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上金普
阅读,是对真理的追寻,是与世界的对话,是自我的回声,更是一段“无痕有味”的思想之旅。
随处留心,随处有味。书籍是有味的,当我们翻开书卷,摩挲间的风带着墨香,韵味悠长;文字是有味的,当我们沉浸字里行间,一个个引人入胜的字句跃然纸上,意境深远;思考是有味的,当我们被一本好书触动,思绪翻飞间兴会神到,倍感恬然自足。
品味,让思想更加饱满,让心灵更加自由,让自我更加丰盈。
中国教育新闻网2024年度“影响教师的100本书”及TOP10图书依旧如约而至。我们通过出版社自荐、专家推荐和读者推荐等形式,征集了2023年10月至2024年12月出版的、适合教师阅读的优质图书。
本次征集由全国85个出版社和出版机构共同参与推荐,征集到700多本图书。经专家评委会评审推荐,最终选出2024年度“影响教师的100本书”及 TOP 10图书。本年度书目囊括了教育理论、教育管理、教育心理、教师专业成长、学前教育、家庭教育、人文社科等多种类别,内容涵盖国内外教育理论经典、教育创新、社会发展、文化探究等方面。
2025,让我们翻开一本新书,品味新的一年。
TOP10图书
1
“四有”好老师系列丛书
顾明远 总主编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专家推荐语
2024年,正值习近平总书记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重要讲话发表十周年。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回顾十年来教师队伍建设成就,探究新时代“四有”好老师的精神逻辑,展现新时代“四有”好老师的风采,发掘新时代“四有”好老师的典范事迹,描绘新时代“四有”好老师的群像,真正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组织编写了本套系列丛书。
2
《朱永新教育作品(珍藏版)》(20卷)
朱永新 著
漓江出版社
3
教育文化研究丛书
丁钢 主编
教育科学出版社
中国有着悠久的教育历史,研究中国教育传统、讲好中国教育故事、传播中国教育文化,是当代中国教育学术界的历史重任。“教育文化研究丛书”作为教育科学出版社与华东师范大学教育高等研究院共同策划的大型教育出版项目,正是立足于中国优秀教育文化推出的重磅研究成果。
4
《走进学习科学:教师学习科学理论手册》
尚俊杰 曾嘉灵 主编
机械工业出版社
本书源于北京大学学习科学实验室与北京市海淀区教育科学研究院等区域合作多年的“教师学习科学素养提升项目”,亦是重点课题“提升教师学习科学素养研究”的成果,凝聚了北京市海淀区等广大地区一线教师和北京大学学习科学实验室研究团队的集体智慧,是学习科学理论与一线教学实践融合的范本。本书深入浅出地介绍了学习科学的基本原理以及该领域前沿内容的实践应用,如“深度学习与项目式学习”“人工智能与学习”“教育大数据与学习分析”等。每章都提供了典型案例、理论模型及可参考的教学策略与教学案例。无论新手教师还是经验丰富的教学专家,都能从本书中获得宝贵的洞见,提升教学效果,激发学生学习潜能。
5
《迈向教育强国:中国与OECD教育指标比较研究》
黄忠敬 等著
上海教育出版社
6
《中国教育报》四十年文存精选
范绪锋 张文斌 丛书总策划
周飞 总主编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7
《县中:中国县域教育田野透视》
杨华 著
当代中国出版社
作为县域教育重点建设的优质高中,“县中”曾经创造了辉煌的成绩。但是,近年来许多地区的“县中”呈现衰弱的态势,并引起教育界和全社会的高度关注。县中模式、县中崛起的现象何以在21世纪第二个10年逐步走向终结?县中在县域教育中的角色与作用是怎样的?县中需要重新振兴吗?该书试图回答以上问题。作者杨华是武汉大学社会学院教授,他秉持把“论文写在大地”上的理念,从2007年开始从事农村调研,并于2018年开始关注县中教育。作者每年都会组织团队去各地县中调研,探访过十几个省、40个县、近百所中学。作者通过走向教育实践的调查,详细分析了教育“内卷”的深层原因,直观把握县域教育中存在的真问题,并提出了切实中肯的建议。
8
《九诗心:暗夜里的文学启明》
黄晓丹 著
上海三联书店
陶渊明是如何用天真平静的心态,去看待和书写死亡的?站在时代门槛上的屈原,如何在焦虑、痛苦和孤独中,去认领生命的短暂、无依和平凡?深嵌于战争背景之中的李陵,何以仅仅为反抗世界的恶意而选择活下去?作者黄晓丹精选了9位古代诗人,通过诗词文本细读以及还原诗人生命历程中的关键现场,生动地呈现了他们在时代大变局下,面对人生痛苦时的思考、选择和生命升华,并通过文学转化生命的痛苦和完成伟大的创造。对于人生中最重要的问题,古典文学能否做出圆满的解释?对于人世间最险恶的选择,古典文学能否提供坚强的支撑?对于人心里最幽茫的心事,古典文学能否给予温存的慰藉?这本书也许能给你一些答案。
9
《教育新语:人工智能时代教什么,怎么学》
[美]萨尔曼·可汗 著
万海鹏 王琦 译
中信出版集团
在科技浪潮汹涌的当下,人工智能(AI)近年来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冲击,它正改变并将持续改变我们对于学习、工作以及人类使命等所有问题的看法。《教育新语》的作者可汗学院创始人萨尔曼·可汗,通过分享试用chatGPT-4等人工智能大模型的独特经验以及AI工具Khanmigo等的实际应用案例,深入剖析了人工智能在教育中的潜力与挑战,为教育工作者和家长提供了应对教育变革的思路和方法。它紧扣时代脉搏,把人工智能与教育的深度融合场景逐一拆解。书里细致描绘了AI担当“专属导师”的神奇画面,既能依学生定制辅导方案,又能助力教师,使其专注于启发学生智慧,让因材施教不再是奢谈。它勾勒出借助AI提升写作、探索科学的新路径,还关注到孩子心理健康,虚拟陪伴与育儿指导,信息安全板块更是贴心地教我们如何利用AI守护孩子的“知识净土”……无论是焦虑于教育转型的教师,还是望子成龙的家长,都可以通过阅读该书,触摸未来教育的轮廓,找到在智能时代引领孩子成长、解锁教育新可能的密码。
10
《社会情感学习:教师如何做,师生才幸福》
[美]南希·弗雷 [美]道格拉斯·费希尔 [美]多米尼克·史密斯 著
邢天骄 译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73.《家庭教育指导二十讲》,宋萑、金德江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4年4月出版
信源:中国教育新闻网那个
Copyright©2022 Neusoft. All rights reserved.
1点击右上角··· 2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