,中国为支援英军在缅甸地区(时为英属地)的对日作战并保卫中国西南大后方,组建中国远征军。作者与几位同行者重走当年远征军之路进行战场调研,还寻访到了多位幸存老军人,保留了珍贵的口述历史碎片。
◇《1944:松山战役笔记》◇
作者: 余戈 著
出版社: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副标题: (增订本)
出版年: 2015-5
松山战役(包括密支那、腾冲战役)是中国军队第一次真正意义上取得全胜的攻坚战。全书依托战场细节和战术推演,通过微观视角还原了历时三个月的战役进程,突出普通士兵群体的战争经历,为解读豫湘桂战役期间中国军队表现提供了新视角。
◇《零年:1945》◇
作者: [荷] 伊恩·布鲁玛
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品方: 理想国
副标题: 现代世界诞生的时刻
原作名: Year Zero: A History of 1945
译者: 倪韬
出版年: 2015-1
本书是对作为二战尾声的1945年所发生的事的回顾。一个世界走到了尽头,另一个焕然一新且前途未卜的世界正徐徐拉开大幕。世界各地都在上演政权更迭,无论是亚洲,还是欧陆大地,均随处可见。之后的权力斗争往往相当残酷,在这一过程中,诞生了我们所熟知的现代世界。
◇《艾希曼在耶路撒冷》◇
作者: [美] 汉娜·阿伦特
出版社: 译林出版社
副标题: 一份关于平庸的恶的报告
原作名: Eichmann in Jerusalem: A Report of the Banality of Evil
译者: 安尼
出版年: 2017-1
本书是对这场人类历史的空前浩劫的经典反思之作。1961年,耶路撒冷地方法院对纳粹战犯、“犹太问题最终解决方案”重要执行者阿道夫•艾希曼开展了一场旷日持久的审判,《艾希曼在耶路撒冷》详细记录了这次引发全球关注的审判的全过程,并结合对大量历史资料的分析,提出了“平庸的恶”的概念,引发了思想界长达五十余年的讨论。
Copyright©2022 Neusoft. All rights reserved.
1点击右上角···
2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