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上金普
掌上金普
全文1195字,阅读用时3分钟
1
在这个“鸡娃”盛行的时代,无数父母为子女教育焦头烂额。
补习班、兴趣班、学区房,父母们疲于奔命,孩子们负重前行。
在这场全民教育焦虑中,却有一群“人间清醒”的父母,他们看似不那么“尽责”,却培养出了真正优秀的孩子。
他们的秘诀很简单:教育,从活好自己开始。
2
我的朋友林姐就是这样的母亲。
当其他妈妈忙着陪孩子辗转于各个培训机构时,林姐却报名参加了自己向往已久的油画班。
每周日下午,她雷打不动地去上课,把儿子交给丈夫照顾。
令人惊讶的是,儿子不仅没有因为妈妈的“缺席”而落后,反而越来越自立,学习成绩也稳步提升。
更让人佩服的是,林姐在儿子小学五年级时决定重返校园,攻读硕士学位。
那段时间,她既要工作又要学习,陪孩子的时间确实少了。
但她从不在孩子面前抱怨学习的辛苦,而是经常分享获取新知识的快乐。
结果出乎所有人意料,儿子以母亲为榜样,学习主动性大增,最后考入了心仪的初中。
林姐的教育理念很简单:“父母活得好,孩子差不了。”
她认为,父母把自己的生活过充实了,本身就是最好的教育。
3
这样的例子并非个例。心理学研究告诉我们,孩子天生具有模仿本能。
他们是看着父母的背影长大的。
一个终日沉迷麻将的父母,很难培养出爱读书的孩子;而一个不断追求自我成长的父母,自然会成为孩子最好的榜样。
遗憾的是,太多父母迷失在了“牺牲式付出”的自我感动中。
他们放弃自己的兴趣爱好,缩减自己的社交圈子,把所有时间和精力都投入到孩子身上。
这种看似无私的爱,实则隐藏着巨大的隐患。
4
一方面,这种全身心的付出会带来极高的期望值。
“我为你付出了这么多,你一定要出息”成了许多孩子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
另一方面,当父母没有自己的生活,就会过度关注孩子,造成爱的窒息。
更重要的是,这种“牺牲型”父母实际上给孩子树立了一个糟糕的榜样,告诉他们成年人的生活就是如此乏味可悲。
5
清醒的父母明白,教育不是一场牺牲,而是一种相互滋养。
父母与孩子之间最健康的关系是共同成长,而不是单向付出。
那么,如何成为“人间清醒”的父母呢?
首先要重新审视自我。
问问自己:除了父母这个身份,我是谁?我有什么兴趣爱好?我的人生理想是什么?
找回那些因为育儿而被搁置的梦想,重新投入时间和精力去追求。
其次要合理规划时间。
每天留出一些“属于自己的时间”,哪怕是半小时的阅读、一小时的散步。
每周有计划地安排一些个人活动,让孩子看到你有自己独立的生活。
最重要的是调整心态。
明白父母的自我成长不是自私,而是对孩子最好的教育。
当你专注自己的事业和兴趣时,你实际上是在向孩子展示如何追求卓越,如何经营人生。
6
当然,活好自己不等于放任孩子。
真正的清醒父母懂得在关爱孩子与发展自我间找到平衡。
他们会陪伴孩子,但不会替代孩子成长;他们会引导孩子,但不会控制孩子人生。
教育本质上是生命影响生命的过程。
想要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最好的方法就是自己先成为那样的人。
如果你希望孩子热爱阅读,不妨自己先拿起书本;如果你希望孩子积极向上,不妨先展现乐观进取的生活态度。
在这个焦虑的时代,做父母尤其需要定力和智慧。
与其拼命“鸡娃”,不如先好好经营自己的人生。
当我们活出生命的精彩和活力时,孩子自然会循着我们的足迹,走出他们自己的道。
活好自己,就是最好的教育。人间清醒的父母,都深谙此道。
END
Copyright©2022 Neusoft. All rights reserved.
1点击右上角···
2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