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上金普
视听
TV
Live
视界
导航栏
首页
头条
金普
足球
专题
版面
文体旅
本地宝
深读
氢能
经济
党建
社会
健康
教育
点播
圈子
征集
潮购
视频
直播
文化
媒体聚焦
宣传思想文化
经典实践项目
金普号
政府机构
街道园区
名企名优
教育培训
文化医疗
休闲景点
时尚生活
UAT
Home
>
教育
为了不和孩子吵架,父母要少说4类话,多做4件事,不操3种心
2025-03-19 10:25
作者:主创团·土豆妈
来源:新东方家庭教育(ID: xdfjtjy)
前几天,朋友和我抱怨:
“我和儿子的关系越来越差了,现在几乎是‘三天一大吵,每天一小吵’。我随便说几句他都嫌烦,这也不对那也不行,你说我该咋办啊?”
如何才能防止亲子关系“崩塌”?父母们一定要尽力做到:少说4类话、多做4件事、不操3种心。
少说4类话
1、唠叨的话不说
每天和孩子朝夕相处,父母总是忍不住唠叨:
作业写了吗?
几点了还不起床?
怎么又在玩手机?
......
可是很多父母发现,说得越多,孩子反倒越不听话。
同样的话,翻来覆去反复说,不但起不到教育的效果,还会让孩子产生抵触心理。
你越唠叨,孩子越逆反,就算孩子明知道你说的是对的,他也会为了对抗你而不去做。
懂得就事论事,不翻旧账,点到为止,才能真正让孩子信服和改正。
2、挑刺的话不说
一位母婴博主分享过自己的一段经历:
她去朋友家做客,两人聊天过程中,朋友一直在说儿子哪哪都不好,做事畏手畏脚、性格懦弱胆小、没有自己的主见......
吃饭的时候,她也一直揪着儿子不放,指责他坐姿不端正、一点不懂礼貌。
无论孩子做什么,她都看不顺眼,使劲挑毛病。
她儿子也从刚开始的活力满满,到逐渐低下头,一直默不作声。
总是爱挑刺的父母,孩子容易不自信。
放下自己的偏见,用心发现孩子的优点,多点鼓励和接纳,孩子才能在正向反馈中变得越来越好。
3、说教的话不说
“你应该多吃点蔬菜,挑食是不对的。”
“你是姐姐,就不能让着弟弟一点吗?”
......
这些话你是不是也经常和孩子说?
而孩子呢,要么不理不睬,要么嫌你烦。
讲道理是最无效的教育,也是最毁亲子关系的教育,你的喋喋不休,换来的是孩子的反感。
少一点高高在上的说教,多一点“我理解你”的共情。
讲再多大道理,都不如蹲下身来,问问孩子的想法,共情孩子的情绪,如此孩子才愿意向我们敞开心扉。
4、比较的话不说
《中毒的父母》一书中曾说:
“没有一个孩子愿意承认自己比别人差,他们希望得到成人的肯定,他们对自己的认识也往往来源于成人的评价。”
可很多父母,只能看到别人家孩子的优点,处处贬损自家孩子。
别的孩子背了多少古诗,练了多少字帖,看了多少本书......
可父母越爱比较,孩子只会越差劲,因为他的自信早在你一次次的比较中被消耗光了。
多做4件事
1、多和孩子说废话
只讲有用的话,会让孩子觉得,父母并不关心我的想法和感受。
而那些看似“无用的废话”,才能拉近与孩子间的心理距离,让他感受到被看见和被在乎。
平时,不妨多和孩子唠些家常,了解他的伙伴、兴趣、课后生活。
当孩子说话时,也要做到不打断,不否定,不敷衍。
2、多陪孩子吃晚饭
曾看过一段对孩子的采访:
如果你可以和世界上任何一个人共进晚餐,你会选谁?
孩子们不约而同都选了自己的爸爸妈妈。
看似平常的一顿饭,却成了孩子内心最强烈的渴望。
现如今,许多父母忙于应酬,回家吃饭的次数越来越少,哪怕在饭桌上,也是全程捧着手机,和孩子没有任何交流。
要知道,餐桌冷清的家庭,养不出幸福感强的孩子。
父母应该多腾出一些时间,放下手机和工作,全身心地陪孩子多吃几顿饭。
其实孩子想要的,不过是全家人能围坐在一起,开心地享用美食,愉快的谈心聊天,这就是最好的爱与陪伴了。
3、多带孩子做感兴趣的事
纪录片《小小少年》中有段话这样说:
“你去支持孩子的一个兴趣,它不一定能让孩子成功,但是它有可能让孩子获得一个不一样的力量,去面对时而无聊又困难重重的人生。”
呵护孩子的兴趣和热爱,便是对孩子内心最好的滋养。
4、多让孩子长见识
让孩子长见识,并不是要花很多钱,要走很多路,去全国各地拍照打卡,这样走马观花的旅行意义不大。
而是怀揣着一颗好奇探索的心,去见识天地的宽广,体验世界的多样,感受生活的真实。
家门口的博物馆、科技馆,不仅能让孩子感受到历史的厚重、科技的力量,也能拓宽孩子的视野。
带孩子去尝试摆摊,把家里用不着的玩具、图书,或者自己的手工作品进行断舍离,这个过程不仅可以锻炼孩子的勇气、提高孩子的耐心,其实更是金钱教育和情商教育的最好方式。
有空的时候,也可以在家陪孩子看看纪录片,它们兼具知识性和趣味性,足不出户就能大饱眼福,领略到山河的美丽、生物的多样......
长见识其实不一定要旅行,它更多的是藏在日常生活里,只要父母足够用心,就能打造很多温馨的亲子时光。
不操3种心
1、读闲书不操心
阅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很多父母却存在一些误区:
只让孩子读和学习相关的书、读书的目的就是为了提高成绩......
其实不然,“闲书”看似无用,里面却蕴藏着许多深刻的道理和感悟。
武侠小说也有家国大义和英雄气概,网络小说也有天马行空和瑰丽想象,动漫里也有热血少年和追梦之旅。
“闲书”是孩子爱上阅读的动力,也可能是激发孩子兴趣的源泉。
对于阅读,父母该有“风物长宜放眼量”的远见。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孩子读过的书都会让他有所获益。
2、独处时不操心
看孩子闷在家里,嫌弃他“内向、没出息”;怕孩子不专注,装起了摄像头,无时无刻监视着孩子;见不得孩子闲,总是跟着他身后催催催......
毁掉一个孩子最快的方式,就是一直陪着他。
时刻盯着孩子,只会让孩子更加紧张、焦虑,充满心理压力。
孩子3岁以后,父母就要给他独处的空间。
孩子安安静静待一会,其实是在给自己蓄能。
学会独处的孩子,往往更专注、更自律、更善于思考,也更有心理韧性,扛得住未来生活的风雨和变幻。
3、见同学不操心
朋友圈有位妈妈求助:
孩子一天天和同学朋友混在一起,要么在楼下玩,要么去打球,总之“不干正事”,这种情况怎么办?
很多父母都跟这位妈妈一样,希望孩子能够多学少玩,提高自己,却往往忽略了社交的重要性。
孩子在玩耍的过程中,能学会如何与人沟通,学会解决问题,口头表达和人际交往能力都能够大大提升。
更重要的是,和同学一起跑跑跳跳,能让孩子疏解情绪和压力。
但父母也有两点需要注意:
一要教会孩子与人相处的礼仪和教养,二要规定孩子必须准时准点回家,不能在外过夜。
好关系胜过好教育,育儿的本质,就是维护好亲子关系。
千万别让错误的教养方式和说话方式,让亲子间变得冷漠疏离。
希望所有父母,都能借陪伴的契机,打造一段高质量的亲子关系。
本文转自 | 新东方家庭教育(新东方家庭教育:传递专业家庭教育理念,提供海内外家庭教育资讯,分享可吸收、可操作的方法和建议。让持续的学习成为家庭的习惯。ID:xdfjtjy)
运营编辑 | 曹金果
责任编辑 | 陈明
教育
金普教育
期末考后,老师最想告诉家长的十句话
对孩子发火前,先读完这几段话
孩子总说“没人跟我玩”?北师大教授送你4步交友训练法
李松蔚:五种沟通语言,助力父母与青少年构建紧密的合作关系
Copyright©2022 Neusoft. All rights reserved.
1
点击右上角
···
2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