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上金普

贾玲“反弹”,终于没人骂了

2024-12-24 08:18
图片

许久未公开亮相的贾玲,这两天冲上了热搜。

在与新华社记者的对话中,贾玲第一次正面回应了自己“体重反弹”相关的话题。

没有做任何的避讳。

她笑着回答,自己其实明确感受到了成功瘦身后,观众缘开始松动了。

顶着确实圆润了一些的脸,她大方承认:这不反弹了吗?弹一弹,观众还能适应适应。‍‍

图片

依然幽默,得体,高情商。

“可以慢慢再重新培养感情,没关系的。给观众一点时间,也给我自己一点时间。”

就像她自己深信的那样,体重少了,魂又没换。

图片

与以往每一次现身,都遭受大批量攻击不同的是,这一次,评论区终于没人骂了。

取而代之的,成了这样的:

图片
图片

在2024年的最后十几天里,终于可以说一句:

“恭喜贾玲,爬出泥潭第一步,成功了。”

图片

贾玲“跌入泥潭”的第一步,是从减肥成功,且电影取得不错票房开始的。

“不喜欢她了。”

“不搞笑了。”

这样的声音,反反复复,不绝于耳。

整个人脱胎换骨,让她接到了世界知名品牌Prada的代言。

然而,官宣代言后,马上涌出了一堆网络账号抵制。

图片
图片

七月底,巴黎奥运会开幕式。

作为票房百亿级女导演,带着一张自信的东方面孔,贾玲以中国演员、导演身份在全世界面前亮相。

图片

一身黑色西装,一头利落盘发,气场强大。

往那儿一站,掩饰不住的是整个人的舒展干练。

可成功走向另一个level,再次用实力证明了自己的贾玲,还是被讨厌了,还是没逃过审判和围攻。

明明身材苗条,评论区却充满恶意:

图片

明明笑起来很明媚,评论区却不允许一个瘦了那么多的42岁女性,脸上出现皱纹。

图片

最让我无法理解的,是那些莫名其妙的铺天谩骂。

有些人啊,永远看不见别人发光的地方。

只会盯着别人的不足,盯着别人的脸、身材,评头论足。

最奇怪的是,减肥成功,在普通人那里,都是值得喝彩的励志故事。

在贾玲这里,却一次次出现了不可思议的走向。

图片

减肥成功后的贾玲,好像做了一件天大的错事。

胖的时候,有专属的可爱,招牌的酒窝。

可从200斤瘦到120斤,艰难瘦下来的健康、精气神,不只是贾玲,也是所有被肥胖困扰过的人,梦寐以求的东西。

其实,“不讨喜了”,才是很多人批判她的一个主要原因。

图片

但这些人的逻辑是什么呢?

以前你那么会卖丑,那么会逗我笑,现在怎么能突然变了?

不是担心贾玲会失去喜剧人的“天赋”,他们只是在刻板印象里,按照自己的标准,定义着“讨喜”二字。

忘了“男人都喜欢,女人不嫉妒”,只是我们给她的枷锁。

忘了贾玲最爆火的时候,也是她最瘦的时候。

2010年贾玲的第一次春晚亮相,那时的青春靓丽和12年后自信从容的脸,只是两种不一样的美。

图片

不是她不爱笑了。

现在的贾玲,只是终于可以想不笑时不笑了。

她依然爱笑,毫不遮掩,肆无忌惮地笑。

只是不用非得站在喜剧人的舞台上。

也不是她不乐观了。

现在的贾玲,找到了自己更喜欢的生活方式。

图片

胖胖的样子,更多时候是在取悦别人。

可人终有一天会明白,生命只有一次,你想怎么活就该怎么活。

人生的意义,在于取悦自己。

以前总是哈哈大笑,看起来无忧无虑的欢乐喜剧人贾玲,其实也一直被焦虑困扰着。

参加综艺节目的时候,她会害怕被观众发现自己并不是时时刻刻都好笑。

看着满座的观众,她也会质疑自己,是不是配得到那些掌声。

图片

哪有天生的喜剧人?

只不过在女性天然不占优势的喜剧市场,为了生存,她们学会了藏起眼泪与悲伤。

一次采访上,贾玲曾对鲁豫坦言,自己曾经有讨好型心理。

她举了一个例子。

如果一群人在一个气氛里,出现了一点点尴尬。

以前的她,一定会跳出来说个笑话。

现在的她,会看心情,会看自己当时是不是累了。

“我在关注我这个人,希望能快乐。”

图片

在四十岁的人生下半场,她想突破枷锁,自由一些,自我一点。

追逐自己喜欢的样子,找到自己舒服的状态,懂得珍惜自己、爱自己。

这个课题,贾玲用了42年,太多人需要用上一辈子。

图片

越来越明白一句话,终其一生,我们也不可能做到让所有人都满意。

无论你以何种身份,演绎着怎样的剧本。

胖的时候,贾玲没逃掉身材被取笑;

瘦的时候,贾玲没逃掉颜值被审判。

《你好,李焕英》上映的时候,没逃掉被观众嘲笑:

“虽然你电影卖了40多亿,虽然你春节档票房第一,虽然你破了中国票房最高女导演纪录,但你不结婚,没有孩子,你就输了呀。”

图片

《热辣滚烫》上映的时候,没逃掉被指摘:

“虽然你票房破了100亿,虽然你瘦了,可是你变丑了,可是你不好笑了,可是你……”

“虽然……可是……”这个可怕又可笑的句式,究竟有多大比例是为了别人好的恳切建议,多大比例是见不得别人太好的万能转折呢?

人性的复杂,在于对别人要求完美无缺,对自己要求差不多就行。

也在于,总是对那些已经足够励志、足够优秀、足够完美的人,铐上更多枷锁。

他们喜欢调笑着问余秀华:

“你写诗是不是为了讨好男人?你离婚到底花了多少钱?”

他们喜欢盯着吴艳妮:

“你比赛还化那么浓的妆?你一个运动员怎么能穿连体衣?”

他们喜欢执着地问杨丽萍:

“你为什么不结婚?为什么不生孩子?”

图片

一个人最大的愚蠢,就是总想方设法干涉别人的活法。

一个人最大的清醒,则是在某个瞬间,在某一日,终于领悟:

生命太过宝贵。

要允许别人做别人,允许自己做自己。

每个灵魂都是独一无二的,每个人都在自己的路上修行,按照自己的节奏,追逐着自己的快乐与活法。

恶意的话,少说一点。

伤人的事,少做一点。

“尊重别人,是为人处世必修的课程。尊重自己,是坚守灵魂深处的自由。”

写到这里,又想起了那句最可笑的评论:

“贾玲背离了初心。”

所以,什么是初心呢?

四十岁重新出发,不再只为讨好别人而活,爱自己,取悦自己,才是从来不该改变的初心。

“展翅高飞,冲破云霄,当你像飞鸟一样飞往你的山,才能见证到更美的风景。‍”

爬出泥潭的贾玲,早就通透。

还有多少我们,尚困在其中。

 

来源:青年文摘

logo

Copyright©2022 Neusoft. All rights reserved.

1点击右上角···
2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